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营造课堂家园

时间:2022-08-13 02:10:52

为孩子营造课堂家园

“妈……”王睿张开嘴喊了一半,寂静的教室里突然抬起六十多双眼睛看着他,王睿顿时红了脸,生生地把后半句“妈”咽进了喉咙,嘴里咕哝着:“我以为在家呢!”同学们这才反应过来,“哈哈哈哈”地笑开了花,一旁的老师也笑了,走到王睿身边,抚摸着他的头说:“睿睿,有事吗?”王睿不好意思地笑了,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

上述这一幕,作为教师特别是女教师的您一定经历过吧?笔者曾经历过多次,每次都是笑笑而过,只觉得这不过是学生的惯性使然:在家做作业时经常求援,“妈”左“妈”右的惯了,在学校做作业一入迷,一入境,就喊上了而已。几次之后,不免多想了想:“仅仅是惯性吗?”“这种在家的惯性延伸到了课堂利大?弊大?”“课堂如家一般,好吗?”……

一番思索,不免让我陷入了对“家”的遐思中,家是什么?在孩子心中,家又是什么?在与同事、家人和孩子们的多次交谈与争辩中,家的概念渐渐明晰……

一、爱,孩子幸福生活的港湾

特别喜欢十五岁男孩王鑫平的那首《送给家的诗》:

一缕阳光/一点清凉/一阵喧闹过后/温馨交替出现 有哭/有笑/有悲/有喜/让远离她的人思念/让拥有她的人安全/这就是家/一个平凡的家/有枝/有叶/有花的家/充满神韵/有笔/有纸/也有画/充满诗情画意

是啊,无论贫富贵贱,家都是人世间幸福的代名词,用爱搭建的家,是孩子们最安全、最舒适、最快乐的港湾。有数据表明:百分之八十的成功人士小时候都拥有一个健康、幸福的家。

与此同时,老师们也发现,独生子女时代的来临,造成了大量的孩子的性格缺陷:由于家庭气氛的宽松自由和多位长辈之爱集于一身,孩子们往往表现得活泼开朗、聪明伶俐……;但由于学校班级的生额较多,学生受关注的机会和程度与家里不能同日而语,结果有部分不是那么突出的学生就显得有点木讷、内秀,导致在家、在校判若两人。班级中学生个体的不均衡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而作为教育的实施者教师如何避免这种个体不均衡所带来的教育不均衡呢?为此,我思考了很久,想了很多方法。我想:环境的不同是造成孩子在家、在校判若两人的直接原因。作为教师的我们能否让如今的课堂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另一个快乐的家园呢?……

带着思虑,我走进课堂,试着去寻找家的感觉。

二、课堂,孩子快乐学习的家园

要让学生走进教室就如走进了自己的家,首先得让学生们身处课堂却有置身家中的感觉。怎么做?

(一)营造家的温馨

每位教师都是家的一分子,营造家的温馨方法各有千秋,六十多人的大家庭众口难调,更需要我们多动脑筋了。接手一个新班级,我开始了我的“家园”计划。

1.擦亮眼睛,捧起朵朵蓓蕾

以往与学生第一次见面的课堂上,我总爱让大家做自我介绍,互相认识,几次之后,我发现孩子们兴味索然,大概是其他老师也曾这样吧。今年我得改改了,要让他们有不一样的感觉。于是,走进教室,我先静静地观察了学生5分钟,孩子们坐不住了,以前都是他们悄悄地观看新老师,现在新老师静静地看他们,怎么回事?迎着孩子们质疑的目光,我开始了我的“扫描”心得:“咦?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是谁呀?”大家顺着我的目光找到了我说的朱莉,开心地喊着她的名字,羡慕极了。朱莉呢?有点害羞有点得意地笑了。“哟,这个胖小伙让我猜猜他的名字!”“朱天奇!朱天奇!”话音刚落,同学们就喊起来了。一个一个辨认下去,整个教室都沸腾了,有的学生干脆帮我说特点找学生……看着孩子们如花的笑脸,我知道,我用心捧起的这朵朵蓓蕾开心地飘进了这如花的课堂。

2.袒露真诚,融入张张笑脸

孩子得到重视,心满意足,开始把目光投向我这位如此关注他们的老师。

“老师,您教我们什么的?”“猜猜?”

“语文!”“为什么这样认为?”

“因为……因为……”“因为,你的普通话很标准!”

“有道理,猜对了!”“S!”

