浅谈我对新时期高中音乐教学的一点思考

时间:2022-08-13 11:29:06

浅谈我对新时期高中音乐教学的一点思考

摘要: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实践技能提升、身心健康成长都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新的《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对普通高中音乐课程赋予新的课程观,认为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认识到音乐教学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特别是新课改以来,对于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技能提升,就需要教师能够运用音乐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直观的语言提升学生音乐认知、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善于运用多媒体演示、教材运用结合实际,全方位、多角度的引导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兴趣;认识;课堂;教材;策略

一、运用科目特色,激发学生兴趣

任何科目都有其特色形式,比如通过政治科目的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历史科目的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基础认识,数学科目的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音乐学习能够放松学生的身心、培养他们科学的审美认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科目的特色,引导学生认识到音乐对于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价值,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的有效进行打好基础。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心灵的艺术,是以音响的形式,引起人的情感共鸣,达到其审美作用。音乐课堂教学要从兴趣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利用音乐学科的特点优势、音乐作品的独特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聆听音乐,进入音乐。通过阶段性兴趣的连续集成定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与初中、小学生不一样特点的高中生就会形成关注音乐的好习惯,从而形成愿学、乐学、好学的学习氛围。现行的《音乐欣赏》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不仅对于学生的音乐认知有着一定的培养,同时对于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也有着一定的促进意义。例如第四单元《音乐与时代》第四章节《从宗教走向世俗》,通过四首经典乐曲来让学生对于复调音乐、主调音乐的认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了解艺术服务对象的改变,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形式音乐的不同表达效果,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认知能力。

二、活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认知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学生在中小学时期都很少接触音乐知识,进入高中之后对于专业的音乐内容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专业的音乐语言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比较吃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从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认知能力入手,善于运用生活化的语言,让学生注意“深入浅出”的简洁语言精讲多听。如教师在上欣赏课时导语的设计,导语是教师导人新课的言语,是进行课堂讲授的第一环节,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运用积极的启发性语言来引导学生正确的思维,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启发性的讲授,就是根据不同年龄学生思维、运动的特点,利用学生所掌握的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和联系,启发他们去发现矛盾、认识矛盾,并通过自己的思考来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激发好奇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比如在教学西方古典音乐的时候,笔者就引导学生联系中国古典音乐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就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认知。

三、精选课堂内容,丰富课堂形式

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上,教师往往是教学生“唱歌”,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真正意义上的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所以在新时期,就需要教师能够重视音乐课堂对于学生的积极意义,在教学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感知度。笔者认为音乐课堂的教学价值体现在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体验、自我价值实现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高中生年龄阶段的身心、智力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把音乐活动引入课堂。教师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会使课堂气氛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教学《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学生比较熟悉的SHE组合的《不想长大》这首歌来引入课堂,学生在熟悉的音乐中进行回味、感知,之后教师再引入《第40交响曲》,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异同,让学生认识到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形式与特色。之后就可以运用周杰伦的《夜曲》一歌与肖邦的音乐进行对比,就能够引导学生通过熟知的旋律来进行课本知识的学习,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

四、运用科学手段,活跃课堂教学

近些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实施,一些新的教学设备、教学资源逐渐的走进课堂,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新的教学手段与教学途径。特别是新多媒体的引入,让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色。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较而言,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强,有省时、省力、灵活、生动、直观、节奏快、容量大等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各种信息,并有机组合,做到“音像并茂”。这样,就会实现教学活动的生动和高效。比如在教学《从宗教走向世俗》这一章节的时候,我将巴洛克时期一首优美舒缓《G弦上的咏叹调》和巴洛克精致华美的建筑相联系,运用听觉和视觉相结合的办法来引起他们的注意,并抛出问题,进一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进行新课教学。同时也设计了符合这一时期学生特点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来感受体验西方古代音乐,就能够很好的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理论结合实际,精选巧用教材

《音乐欣赏》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音乐知识学习的主要途径。但是由于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与不同认知能力,加上教学设备的影响,教学中不可能一一给学生进行演示。所以就需要教师能够有效的结合本地学生的学习认知与学习基础,科学的运用教材内容,以便能够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去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涵。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也要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科学的给学生补充一些音乐内容,提升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感知能力,如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播放《东方之珠》、《康定情歌》、《永远是朋友》等歌曲的通俗、民族、美声的不同唱法,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耳朵、自己的大脑去细细的体味哪种唱法能更准确地表现歌曲的情感内涵,从而对三种唱法的优势和局限有深人的理解。对器乐曲的欣赏教学也同样可以采用同一题材、不同演奏形式来介绍,使同学们感受到不同的演奏形式对于作品的表现差异有多大,提高音乐鉴别力。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学习的方法 下一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