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与席明纳教学法在《金融学》课程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13 04:45:01

案例教学法与席明纳教学法在《金融学》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针对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案例教学法与席明纳教学法相结合使用的一种混合教学法。以《金融学》课程教学为例,阐述了混合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和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并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教学建议。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席明纳教学法;金融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014-02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一些流行于“欧美”的教学方法被相继引入到国内,比较典型的如“哈佛模式”的案例教学法[1]。然而,案例教学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知识传授的系统性、操作过程的可控性等[2]。为了克服案例教学法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引入席明纳教学法对案例教学法进行改进;并以作者所授的金融学课程为例,给出该综合教学法的实施步骤,探讨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优势与不足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利用现实中素材作为案例来源,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归纳知识、创新知识作为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存在如下优势:(1)有利于新知识的传授。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下,讲授内容以教材为依据。但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今天,教材知识点明显地滞后于时展的要求。而采用案例教学法,对于经济生活中所发生的热点问题,任课教师都能够及时地以案例形式体现在课堂上,为知识传递与创造提供了有效途径。(2)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传统从理论到理论的演绎式讲述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现实感,难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而案例取材于现实,来源于生活,案例中所体现的知识是理论知识在现实中的具体化。学生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案例的研读,实现了特例知识到理论知识的升华。(3)有利于教学科研相互促进。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与学过程中的主角,信息在教师-学生之间、学生-学生之间进行双向流通,新思想在这种民主的讨论氛围下容易被激活,从而为科学研究提供创新思想来源。

尽管案例教学法存在上述优势,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足之处亦较为明显。并且,案例教学法无一定定式,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方法各异,影响了案例教学法传递知识效果。

二、席明纳教学法在案例教学法中的引入方式

席明纳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学生为主角、教师为导演的一种研讨式教学方法。在该方法中,教师首先在课前向学生指定论题,然后由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并小范围内相互讨论与试讲,接着修订并完善供课堂研讨的发言稿,最后在教师指导与组织下在课堂进行论题研讨[3]。在具体使用中,席明纳教学法还存在不同的组织形式,但过程大体基本类似。

席明纳教学法拥有比较明确的组织流程,而案例教学法从形式上拥有较好的教学内容——案例;因此,在案例教学法中嵌入席明纳教学法,有利于完善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内在优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围绕案例为中心,采用席明纳教学法的研讨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案例研讨,从而获得所期望的教学目标。

三、案例教学法与席明纳教学法在金融学课程中实施步骤

金融学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较紧密的课程,比较适于采用案例教学法。为了提高案例教学法在金融学教学中的效果,作者曾在金融学课程教学中,通过如下步骤嵌入席明纳教学法,以达到所需要的教学效果。

1.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包括指定案例、学生分组以及小组预讨论。在案例指定上,教师在上课前预先为每组均指定相同的一个案例,并附带必要的参考文献。在学生分组上,由于班级学生在60人左右,因此将全班分为8组,每组7~8人,并同时为每组指定一位小组长;并说明在回答问题时,小组长有权指派本组任一学生回答问题,若小组长指派失败,则由小组长回答问题。在小组预讨论上,教师不参与讨论进程,每组学生根据所分发的案例,研读教材并查阅相关文献,然后组内研讨案例所呈现的问题,并形成课堂预演的发言稿。

2.课堂实施。课堂实施包括演讲组和辩论组确定、演讲与点评、自由辩论、总评四个环节。在演讲组与辩论组确定环节上,演讲组为1个,其余为辩论组。其中演讲组采用两种方式确定:自由竞争与随机指定。在案例教学环节,教师首先询问哪组愿意充当演讲组,如果出现多组竞争,则由教师随机指定一组;如果都不愿竞争,教师任选一组作为演讲组,其余为辩论组。在演讲与点评环节上,首先由演讲组指派代表简略地陈述案例内容,并针对案例问题给出本组的解决方案;然后由教师简单地予以点评,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客观地加入一些个人观点,并留以悬念以便引起辩论组的争鸣。在自由辩论环节,演讲组-辩论组、辩论组-辩论组之间自由的交流意见,发表不同看法,所叙观点必须有理有据,不能夸夸其谈,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起协调作用。在总评环节,由教师对各组观点予以点评,并要求课后每人提交一份案例分析总结报告。

3.成绩评定。成绩评定包括小组成绩评定、组内个人成绩评定、个人总评。在小组成绩评定上,演讲组权重略高于辩论组,目的在于演讲组压力相对较大以及活跃气氛的需要。小组评分的参考指标主要包括小组长组织能力、组内个人表现、案例分析质量。组内个人成绩评定的参考指标主要包括个人对小组贡献程度、个人案例分析总结报告。个人总评分数由小组成绩得分和组内个人成绩加权平均确定。

四、教学效果与存在的问题

在一个学期的金融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与席明纳教学法的结合使用,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效果。(1)相对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改善。课堂气氛比较热烈,与以往沉闷气氛形成了较大反差。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氛围正在慢慢形成。(2)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更加亲近、融洽。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不再是以知识独占者的权威形象出现,不再是以演员角色的独白形象出现,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3)学生团队精神得到了增强。由于小组内学生要不断地针对案例问题进行研讨,同化—分歧—同化的过程在小组内反复出现,再加上以组进行考核机制的作用,使得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逐步形成。

尽管取得上述预期效果,但问题也不少。(1)案例挑选与更新压力非常大。挑选与更新跟教学目标相关的金融案例,工作量非常大;未经加工或加工不够深入的金融案例的仓促使用,对教学过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学生的课前课后工作量大,影响了学生对该教学法的参与积极性。在学生对该教学法的新鲜度下降后,学生的畏难情绪、抵触情绪得到了抬头,影响了该教学法的后期持续实施。(3)在自由辩论的教学环节中,辩论质量有待提升。在辩论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是学生在强调自己所坚持的观点时,往往是基于直觉的判断,而不是依赖于理论知识的支撑。

五、教学建议

为了进一步发挥案例教学法与席明纳教学法在《金融学》课程教学中的功效,需要加强如下几项工作:(1)金融案例库建设。基于案例的重要性,学校应组织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任教师,不断地追踪金融领域中所发生的热点问题并编撰相应的教学案例,形成金融案例库。(2)教学方法培训。长期以来,讲授式教学法一直在我国教学方法中占据主流,这种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灌输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为改变这种现状,学校应提供一种有效的渠道供教师(尤其是刚入学的青年教师)相互探讨教学经验,或到其他兄弟院校进行教学观摩,以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3)学生成绩考核。案例教学法和席明纳教学法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因此相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而言,平时成绩应在总成绩中占较大比重。在考核指标的设计上,应重点放在团队合作效率、解决问题能力、个人成长等指标上;通过合理的考核机制,拉动学生学习动机,落实教学目标,并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青梅,赵革.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版),2009,31(3):7-11.

[2]石巧荣.案例教学在金融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4:75-77.

[3]马启民.“seminar”教学范式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其对中国大学文科教学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2:20-2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2YJC630278);广东商学院校级一般项目(11YB63001);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批准号:湘教通(2011)315号)

作者简介:袁际军(1975-),男,湖北监利人,广东商学院金融学讲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大规模定制与产品配置、供应链金融。

上一篇:《建筑初步》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下一篇:教师怎样巧用语文教材进行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