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

时间:2022-08-13 01:52:55

中国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

摘 要:目前我国古村落旅游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通过对我国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古村落开发的主要模式,并对古村落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总结出对古村落旅游开发的经验,对古村落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阐述。

关键词:古村落;古村落开发;旅游发展

一、古村落开发资源和现状

(一)古村落

古村落是中国文化的根本,我国现在总共有的村庄是230万。

古村落是指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民国以前建村),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古村落是传统村落的习惯称谓,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历史结晶,也是乡土文化的物质载体。

(二)中国传统村落

2012年9月成立了专门的古村落保护和开发组。当年12月份对传统村落评定后公布了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共646个。2013年8月公布了第二批传统村落名单,共915个。2014年公布这些了第三批传统村落名单,共994个。到目前为止,共有2555个传统村落。这些传统的古村落是发展古村落旅游最基本的资源,在古村落的排名中云南省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浙江。

(三)城镇化发展迅速

中国城镇化脚步越来越快,发展过程见下表:

年代1949年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2013年

城镇化率10.64%17.92%25.81%33.35%46.99%53.7%

中国三十年时间城镇化率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城镇化快速发展加速了古村落的快速灭亡。2005年,数据统计显示保存比较完整、建筑风格比较经典、保留传统文化的古村落有5000个。2013年,据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建筑风格比较经典、保留传统文化的古村落有2000多个。古村落的减少引发了社会的讨论,引起了社会各界、媒体的关注。

二、古村落发展旅游业模式

古村落发展阶段古镇古村的旅游开发与发展历程,总共经历了三展阶段,因此古村落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分为三种不同的旅游开发模式:

(一)观光型旅游开发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主要以观光型为主,以江南古镇、西塘等为代表。这一类的古镇主要强调古镇本身的价值,强调人文建筑。这一时期主要以静态欣赏,观光为主。因为这一时期主要重视古城的文化价值,所以形式上比较的单一,只能满足游客最基本的需求,主要收入是靠门票,游客基本不过夜。

(二)休闲度假型旅游开发模式

第二种模式是休闲度假型,以云南丽江古镇,贵州苗族为主。这一时期的古镇不再是单纯的以欣赏为主,开始融入商业。开始形成食、住、行、游、购、娱营销氛围。这类游客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游客的需求,受到游客的热烈欢迎。在古镇和商业相结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仅仅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大力发展商业化古镇旅游,会使古镇旅游事业原真性,商业化气息浓重。这一时期的文化缺乏创新,很多村镇类型都是相同的。

(三)亲身体验型旅游开发模式

第三种模式是亲身体验型,以奥地利小镇、印度巴厘岛、安徽碧山村等为主。这一时期旅游、文化共同发展。注重旅游产品的开发,注重旅游产品的创意性,主要发扬当地传统文化。在保护当地文化的同时吸收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一时期古镇发展充分的考虑到生态环境,注重对自然换进搞得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留很多传统、原生态的东西。这一时期古村落的开发以其自身独特的方式吸引游客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游客需求进行开发。这一时期文化特点是游客长期居住增多。大部分古村落还不被大家所熟知。

三、古村落旅游开发的不利因素

(一)交通不便利,达到目的地成本高

古村落处于比较偏僻的地理位置,偏僻的地理位置让古村落得以保存,却也使的游客到古村落旅游非常不方便,需要在路途上耗费大量时间、成本,偏僻的地理位置、落后的交通打消前来参观的念头,因此前来参观的游客并不多。

(二)古村落开发、经营资金压力大

很多的村落因为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而没有得到修建。对古村落的开发、经营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些大量的资金超出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例如需要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古建筑投入保护资金。古村落的开发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很开发成功的古村落因为有足够的资金来发展旅游业,这样旅游开发的基础比较好,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能够满足市场,这样的开发能够带来好的收益。

