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体育考生短跑速度训练

时间:2022-08-13 09:22:34

浅谈高中体育考生短跑速度训练

摘要:本文在认真学习短跑训练新理论的基础上,从现代短跑技术要求、学生心理特征入手,对高中体育考生的短跑速度训练总结出有利于提高高考体育考生短跑成绩的方法。

关键词:短跑训练;体育高考;速度训练

为研究体育考生的短跑速度训练特点、从短跑训练以速度为核心的特点、对提高体育考生短跑速度训练成绩提出建议。

一、高考体育生的特点

体育考生训练的突出特点主要是时间紧,以我校为例体育训练在每天下午4:00~5:30。另一方面是学生要在学好文化课的前提下参加课余训练。由此看来体育考生既要学习要勤奋努力,力争进入本科、又要考虑专门院校录取线。下文是我校2012届体育考生训练前的四项素质课见表如下。

可以看出,图标虽然只反映一部分学生的成绩,据训练情况了解学生训练前4项素质大部分偏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4项素质要达到高考加试的标准要求必须要有大幅度的提高。

二、短跑训练发展速度训练方法

短跑运动员最重要的身体素质就是速度。只有高速度才能培养高水平的跑的能力,本文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1.要求正确技术。必须改进短跑技术,合理的节奏、合理的短跑技术是短跑运动员优异成绩的取得的关键。因此,在短跑运动技术训练中,要反复强调跑的节奏要好,跑的动作自然而且轻松、正确的摆臂技术(摆臂协调有力且幅度大),下肢蹬、摆协调配合和步幅大。同时,还应加强起跑的反应练习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的训练等。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短跑技术,不仅要求我们老师在训练中多做标准的示范动作,还应该让学生多看多媒体技术图片和比赛的动作分析。改进跑的技术,特别是改进途中跑技术上,可采用快速小步跑、快速后蹬跑、车轮跑、大幅度的高抬腿跑等跑的专门性练习和柔韧性练习。做专门性练习要求一定要快速,还要结合一定距离的加速跑进行。这样很利于提高体育生的短跑运动成绩。

2.要求绝对速度。绝对速度(即最大速度)对提高速度和提高短跑成绩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我们平时的训练当中针对性的提高速度的训练方法,本文总结有以下一些练习方法:①负重物跑,40米、50米、60米、80米和100米;②往返计时跑,20米、50米、60米;③下坡跑50米~60米;④顺风跑60米、100米;⑤变速跑,(100米快+100米慢)×N组;等等。在这些要求高强度和高密度的计时练习中。训练要求在途中跑的过程中加速跑到最高速度并能够保持这样的高速度再跑一定量的距离才好;重复练习时也要能保持用最高速度跑完的强度和密度。

3.要求强大的绝对力量。针对力量练习主要采用杠铃抓举(锻炼上肢,腰背肌)、深蹲、半蹲、负重跑、负重上台、以及胶皮带拉人跑来提高力量素质。

4.要求爆发式的弹跳力。锻炼弹跳如向上纵跳、跳深坑、跳台阶、多级蛙跳(可连续10米或20米)等多级的单腿跳,(助跑的或者有起跳板的)跳箱2级跳、3级跳,以及腿部负重等这些弹跳力的练习。通过两年采取针对性措施的训练,然后教练灵活掌握加强弥补。体育考生的成绩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但与原始水平比较也都有较高的提高,课见表如下:

三、高考体育专业考生心理特征分析及训练方法

1.对体育生的心理特征分析。从这几年对我省体育高考情况和学生成绩进行综合分析,高考考试中许多体育考生的四项素质考试成绩差并不在于身体素质差和训练力度不够,也不在于自己技术问题,而是体育考生在考试中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一般考生高考都要去省上指定的地点考试,学生要面对陌生考场的环境,和新的器材,新的场地,改变了正常生活节奏和训练秩序,由于升学压力的精神负担过重,导致不能正常发挥出自己的竞技水平。

2.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方法。首先对考生要进行考试的模拟训练,变换不同的训练环境,模拟不同的比赛场地,要求在比赛状态下进行模拟训练,提高考生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在心理上增加心理承受力,从而达到比较好的竞技状态。在平时常规训练中,要求考生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鼓励考生刻苦训练。如:在平时的训练中,考生最恐惧的就是800米测试,为了克服这个恐惧心理,在每次训练你可以安排2~3组800米限时训练,如果超时一组就重跑一组。这样就强迫考生每次都能超越自己的身体极限,长时间坚持并完成这种过度任务,那么考生的素质提高很快,心里的紧张感会随着训练的次数增加而消除,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速度是短跑的核心,所以在高考体育生的短跑训练中着重培养考生的绝对速度、最高速度的能力。对高考体育专业考生进行考前模拟考试训练,变换环境,在比赛状态下进行模拟训练,加强考生心理训练是提高考生成绩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黄招妹.体育高考生100m成绩实效训练方法初探[J].福建体育科技,2008,(5).

[2]姚家新.竞赛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上一篇:班主任如何正确对待初中生的早恋 下一篇:论情感教育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