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水资源治理的新思路

时间:2022-08-13 06:06:52

关于我国水资源治理的新思路

摘 要: 我国的基本水情是人多水少,水资源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相匹配。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是我国突出的四大水资源问题。

关键词: 水资源; 治理; 新思路; 可持续利用; 以人为本; 科学治水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9-0040-01

无论从人口增加、经济增长,还是从城市发展和粮食安全的需要看,这些发展和增长都给水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水资源问题已成为我国实现新世纪发展战略的重要制约因素。

“如果再不珍惜水资源,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警示语流行于世的时候,世界性的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污染正日益严重,而水资源治理也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在我国由于落后的生产力与人口的过度增长,尤其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地方政府片面地奉行经济总量增长优先。

通过不断的治水的实践和探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治水思路,总结形成了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水利工作的重要理念,统筹流域、区域水利发展,统筹考虑城乡水资源问题,统筹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全面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思路。

一、现状触目惊心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公认的13个缺水国家之一。尽管如此,我国水资源的浪费现象仍然十分惊人,据统计,在我国,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要流掉6吨水;一个漏水马桶,一个月要漏掉20吨水,全国12亿人口,上亿个家庭,一个月要流掉漏掉的水不计其数,而德国城市居民的平均用水量只与我国缺水的西安市相当,德国人节约用水的传统由此可见一斑。在农业上,我国甘肃、内蒙古等历史悠久的引黄灌区在重复着古老的灌溉方式:土渠疏水、大水漫灌,近50%的水资源损失于蒸发和渗漏之中。在工业生产环节,工业用水重复率仅为60%左右,而日、美、德的利用率高达90%以上。

一样的天空,一样的土地,为什么水资源富足的国家都能够合理利用水资源,而我们却以浪费加剧水资源短缺?

“其实,无论城市还是农村,节水潜力很大”中科院水利专家指出。据专家测算,运用先进的科技和方法,我国农业可减少10%—50%的需水,工业可减少40%—90%的需水,城市减少30%需水。如果我国农业用水的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每年可节水400亿立方米,这个数字已超过目前正常年份农业灌溉300亿立方米的缺水量,是正常年份城市缺水量的近7倍。

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防止水对人类造成危害的同时,防止人类对水的伤害,强调对人类不合理活动的约束,强调自律式发展。改变长期以来人水争地,无节制地围垦河道、湖泊、湿地的做法,给河流以空间,给洪水以出路。把生态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肩负起水利建设和生态保护两副重担,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治理水土流失,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生态功能,维护河流健康,修复和保护河流生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对水资源治理的最重要的环节。

三、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是治理水资源新思路必须坚持的原则。应在加快水利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加重视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力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水问题。把解决群众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在防汛抗旱中确保人的生命安全和优先保障城乡生活用水,切实保障水利工程移民的合法权益。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地位,一切治理水资源的新思路必须以人为本,做好人民群众的妥善安排后再对水资源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四、坚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从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水利工作的切入点,统筹考虑水资源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的同时,突出加强水资源的节约、配置和保护,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人民群众也应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节水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识,对日常生活中的用水做到再利用,如洗碗的水可清洁卫生间,淘米的水可浇花,而且淘米水中含有帮助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这样做不但节省了水资源,而且淘米水是绿色天然的浇花营养液,等等。

五、坚持发挥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在水资源治理中,坚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和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水资源配置、节水型社会建设等领域发挥政府职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根据水利工程的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建设和管理政策,促进工程的良性运行。发挥水价的杠杆作用,建立水权制度,探索水权转换,促进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六、坚持依法治水、排水

在水资源的治理过程中坚持依法治水、排水是新思路的法律后盾。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注重职能转变,突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推进依法行政。以《水法》修订和实施为契机,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强化执法,健全监督机制。推行水利政务公开,改革水利行政审批制度。积极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工业中排放的污水一定要在取得相关部门认可的前提下,做到“谁污染谁治理”。违法排放污水的企业,相关部门应作出严厉的处罚。

七、坚持科学治水

围绕水利改革与发展实践,坚持科技创新,采取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科学研究与转化推广相结合的方法,推动水利科技进步。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进程,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全面提高水利工作的科技含量。坚持科学治水必须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指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必须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治水技术,再结合我国具体的水资源污染现状和国情,科学统筹,坚持做到水资源治理和经济同不发展。

八、总结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解决我国的水问题,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按照水资源的自身规律和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实际,遵循水资源管理与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工作相分离的原则;加强水资源的宏观管理;重视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协调;加强执法监督。

实现由“重视生态环境用水”向“在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和保障社会经济用水”。生态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因此,实现“在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和保障社会经济用水”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把握不断变化的水资源现状和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才能在水资源日益减少的未来做出“巧妇之炊”。

上一篇:文化体制改革后对于剧场影响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吴秀波:外交官的儿子叛逆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