“您最喜欢干什么?”“读书、逛街、看电视……”

“哈,跟我妈妈一样!”“我妈妈也喜欢逛街!”

“您有孩子吗?”“他多大了?”……

我的坦诚让孩子们分外激动,他们笑着、嚷着、快乐着,我的笑脸融入了他们的张张笑脸,我喜欢这样的课堂,他们更喜欢。

3.敞开心扉,走进颗颗童心

如果说,第一次见面让我与孩子们共同走进了我心中理想的课堂,那么,接下来的365天,我就该努力和孩子们一起走进温馨的家一般的课堂了。如何让孩子保持持久的热情与我进行温馨可爱的对话呢?我决定让孩子们写周记。我是这样想的:日记天天写,太辛苦,学生的热情可能要减退。而周记一周一次,劳动强度不大,再加上,孩子们一个星期里经历了那么多的事,要让他们学会找出“输出口”。

有的教师可能要说了,我会布置周记呀,可是如何让学生激动到非跟你说不可的境地呢?一开始,我就非常认真地批阅他们的周记,并在他们的周记里写下我的想法,在张张白纸上与他们悄悄地对话,往往一个班的周记改下来,需要两三天的时间。但辛勤的工作总会有收获,我发现,当我郑重其事地发下他们的周记并让他们好好看时,他们有点疑惑,翻开周记后,他们安静下来,几分钟后,他们捧着周记静静地笑了。下一次,再写周记,急切的不得了,交上周记就开始问:“老师,什么时候发回来?”发下本子后,个个神采奕奕!“因为,老师跟我说……嘿嘿,保密!”

当然,还有一部分学生总是不大明白该如何与人交谈,于是,在征得部分同学的同意后,每周五,我便抽出一节课进行周记交流,并美其名曰“心灵有约”。在心与心的交流中,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恋上了我那心灵家园般的语文课堂。

(二)增加家的温情

走进课堂的关键是让学生拥有课堂,拥有一个快快乐乐自由的课堂,真正体会到家的温情。

1.抢占孩子的亲近领地

爱上老师,爱上老师的课,作为教师,我们就成功了一半。为此,我总是特别注意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师生的共同享受。学《陶校长的演讲》,我带孩子们去领略演讲的魅力;学《二泉映月》,我带孩子们去感受音乐的博大;学《清平乐・村居》,我和孩子们一起去感悟古诗词那独特的韵味……每天都给孩子带去一份惊喜,是我努力的方向。孩子们跟随着我一起在充满温情的课堂里徜徉,我想,我该是他们学习语文时最亲密的伙伴。

2.走近孩子的语言天地

孩子们有孩子们自己的语言,听不懂他们的“行话”,就走不进他们的心。为此,课后,我常与他们聊天,什么“酷毙了,帅呆了,88啦”,学会了,还要时不时在课堂上来两句,他们非把你当成他们最铁的哥们不可。我想,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大行其道,其中的奥妙就在于此吧。

3.贴近孩子的生活空间

语文是生活的语文,脱离孩子的生活空间空谈语文是枯燥无味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孩子们兴趣所在,并引导他们的趣味。比如,青年歌手大奖赛期间,鼓励孩子们观看比赛,并和他们聊聊比赛的情况;亚运会来了,每天课前聊聊金牌得主……共同的爱好让我与孩子们心心相通。

(三)让课堂成为孩子永恒的家

孩子是课堂的主人,当他依恋课堂就像依恋他的家一样时,当他不经意地在课堂上一次又一次地喊出亲人的名字时,我想,他已经在课堂上找到了自尊、自信,享受了快乐、幸福,释放了郁闷、不满……

最记得那篇作文――《最难忘的一堂课》,让我倍感付出的欣慰:班上同学难忘的课文或许是不一样的,但课堂却几乎都是语文课堂。

(四)希望老师能成为孩子时时牵挂的亲人

一次,我要出差一星期。出差前,我就把这事告诉了班上每一位同学,一个星期之后,出差回来,从孩子们欣喜的眼光中,我看到了思念与牵挂,当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围在我身边问长问短时,我心花怒放,他们多像我的孩子呀!我又何尝不是他们心中的最特别的“妈妈”?

为孩子营造家园般的课堂,让每一个孩子都感觉自己是课堂家园中最受重视的小主人,这不正是我们向教育均衡跨出的平凡而坚实的第一步吗?

上一篇:采用“多元方式”提升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训练低年级学生自学能力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