(三)缺少专业旅游人才

旅游人员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村落的开发需要专业的旅游人员,主要是当地的村镇成立公司对村落进行开发,而成立的公司对于专业旅游人员方面不购重视,专业的人才比较少,导致对古村落旅游开发、发展的特别慢,不能够满足游客的需要,也没有进行相关的市场调研,没有能够根据游客需要开发旅游产品,导致古村落旅游发展缓慢,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四)权益者利益冲突

在开发古村落旅游过程中,设计到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由于对公共产权不好区分,所在在开发的过程中利益方会发生纠纷,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去协调,需要资金去补偿,古村落开发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古村落的开发。

四、古村落旅游开发有利因素

(一)政策支持

国家高度重视对古村落的保护工作,2015年的旅游工作会议提出接下来的三年发展乡村旅游业。响应国家的号召,在第二年3月份颁布主要是当地的村镇成立公司对村落进行开发,公布327个传统村落为第一批国家资金扶持的村落,增强投资力度,积极鼓励社会认识共同参与保护。

(二)国内市场发展的前景和游客需求

游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再仅仅是之前的旅游六大要素,还有注重新奇性、探险性养生性等其他需要的出现,游客需求的增加将促进开发更新的旅游产品。古村落的生态环境保存良好,游客到当地可以感受到当地的文化、人文。具有很高的参与性、休闲性,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欢,成为出游选择的旅游目的地,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体会古村落旅游,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三)思想意识的转变

当地旅游企业开始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专业的旅游人才,促进对古城镇旅游的开发。很多人村乡村走到城市促进近几年城镇化快速发展,而现在开始有些人思想意识开始发生转变,想回归传统村落生活,体会古村落文化,大力促进古村落保护和开发。

五、 古村落旅游未来开发的方向

(一)注重古村落旅游产品的体验性

现在很多古村落的旅游产品体验性不够,实际的开发和当初的规划不一致,现在很多古村落的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现在人们更加注重体验性,要继续挖掘古村落体验旅游产品,注重游客的体验性,结合当地资源特色、实际情况,开发创新性、特色性的旅游产品。

(二)古村落旅游真实性的“度”

古村落和遗址遗迹不一样,它是“活着的古村落”。现在不能够完成正确的理解古村落旅游的保护和开发,有时候盲目的开发,导致现在古村落原生态气息开始减少,在以后研究古村落真实程度的时候,要加强对古村落真实度的研究,把握好原生态古村落和旅游形象古村落中间的度。

(三)借鉴国外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

古村落是中国几千年农耕文化的结晶,和国外的遗产地的保护与开发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我们应该借鉴国外遗产地保护与开发的成功经验,总结古村落旅游开发的经典案例,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可持续发展的古村落旅游开发的道路。

(四)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不能一味的进行开发,要注重保护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既包括有形的传统文化,如建筑、房屋等等,又包括无形的传统文化,如手工制作、传统习俗等等。这些文化都是宝贵的财富。

(五)接受先进文化

在保护古村落传统文化的同时接受新文化,保护传统文化、发展新的,对带来资金、技术的人给予尊重。在生活方式上将古村落原始的生活方式和现代化、休闲化得生活方式很好的进行结合。对于文化要有选择性,要有自,对市场的类型进行选择,对于前来的游客数量进行有效控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古村落遍布在中国不同的地方,分布在各地,古村落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古村落的资源还没有被旅游市场高度重视。在对古村落资源保护的前提下,采用合理的手段对古村落进行开发,通过对古村落的开发体现出古村落旅游资源的巨大价值,注重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走实现古村落保护和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古村落旅游未来的发展让我们共同期待和关注!(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朱晓翔. 我国古村落旅游资源及其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05.

[2] 王惠琴. 中国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3] 邓梅娥,镇威,王倩. 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基于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探讨[J]. 农业与技术,2008,04:100-103.

[4] 潘彩霞. 苏州古村落旅游开发策略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

[5] 镇威,王倩. 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基于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探讨[J]. 农业与技术,2008,04:100-103.

上一篇:结构材料表面纳米化的一些特点 下一篇:景观建筑学的发展状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