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低碳、最智能的建筑中关村壹号工程全面结构封顶

时间:2022-08-13 12:15:48

中国最低碳、最智能的建筑中关村壹号工程全面结构封顶

2014年9月28日,经过近4年的紧张施工,中关村壹号工程实现全面结构封顶,计划2015年年底竣工。中关村壹号建成后,将作为城市副中心,对城市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关村壹号的定位为总部企业聚集区,以新材料、下一代互联网、导航与位置服务及科技金融为重点引入对象。项目建成后,将引入企业300余家,就业人数3万人,企业总收入500亿元,实现税收超过40亿元,对于地区创造产值和税收、解决就业都将起到巨大作用。目前,入驻企业有赛尔网络、北银消费、天地融科技等国内知名科技创新企业。

中关村壹号项目地处海淀北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区核心区的中心地带,南临北清路,西至永旭北路,北临丰秀东路,东至永嘉北路,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不仅建筑本身达到绿建三星级标准(绿色建筑最高级别),同时在内部装修和外部装饰过程中,也将采用节能环保、智慧低碳型技术和产品。据悉,项目后期建设将优先选择中关村企业的技术和产品。

“待中关村壹号正式建成时,她不仅是海淀北部的地标建筑,更是中关村高精尖技术与产品的展示地,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低碳、最智能的建筑。”项目总工袁世剑透露,该项目将能用到的产品和技术包括冷热电三联供、光导筒、雨洪利用、微喷滴灌系统、地下车库一体化、BIM设计与应用、智能监控、智慧楼宇管理、能源管理系统、餐厨垃圾处理、LED光源产品等。

“我们要打造这个时代集科技、低碳、智慧于一体的建筑,引领科技园区建筑的发展方向。”这是实创股份董事长陈晓智对中关村壹号项目提出的要求。

中关村壹号项目连接翠湖科技园和永丰产业基地两大组团。项目建成后,园区企业的入驻将极大激发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活力,积极带动北部地区的产业升级,有力促进整个区域向国际一流园区迈进。

目前,海淀北部正围绕产城融合理念,以科技创新服务和城市化服务的目标,以创新产业驱动城市繁荣,以城市完善的配套服务推动科技进一步创新发展,着力打造成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区、专精特新产业创新集群区、产城融合发展智慧新区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

海淀北部地区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面向世界、辐射全国、创新示范、引领未来的重要使命。在未来的建设过程中,海淀北部还将继续按照建设“绿色、低碳、节能”生态新区的目标,为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区(CID)而努力。

上一篇:静也是一种正能量 下一篇:新时期我国体育健身休闲业发展态势与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