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版GMP对建设洁净室(区)厂房的环境要求

时间:2022-08-13 08:21:00

浅谈新版GMP对建设洁净室(区)厂房的环境要求

【摘要】新版GMP在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方面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制药企业需完善洁净室(区)厂房设施条件以达到要求。通过分析新版GMP在洁净室(区)厂房方面的主要规定,并结合我国制药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制药企业了解新版GMP有关洁净室(区)厂房环境的改造工作提供了参考。

1、前言

在“设施与厂房”的规范和条例中新版GMP着重加强了要合理性设计厂房和厂区。根据各种标准和规范对不同的区域进行了分类。其中,对洁净室的要求更加符合国际标准和我国的实际操作情况,有效地提高了药品生产过程中的硬件要求,保证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

2、GMP的定义

将《优良药品生产标准》的英文缩写就是GMP。中国将其制作成《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单说GMP就是在药物生产中的保证药物安全、有效的一系列的生产工艺手段和具体方法。为了能让药物使用人员用到安全、有效的药物,GMP被引入到药物生产的全过程中。要达到药物的性能不能只通过结果的检验进行判定,还要注重整个药物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所以从生产药物的材料进厂到药物的生产、封装和出厂出售整个过程都要按照GMP的要求进行。

3、新版GMP对制药厂和制药设施的要求

要清除药物制造和生产中的药物污染和乱混的问题是新版GMP要求。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改善药厂的制药厂房和生产设备的标准。GMP要求规范的主要有生产清洁区的气体净化系统、清洁区的通风和照明系统、生产安全卫生体系等。制药企业也采用洁净技术体系作为洁净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防止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污染。所以从生产药物的材料进厂到药物的生产、封装和出厂前整个过程都必须在制药清洁区内完成。

3.1生产过程中的洁净控制

制药企业的洁净室(区)的含义是指必须按照规定标准对微粒、微生物等污染进行严格控制的所有区域。药物其他产品的性质不一样,药物生产和制造的清洁区内安装颗粒净化设备和微生物净化设备以达到药物生产对清洁区颗粒和微生物数量的要求。微粒是指在药品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无生命的污染物,如尘粒等污染会影响药品质量,并在日后对人身安全造成危害。微生物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有生命的污染物,如病毒、热原、细菌和过敏性物质等,它们产生和附着在厂房和设施上,会对药品造成污染,给环境造成危害。

3.2生产环境的洁净控制

药品生产企业不仅要在生产过程中对洁净室(区)的污染进行控制,还要对生产环境进行污染控制。无菌药品的制造和生产按照新版GMP的要求可分为以下几类:

A级:对药物安全威胁最大的区间,例如药物的封装区、放置胶塞桶和与药物接触的部位和药物装运时接触的部位,要用隔离罩将期间的整个过程进行隔离以保证药物制造过程的清洁度。在药物生产的过程中空气处理系统均匀地向清洁区吹风,风速为0.35~0.55m/s(推荐值),这一数值经过了试验的证明。在封闭不是很好的厂房内工作,要选择较大的风速值。

B级:对药物安全威胁最大的区间A级清洁区所处的辅助区。

C级和D级:在药物制造生产中对药物安全风险较小的清洁区。以上各个级别所对应洁净室(区)的洁净度级别如表1所示。

3.3总体要求

药厂位置要求:在条件允许的状态下,要最大可能的要求制药厂房的环境处于比较干净和绿化程度较高的位置。还要远离噪声和震动较大的区域例如火车道、马路和飞机场等,也要保证距离交通主道要大于60cm。不能把制药厂建于风沙较易发生和空气污染严重的化学、化工厂附近。如果没有干净、绿化水平较高的位置时,就必须把药厂建在上风侧。

不论是新建或改建的洁净车间周围都要进行绿化,车间四周应设消防车道,厂区的路面尽量选用坚固、起尘少的材料。

生产工艺选择:在不干扰正常生产的前提下,要达到降低混合污染和设备布置的简化,就要把洁净度标准一样的净洁厂房布置在一块。制药过程中必须的生产设备放在清洁室内部,剩余的辅助生产设备要放在清洁室的外部。要把洁净度标准较高的生产工序放在洁净气流流通的前端,把洁净度标准较低的生产工序放在靠排风口的地方。

建筑要求:洁净室的位置要尽量设在人流少的地方,人流方向要由低洁净度的洁净室向高一级的洁净室过渡,在洁净室内一般采用上送下回方式。

4、结语

洁净室(区)的厂房建设是新版GMP的主要硬件部分,硬件是GMP实施的基础,而硬件是否符合标准直接影响药品的生产质量。我国制药企业在建设洁净室(区)的厂房时不仅要严格参照新版GMP操作规范来进行操作,同时还要按照GB50457―2008《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来科学建设厂房,只有在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都达到洁净室(区)厂房中符合操作标准的制作工艺,才能使得药品质量有所保障,从而推动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梁毅,新版GMP的主要变化与对制药企业的影响[J].机电信息.中国制药装备,2011,4:12-14.

[2]李钧,李志宁.制药质量体系及GMP的实施[M].化学化工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1陈羽曦;性别:女;出生年:19820121;籍贯:天津;学历:硕士研究生;职务:验证工程师;研究方向:药厂GMP验证,洁净设备调试和验证。

2牛磊;性别:男;出生年:19791030;籍贯:甘肃;学历:大专;职务:工艺工程师;研究方向:化工工艺设计,药厂生产工艺设计,洁净设备工艺设计。

上一篇:QC活动在对标创优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关于铁路大型站场改造工程施工组织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