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数学课堂思维活跃度的途径

时间:2022-08-13 02:18:10

提高初中生数学课堂思维活跃度的途径

【摘 要】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一门重要课程,提高初中生数学课堂思维活跃度是初中数学新课改的重要目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在教学内容、形式、环节上创造条件来激发学生思维,形成了一套教师教“活”和学生学“活”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希望为广大教师起抛砖引玉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 新课改 课堂思维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8-0137-02

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一门重要课程,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作为现代教育的目的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近年来,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在教学内容、形式、环节上创造条件来激发学生思维,形成了一套教师教“活”和学生学“活”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此总结了提高初中生数学课堂思维活跃度的途径,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借鉴。

一 教师对于教材,要用“活”

发展思维的主阵地在课堂,主要依据是教材,同样的教材,由于教师思维价值挖掘程度的不同,对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就不一样,所以老师要对书本的内容进行灵活、自主、创造性的运用。例如:求二次函数的顶点,有顶点公式法,但是容易出现错误。我们发现有更简捷方法:代入解析式求函数值的方法。又如,在求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题――最大利润问题时,教科书上和各种资料书上都用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以求顶点坐标的方法来求最大值或最小值,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培养了学生不唯书的良好品质。

二 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不拘一格

例如在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复习课时,可以先复习四种解法,各讲一个例题;然后让学生总结解方程的解法,并对每种解法写三个对应的方程。在小组讨论时,检查小组成员所列方程是否符合要求。对于X2-2X-4=0,会出现争论,我上课时说过,有简易的因式分解法和万能的公式法,没有必要去选配方法,计算量大,别给自己找麻烦。学生中的一部分人说:“老师说过,最好不要选配方法。”另一部分人说:“但像这种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偶数的方程计算量并不大,甚至比公式法计算量小多了。”他们挑战了我,而且胜了我。这堂课一般都先写出方程,再选适当的方法,而我反过来做,能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和熟练地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三 教师在教学环节上,要打破传统

在传统的教学环节上,不妨另加一项作业,写数学学习反思。因为学生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学习过程。反思,就是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过程。在数学学习中,反思是发现的源泉,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的极好方法,是促进知识同化和迁移的可靠途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形成反思的意识,掌握反思的方法。引导学生对一节课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教师可以从学习内容入手,如:“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掌握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对学习策略进行反思,如:“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数学思考方法和解题方法,其中哪些方法更简便?”还可以引导学生从经验和教训方面进行反思,如:“我遇到问题是独立思考还是等待老师讲解?为什么这个问题我总错?”等等。学生经过反思,不仅能及时将学到的新知识进行梳理,而且还能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更好地发展思维。

四 让学生在“静”中求“活”,展开想象的翅膀

独立思考是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基础,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所以,数学课该静则静,要给学生创设一个静静思索的环境,让学生在静思中想象,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滋养而变得更加灵活,促使了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得到提升。如在教两圆位置关系时,我在黑板上按内含、内切、相交、外切、外离的顺序画了图形,利用图形得出结论:

设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和r(rR+r;(2)两圆外切 d=R+r;(3)两圆相交 R-r

然后让学生再静静地体会,并做下面的题:(1)已知两圆的圆心距是3,它们的半径长是1和2,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2)已知两圆的半径长是3和5,两圆的位置关系是相交,则圆心距d的取值范围是 。

通过一段静思时间后,有学生提出还有更好的方法理解这五种位置关系。他上台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圆,边画边说:“大圆不动,我是小圆,我在它的里面,这时我跟它的关系是内含;然后我向右走,走着走着,我碰到了大圆,我停了一下,这时我们的关系是内切;我继续向右走,一部分在外,一部分在里,我们的心也越来越远,这时我们的关系是相交;再向右走,跟它还有一丝牵挂,我忍不住驻足,这时我们的关系是外切;再走,我伤心地离开了它,这时我们的关系是外离。”接着他又继续解释,“把我走的路当作一条直线,两次停留是它上面的两个点,这时把这条直线分为三部分,两个点和三段线刚好分别代表两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如下图:

只要求出R-r和R+r的值,圆心距落在哪个范围,就是哪种位置关系。”并且以我出的两道题为例,讲解了他的方法,确实简单多了。

五 要组织有效的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并不一定要分组讨论,仅满足于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而应该是首先设计好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过后,再向本组同学或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方法与观点,老师在一旁加以引导和鼓励,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取长补短,交流解题思路,好学生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共同进步,同时也提升自己。

六 结束语

本文从五个方面总结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思维活跃度的途径:教师灵活使用教材、灵活采取教学方式、灵活执行教学环节、灵活把控学生的“静”与“活”、组织学生有效合作交流。希望能为广大同行提供一个教学参考。

参考文献

[1]陈佩佩.创设情境,活跃数学课堂[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1(4)

[2]杨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新设想[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0(4)

[3]吴春秧.激发 启迪 活跃 深化――兼谈数学思维培养的若干途径[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6)

[4]李中栋.基于关注个性化发展的数学课堂教学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9

上一篇:上好班会课,提高毕业班学习效益 下一篇:幼儿园Flash课件创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