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之比较

时间:2022-09-29 12:28:10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之比较

【摘要】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是我国目前工程造价管理经常用到的管理模式之一。如果不能正确运用此管理模式,则会影响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甚至对项目质量产生消极影响。面对这样的难题,我们要追寻更为适宜的造价管理模式。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在国外运用较为成熟,但是在我国运用较少。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一种比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更为先进,更为稳定的指导方法。

【关键词】全过程;生命周期;工程造价

1、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初步比较

1.1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模式是我国目前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模式,基本是以定额为计价基础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全过程工程造价是建国初期,从苏联传入进入国内的。在前苏联传统定额管理模式基础上,根据国情进行一定的消化与吸收,演变成为适应我国国情,适合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当初的工程造价管理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势,呈现了一定的弊端。而且在实际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人们不能正确地运用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导致工程造价管理不能贯穿于整个工程施工中。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应该是动态的管理方式,与市场价格同步,与市场发展共同进步,真实地反应工程的真实价格,与国际工程造价管理接轨。

1.2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

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最初来源于英国的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于1974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之中。1977年,美国建筑师协会发表的《全生命周期造价分析-建筑师指南》一书,给出了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初步概念,并且提出了该管理方法的研究方向。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念也在不断发展。英国工程造价管理界的学者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生命周期工程造价与项目的建造成本与运营维护成本概念存在较深的关联。

2、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优缺点比较

2.1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弊端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它存在决策依据不合理的弊端。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强调建设项目的建设造价,容易忽略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项目设施移交后的维护运营成本。只关注当前工程的造价管理。其实纵观各个项目设备的运营过程中,其维护成本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甚至有的项目设施的运营与维护成本高于它的建造价格。而且先期建设造价高低对未来的运营和维护成本的高低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高的建设造价可能带来未来运营维护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从而带来建筑物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成本的降低。因此,我们不仅要考虑建设造价而且还要考虑未来的运营和维护成本。美国相关研究人员以全国的医疗中心为研究对象,针对其项目设施运营、维护成本,与项目建造费用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运行与维护养护费事建造费用的7.7倍。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不能涉及到这一点,是不利于工程项目行业健康发展,同时会造成额外的资金浪费。若想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必须要对目前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确保其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对未来的考虑通常比较简略,缺乏长远眼光,只能根据经验得到一个粗略的估算值,不能给出正确的运营与维护成本范围。粗略的计算方法,导致项目可行性报告缺乏足够的科学合理性与长远性。没有准确的计算方法,没有运用正确的计算模式,是不能准确地计算项目未来运营成本与维护成本。综合考虑建设项目的建设造价和未来运营维护成本,是建设阶段和未来运营维护阶段更好的衔接,对成本的量化计算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缺乏未来运营和维护成本范畴和成本函数的研究,也许是投资估算不考虑未来成本的原因之一。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还存在着造价管理模式与方法与国际不接轨。我国目前实行工程造价确定方法基本上还是以定额为基础的静态的方法,工程造价控制仍是以工程的实施阶段为重点,比如:工程监理制是国际上通行的控制工程质量、工期和投资行之有效的模式,我国虽然也实行了监理制,但监理工程师目前只负责施工阶段的工程监理,在国上通行做法是特别注重监理工程师在决策、设计阶段的监理,而正是这最重要的阶段管理在在我国恰恰没有开展起来。其结果是造成工程项目决策不科学、工程设计合理、管理粗放,导致投资规模失控、工程施工质量不稳定,造成投资的巨大浪费,也是建设工程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所在。

2.2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势

我们可以把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当做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一种全面分析工具,其基于选择决策备选方案的数学方法。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贯穿工程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包括建设前期,建设期,使用期等。生命周期工程造价围绕着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成本与造价问题,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管理理念与思想可以指导施工人员更全面地从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项目的运营与维护成本。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思想与方法并不仅仅局限在项目建设的投资阶段与规划设计阶段。我们要将生命周期工程造价正确运用到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中,也同样运用到工程造价控制阶段,从而实现更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方法的基本出发点是,人们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全方面考察工程造价与成本问题,实现建设项目整个生命周期成本的最小化,达到节省资金。

从投资决策科学性角度来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中的成本分析,指导人们自觉地、全面地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项目的初始化建设造价和运营与维护成本(使用成本),从多个可行性方案中,按照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从而实现更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从设计方案合理性角度来看,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可以指导设计者自觉地、全面地从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建设造价和运营与维护成本(使用成本),从而实现更为科学的建筑设计和更加合理的选择建筑材料,以便在确保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目标。

3、总结

与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相比,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具有一定的弊端。但是对于一些中小型施工项目来说,鉴于施工单位的资金能力、施工能力与发展水品,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仍具有一定的优势。事物均有好坏两面,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的实情,选择适宜的工程造价广利模式。但是我们仍需要不断发展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项目施工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士波.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

[2]韩光富.浅谈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控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11)

上一篇:如何在煤矿安全培训中强化安全意识 下一篇:QC活动在对标创优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