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的研究

时间:2022-08-12 11:36:13

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的研究

摘要:案例教学法对于学生素质、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提高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针对案例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生物课堂 案例 教学

1、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1.1 案例的定义

简单地说,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问题的描述,在这个情景中。包含着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案例讲述的应该是一个故事;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案例的叙述要把事情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案例对行动研究的陈述能反映人的复杂性,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案例的叙述要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背景。

1.2 案例教学法的定义

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学生在自行阅读、研究、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全班讨论。案例教学法的过程,大致可以归纳如下:(1)收集班级真实生活情境资料;(2)将所收集资料形成教学案例;(3)进行班级团体讨论或班级小组讨论;(4)讨论中,成员轮流担任领导者角色;(5)归纳各组或团体意见。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可以质疑他人的想法,学习如何发问,进而学习到独立思考、与人相处、解决冲突、尊重他人等能力。因此,案例教学法既包括特殊的教学材料,又包括应用这些材料的特殊技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要承担着更多的教育责任,要求有更多的投入与参与。就教师来讲,他有责任去选择和组织所要讨论的材料,要从大量的资料中选择适当的案例,如果手头没有现成的可以覆盖所教内容的案例,他还要自己动手撰写这些案例,并以一定的程序把它呈现出来。就学生来讲,他也担负一定的责任,要对教师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讨论,并从中得出对日后的教育和教学有用的结论。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是参与者,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与同学的交流、讨论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缩短了教学与实践之间的距离。

2、案例教学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笔者认为。在中学恰当地应用案例教学法是提高中学生素质的有效方法。其理由如下:一是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二是有利于学生得到的知识是学生内化了的知识,是一种“做中学”的形式,学生必须将原有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整合”才能处理案例中众多的疑难问题。三是通过案例教学法,学生不仅可以获得认知的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其表达、讨论的技能,增强其面对困难的信心。四是通过案例教学大大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景的差距。五是案例教学解决了教学中的个性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完美统一的两难问题。六是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有较在的自,教师实际上更多地站到了学生的背后,这不仅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地是培养了学生综合素质。

3、案例教学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3.1 案例教学法在生物教学的适用范围

案例教学在什么情况下实用,对此可从这样一些方面去分析:

(1)理解并掌握中学生物学的原理和基本概念

许多人认为,案例的运用与生物理论学习是相悖的,因为案例总是具体的、特殊的,并且其表现形式是发生在某时某地的故事,它不能被用来传递理论知识。其实不然,案例教学在19世纪70年代应用之初,真正的目的就在于一些研究者认为案例可以成为传递理论、原理的最强有力的方式。案例完全可以用来展示生物有关的理论,解释为什么这个事件应该这样处理而不应该那样处理。一旦案例中隐含的理论或生物的基本原理被提示出来了,就可以用来考察新的生物案例,说明哪些情形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样,先前案例中的基本理论就转变成了面临新情形的挑战。学生要考虑到生物理论应如何从新情形中产生不同的变式来。因此,在案例教学中,首先要做的不是匆匆忙忙地去选择若干案例,而是要确定让学生掌握哪些生物原理,然后选择出能够说明这些生物原理、理论的案例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案例是一个故事,但故事并不等于案例。

(2)生物界的典型事例

在生物界中,比较典型的生命现象、事实等:这些案例交给学生进行案例教学,学生从中获得问题解决的多种可能性,以及解决问题最终方法。学生在未来的实践中就可能加以采纳。

(3)生物学的伦理道德准则

在生物与环境中,人与自然之间有许多不和谐的案例。如森林的破坏、动物的捕杀、环境的污染等,教师可用故事来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好生活,美好生活需要什么样的道德准则,每个人可以做些什么,不可以做些什么。如此等:等。在生物案例中,教师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态度、行为价值观等方面的典范、反面例证,使他们从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行为当中体会自己应该遵守的能理规范。

(4)策略、反思或思维习惯

通过生物案例教学可大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思维习惯、思维策略和反思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5)视野开阔与想象力

通过生物案例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增加知识容量,开阔学生视野,促使他们去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案例教学法在生物教学的局限性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方法都有其局限。生物案例教学也不例外:

(1)生物案例的形式过程往往花费较大,时间消耗过多,并且需要进行现场核对。

(2)生物案例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生物案例教学的有时效率较低。案例教学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教师的有效组织为保证,以精选出来的能说明一些问题的案例为材料,而要做到这些方面的有机结合往往较为困难,有时会产生耗费时间较多而收效甚微的后果。

(4)生物案例是以较短的篇幅的材料来涵盖相当长的时间历程,很难在内容与时间历程上保持一致,而案例教学一般既要学生了解过程,更要让学生领会内容,这两者都难以兼顾。

(5)案例可能会使得学生形成一些不正确的概括化认识。

3.3 与其它教学法有机结合

正是由于案例教学存在一些局限性,笔者认为,它应该与其它教学法结合,形成具有实效性的案例教学法,应该具有如下特征:

(1)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目的,能够适合长短不一的讨论:

(2)可以利用学校的录音和计算机设备;

(3)与现场考察结合起来使用:

(4)案例中没有决策者:

(5)用于教学内容的问题答案不唯一的教学情景中。

总之,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真正理解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切实有效地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上一篇: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下一篇:论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