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

时间:2022-08-13 12:08:30

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

摘 要 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学科,为了提高我国中学信息技术能力水平,该调查报告对某学校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以及对信息技术课堂的兴趣做了全面的调查,对于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素养;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1)36-0134-02

Normal College Graduates Survey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bility//Zheng Yu, Liu Junqiang

Abstrac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a basic subject, in order to improve our country middle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bility level, the survey report to one school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bil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lassroom interested in doing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this research for education technical ability training has a good role.

Key word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ccomplishment;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bility

Author’s address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China 150025

当今社会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教育的信息化也是必然趋势。而作为初中的基础学科,信息技术在提高我国中小学生应用计算机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在论述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时说:“信息技术课程应致力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它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信息技术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要提高重视。

1 中学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现状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打开学生的考核成绩,不难发现,信息技术学科的成绩实与其他学科相比普遍偏低。究其原因,就是初中生信息技术学习能力素养偏低。

所谓学习能力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或策略,通过不断的重复与练习,从而形成并发展为学生一种稳定的学习行为方式。计算机学习习惯是指在进行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中逐渐养成的良好的固定的行为方式。而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习惯又会对学生学习程序产生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初中学生自身的可塑性是很强的,所以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习惯对它们在基础阶段的学习来说就显得极为重要。然而,在现实中,一些信息技术教师只追求学生表面上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一些新教师缺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经验,不知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习惯。这些都是中学阶段该学科教学极大的缺陷。

2 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状况调研

根据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现状,笔者设计一份调查问卷,目的是为了对初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状况作一个系统的调研。

2.1 问卷的设计阶段

在问卷设计阶段,结合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把信息技术作业和信息技术课堂作为问卷调查的重要环节。这两点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一起构成完整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体系。

在计算机的学习中,所关注的外界因素和内在因素均起着作用,外界因素包括机房的基础设施建设、网速的快慢程度、教学设备的软硬件实施,这些都直接影响初中生信息技术的成绩。而关于内在因素如作业,大家都认识到课堂教学所学到的知识是课后完成的依据,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应用,可现在初中信息技术作业现状并不乐观。为了提高初中信息技术学习成绩,搞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高初中信息技术学习效率,笔者作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的硕士研究生,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热爱这个职业,想踏踏实实地在信息技术教学上有所收获,所以选择“初中信息技术学习与学习状况的研究”这一课题进行研究调查,希望对将来的信息技术教学有所帮助,也希望能以此为参照,在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效率上有切实的效果。

此调查问卷选择的被试对象为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一中的在校学生,通过访谈和结构式问卷的形式分别从初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效率、态度、感受、感悟能力以及父母和身边的教师对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影响等几方面展开,了解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现状。共发放问卷24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3.3%,对有效问卷数据处理采用SPSS 11.0进行统计分析。

2.2 问卷的分析阶段

对初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学生的年级与学习信息技术存在关系,年级与学习信息技术中遇到问题的解决策略有着极其显著的差异。这就说明不同年级的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所不同,大体包括: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自己学习,通过信息技术教师讲解来学习,利用其他网络资源来学习。除年级外,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学习信息技术也存在关系。由数据得知,父母文化程度高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和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这就提示人们,在教学中,学生父母的文化层次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在父母文化程度高的情况下,解决策略程度就会高,主动性方面也会有所体现。父母应该积极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监督辅导,培育浓厚的信息技术学习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习惯。不要用错方法,在辅导孩子学习过程中要遵循渐进,掌握良好的方法,要懂得因材施教。

3 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总结与展望

现在教学中有很多信息技术开发问题不合理,像传统的信息技术学科在传统教学观念与现行教育技术手段结合方面不和谐等问题。在调查分析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与人协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相信所有的初中学生,只要从最初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的习惯,只要方法得当,长期的努力就一定能感受到计算机的神奇,领会计算机语言的独特魅力,享受到计算机在现代技术发展上作出的卓越贡献,实现我国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发展需要。

综上所述,加强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是教育信息化的需要,也同样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中学教师要不断关注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动态及相关成果,对教育技术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沈澄.信息技术教学中师生隐性冲突现象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8):26-28.

[2]张文彤.世界优秀统计工具SPSS 11.0统计分析教程(高级篇)[M].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6:334.

上一篇: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一篇:快速课件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