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或领先智能网联汽车市场

时间:2022-08-13 01:47:58

中国或领先智能网联汽车市场

调查称85%的中国消费者渴望拥有一台全自动驾驶汽车。

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正蓬勃发展。

普华永道在10月25日的中国内地与香港《2016年智能网联汽车消费者调查》 (下称《调查》)中预计,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年销售额将在5年内增长3倍,从2017年的472亿欧元上升至2022年的1400亿欧元。

中国市场中,在影响消费者购买决定的因素中,51%的受访者选择了网联功能,选择价格或发动机性能两项因素的受访者均仅为46%。此外,高达80%的购车者会主动考虑购买升级服务,以提升汽车的网络连通功能:防碰撞、危险警告等安全性能被消费者列在网联汽车服务的首要位置,接下来才是信息娱乐、导航、车辆状态记录和维护。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购买者对全自动驾驶汽车的渴望尤为突出――有85%的中国消费者渴望拥有一台全自动驾驶汽车。但根据《调查》预计,该技术的普及尚需时日:到2020年,55%的汽车将会适度配置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2025年后,无人驾驶将逐步占领市场。但到2030年,全自动驾驶的普及度仍将不足30%。

目前,多数消费者对全自动驾驶仍有顾虑,如人身安全、网络安全、合法性、价格等。普华永道思略特合伙人彭波表示,这些问题都将随着全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得到解决,但网络安全问题需要尤为关注,因为一旦全自动驾驶系统被恶意入侵,其破坏力将十分巨大。

实际上,中国的巨头公司们已经开始加速新技术的开发,为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提供智能操作服务。与此同时,大批精通技术的消费者的推动、政府层面的支持以及市场对于网联汽车需求量的扩大,促使中国有望在国际创新的前沿拔得头筹。

“当前中国汽车行业的挑战,在于如何发展和普及适用于中国驾驶条件的科技应用,同时挺进国际市场,掌控智能网联汽车的国际份额。”普华永道中国数字化体验中心汽车与客户服务总监孙凯(Marco Fischer)指出。

孙凯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在国际上,中国科技企业要跟如谷歌、特斯拉等在技术层面竞争还比较困难。但在国内,中国企业是有较大的优势的:其一,市场准入等政策因素限制了外资企业;其二,较多国内市场的消费者行为数据使得中国企业占据信息优势。

网络技术公司进军汽车行业并在产业链上找到自己相应位置的同时,整车生产厂商对于产业链的把控能力正在逐渐下降。《调查》认为,科技企业在规模与学习能力上,相比传统汽车企业有着显著的优势。未来,整车生产商利润占行业利润的比例将从8成降至5成。

上一篇: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机制研究进展 下一篇:二维超声、三维超声TUI以及四维超声三者联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