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装饰性的一点陈述

时间:2022-07-29 07:25:16

关于汉字装饰性的一点陈述

【摘要】 本文对汉字装饰性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汉字;装饰性

1.装饰汉字溯源

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唯一一种流传至今的、在象形基础上,发展为具有高度符号化、图案化的方块字。汉字自产生迄今至少已经过了五千余年的演变历程,逐渐形成象形、指事、回忆、形声、转注、假借等构成六法。书体形式也由繁至简,形成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魏碑、宋体、变体等多种书体形式。形成了中国汉字独有的书写体系。研究汉字的装饰之美,就得先从汉字起源开始。因为只有从汉字发展演变的六种造字规范来看,才使汉字源于图画的说法更加合情合理。

与世界上,如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等许多古文字一样,汉字的最初形态同样是人类记录事物的记号和图案,并在此基础上逐渐简化、规范而形成的 象形符号。汉字本身就具有字画同体的特点。

在文字没有出现前,华夏先民经历结绳时代、刻契时代、占卦时代和画图时代。古书上曾有“仓颉造字”的记载。相传黄帝时仓颉创造了文字,仓颉的脸上生有四只眼睛,能够上仰“魁星圆曲之势”,下俯“龟纹鸟迹之象”。文字创造出来后,天降粟,鬼神哭。传说虽荒诞,却明确的表现了先民对文字的崇拜,有说明了汉字的最大的特点――象形。

甲骨文虽然不是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却是迄今为止可辨识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使用年代是踞今三千余年的商代,刻在龟板兽骨上,内容多为占卜的卜辞,还保存了大量的历史和天文学的资料。它的特点是文字结构已经具备了汉字“六书”的含义,并且强化了线的造型,字体结实,有力,结构均衡。线条流畅,显示了早期汉字的图案美和装饰美。

金文出现的年代比甲骨文稍晚,为刻铸在青铜器上的带有装饰性的铭文。由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一般都代表着神权、政权,用于祭祀多于实用,铭文也多以器主的氏族、姓名或祭祀先人的庙号居多,如“妇好”、“母戊”等。

金文趋向于象形化,字体风格浑厚,笔画也有了明显的波磔,到了春秋时期更出现了古代变体美术字――鸟虫书。这种书体多用于符信、印鉴上,它要求构成形象的统一,开创了美术化汉字的先河。

早期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蝌蚪文等古汉字及各种篆书的实用功能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少汉字仍保留着象形文字的痕迹,许多古体字仍带着大量的装饰图案的的性质。这是由于当时的汉字还处于文字的创立发展阶段,字型未稳定,没有规范化的历史条件决定的。而当汉字的发展,以及实用功能扩大,加强,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也随之出现,书法艺术发展起来。书法注重字体结构及情绪、意趣、动感等个性化的东西,而装饰汉字则偏重汉字形式的装饰意味。最终,装饰汉字回归民间,尤其是明清两朝,民间装饰汉字盛极一时。同源的汉字书法艺术和汉字的装饰艺术在明清时正式分道扬镳。

2.装饰汉字之美

装饰汉字也被称为汉字图案。是将汉字的字体结构按照特定的需要加以提炼、取舍、夸张等艺术手段加以美化,使之成为一种特殊的图案马上假借汉字的形体而创造的美的构成形式。

汉字图案是一种特殊的图案,它是作为某一器物、建筑局部装饰、织物纹饰等而存在,少有独立者。不少汉字图案是取自镏文、篆书等书体构,这些汉字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装饰意味。

装饰汉字的美在于构成中的黑白、动静、疏密、方圆等均衡变化的关系,广泛被应用于民俗。如婚礼中的喜字花剪纸、寿宴中的八仙祝寿中堂等。用于民俗活动的装饰汉字往往借着谐音、影射、寓意、象征等手法来表达大众的审美情趣。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莫过于“五富临门”“寿字八仙”等汉字与其他图案组成的符合图案。

染织上有常用汉字为装饰。流传在世上的代表作品有东汉时“万事如意”锦、“阳”字锦等。唐宋时一直流传至今的织物纹样则有“福”字纹、“寿”字纹等。这些织物上的汉字图案多流行于士大夫阶层。在民间的装饰文字则多采用刺绣的形式,用于幔帐、服饰、节日、庆典、婚庆用品等织品。

装饰汉字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美:

(1)汉字是在适合纹样的范围内进行装饰,具有见解、明快的特点。如:一些古钱币是的币文装饰:在圆形方控间施加文字,时而配以星、月、 祥云等抽象纹样,构成完整的适配形的汉字图案,它是汉字书法与汉字装饰的完美结合。代表作有北周“永通万国”,币文近乎玉箸篆,外缘匀载,有内郭,华美精致;北宋“大观通宝”、金代“大定通宝”“泰和重宝”;伪“大齐国”的 “阜昌通宝”以及后世的吉语钱、厌胜钱等民俗钱币。

(2)汉字的壁画用图画代替线条,从而产生富有情趣的装饰变化,代表作品有清代山东杨家埠木版画《水浒故事嵌诗文字图案》。这组文字取自王维的《山居秋暝》的前四句,每个字都是由水浒故事构成。此外,这种以物组字的造型方式还用于民俗对联。如江苏镇江博物馆藏的用于婚庆的刺绣对联:“握管描蛾传汉殿,吹萧引凤上秦台”所有的字都是由花卉组成,字体轮廓清晰,颇具特色,耐人寻味。

在这里应该提一下一直沿用到现在的装饰汉字――鸟字文。鸟字文是鸟虫书的变体,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曾广泛被应用于印玺、瓦当中。鸟书有很多是由连笔画组成的鸟形构成的,现代的鸟字文依然承袭这种构成方式,只不过组字形式构成更加多样化而已。已不仅仅局限于鸟形,而常以鸟为主,兼有瑞兽、花卉、吉祥纹样、佛教八宝等。从而使文字的图案性和绘画性加强,更有装饰情趣。

鸟字文的造型不外乎自行和字意的组合构成。它是字的图画或画出的汉字,是根据汉字的形意、形体等特征而勾画的相应形象。每幅鸟字的装饰品都是一件完美的图画作品。

(3)单纯的以线造型的装饰汉字。这类的装饰汉字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了,它不同于书法,多采用阴文线雕,强调汉字实体与虚体之间是空间关系。代表作品是汉代的瓦当纹,饱满恢弘,旷达潇洒,透露着盛世的从容,堪称装饰汉字的佳作。

结语

汉字的发展曾经历了绘画、象形、象意等阶段。已故的唐兰先生把象形文字归纳为象身、象物、象工三种类型,有些汉字与绘画或图案已经难以区分了。汉字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字体和字型,为汉字的字形美提供了广泛的基础。

汉字与流行图案在民间得到了工匠艺人的推动和发扬,融进了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特色。民间艺术的观念成为装饰汉字发展的动力,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质,凝聚了无数的民俗和民情。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 商务印书馆1996年12月.

[2]《中国钱币史话》 中华书局 1998年4月.

[3]《汉字装饰》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年1月.

[4]《黑土艺术》.

[5]《瓦当纹拓片》.

上一篇:浅析音乐的表现方式与欣赏方法 下一篇:加强焊接头断裂的防范 促进钢结构工程的顺利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