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点滴谈

时间:2022-08-12 06:03:18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点滴谈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主要形式,如何才能最有效地发挥这课堂45分钟的作用?这是每一位教师每节课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每一位教育教学工作者理当重视和深思的问题。因为课堂教学既是决定教育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也是教师展现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平台。作为一名普通的初中物理教师,针对学科特点,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际,谈几点看法与同行共勉。

一、注重课堂“严肃活泼”

教师对课堂纪律、课堂秩序的合理调控,是进行课堂教学的保障。可当前还存在两种误区:一是纪律涣散,秩序混乱,导致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受到严重干扰。二是过于强化课堂纪律的严肃性,容易使学生处于极度紧张状态,甚至出现畏惧心理。譬如教师表情过于严肃,语气过于强硬,对学生犯错的处理方式缺乏激励导向,且采取强硬手段等,都会导致课堂氛围过于紧张。而紧张的课堂氛围并非一种好现象,相反,它不但泯灭了课堂教学应有的生机和活力,还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挥,使学生因过度紧张、畏惧而钝化了思维的积极性、发散性和创新性。

因此,主张课堂氛围“严肃而活泼”。在有效把握课堂严肃性的同时,还应努力设法活跃课堂氛围,做到“严而不紧,活而不乱,井然有序,张弛有度”。这样便能使学生处于积极、轻松、快乐的学习状态,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充分促进“师生互动”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再优秀的学生毕竟不是天才,他们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与点拨;再先进的教学手段也不是遥控器,它同样离不开学生的充分参与。因此,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尤其是我们的物理学科,操作性很强,光有教师的讲,没有学生的动,是不行的,只有师生均处于积极的参与状态,并努力做到协作互动、默契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可以说,师生互动是一切教学手段都应遵循的起码要求,离开了互动就好比鱼儿离开了水,其结果显然是不言而喻的。

三、积极开展“科学探究”

物理是以科学探究活动为基础的科学。借助生动、形象、直观的探究活动,不但能使生硬的公式、定理以及概念显得有根有据、迎刃而解,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并在探究活动中形成交流合作意识,从而领悟客观规律的真谛、树立探究大自然奥秘的信念。当然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同时应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能让学生把兴趣停留在实验现象本身,而应努力引导他们带着某种实验目的去观察实验现象、处理探究证据或数据,再通过交流合作、分析总结得出客观规律。这既是开展科学探究的目的,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客观要求。

四、巧妙运用“激励点评”

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虚荣心,若不能正确引导,则会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本人曾经开展过教学探究活动,得知对学生采取不同的关注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1.一味地批评,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甚至在心理上产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从而对他们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2.对学生漠然置之,会给他们笼罩被忽略的阴影,致使他们渐生自惭形秽的心理,将会使他们的自信心失去阳光的沐浴,将会对他们潜能的挖掘产生严重制约。

3.适时巧用“激励点评”,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最佳活跃状态,这无疑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由此可见,“激励点评”不失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巧妙手段,它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阳光的慰藉,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催化剂。

五、重视课堂“监测反馈”

课堂监测主要是指对课堂纪律的监督维护和知识技能的全面检测,而课堂反馈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学生由于领悟层次不同而表现出来的语言、动作、神情等外在反应。

课堂纪律的监督维护在此不再累述。知识技能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对物理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它必须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伴随知识技能互动教学的每一环节,其检测结果则是反馈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志。因此,检测是提供反馈信息的一种手段,反馈信息是检测的一种职能,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则是它们共同的终极目标。当然,反馈信息不仅仅来自知识技能检测,它还来自学生的语言、动作、神情等外在反应。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过硬的专业知识水平,还应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捕捉各种反馈信息,进而制定切实有效的弥补方案。

六、加强师生“情感沟通”

在一次关于教师形象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位教师:某教师任课的所有班级课堂氛围十分安静,究其原因却是该教师对学生过于严厉,学生甚至经常遭受皮肉之苦。每当触碰到该教师的眼神,听到该教师的声音,甚至提及该教师的名字,都会让他们不寒而栗、胆战心惊。课堂上,学生不是在肃静听课,而是在怯怯地设法避免来自老师的严厉呵斥和皮肉之苦。

这种师生关系,简直就是“猫与老鼠”捉迷藏的关系,结果双方都是输家。学生也有他们的尊严,更有他们的人格,他们与教师之间是平等的。我们教师的态度为什么就不能和蔼一点?为什么不与学生之间多一些沟通、少一些隔膜?为什么就不会对学生多一些关爱,近一些距离呢?

可以肯定地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尽管课堂教学仅有45分钟的时间,但我们仍然能够结合课堂教学贯穿与学生的沟通。沟通的方式是不拘一格的,譬如结合物理学科教学的实际,可以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予以耐心的教诲;可以根据学生的穿戴予以生活的关注;可以针对学生的身体状况予以健康的慰问等等。这些方式均能在师生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师生之间走得更近一些,了解更多一些,感觉更亲切一些。如此便能建立学生对教师的信赖,从而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充分挖掘他们的思维潜能,同时还能使师生互动默契、课堂氛围活跃,使整堂课都能在师恩普照、其乐融融的情景中进行。

总之,课堂教学是促进师生互动、彰显师生互动的最佳平台,每一名教师都应努力在这个平台上使自己的角色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因此,每位教师都应树立终生学习、终生奋斗、终生奉献的信念,以毕生精力谱写现代教育事业的新篇章,无怨无悔、积极进取,用智慧的双手托起素质教育辉煌的明天。

上一篇:高职艺术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下一篇:浅谈高中后进生学习困难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