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财 大处精明小处迷糊

时间:2022-08-12 01:06:19

我的理财 大处精明小处迷糊

“楼盘在河东区泰兴南路上,客厅和两个卧室都朝阳,建筑面积不到100平米,其他都好,只是出房率有点低。”我举着电话把实地看房得到的信息及时向先生通报。

“目前房价呢?”先生问。

“每平米7900。”

对话间断了大约5秒钟,先生接着说:“你喜欢就订吧。”

挂断电话,我拉着好友返回售楼处。

“这么着就买了?”好友惊诧地问,“你们那位连看都不看了?”

“我看不就行了?”我故作得意地笑着。

其实,这是我和先生长久以来达成的默契:决定投资买房之后,买哪处房子或房子怎么样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有多少资金配置在里面。

事业是最大的投资

我曾经在日本学习艺术设计,当时和先生是同学,毕业后我们选择一起回国发展。当时的我们在别人眼里是“海归精英”,但一开始,我们给自己的定位都是“打工皇帝”――在不同的广告公司全心投人所负责的工作,前期的财富积累也正来源于此。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们凡事多动脑,业务上时刻留心,从小广告公司起步,一路跳槽到大型传媒集团。因为有留学时奠定的基础,先生做广告的理念比较超前,这本应是好事,但给人打工,想法难免受到局限。

“每个人的看法不同这我能理解,不赞同我的方案可以不用,凭什么改的一团糟!”下班回家,先生不出好气儿的抱怨。

搞艺术的人看到自己的创意被篡改,难免心疼。这种事在先生身上发生的多了,不但不能让他习惯,反而加重他的烦躁情绪。在强手如林的大公司,谁扳倒谁的观点都不容易,遇到不能读懂自己的老板,先生感到一种怀才不遇的苦闷。

那阵子,我们一位业务上的朋友计划移民,一手创立的广告公司也面临转手,先生便动起了接棒的念头。在他看来,目前市场的信息基础仍不健全,广告用户普遍感到高质量信息少、实用信息少,缺乏好的生活服务。而这家公司开办比较早,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为这个行业提供了很大的服务和市场空间,而且当时经营状况良性,非常有前景。于是,先生将想法告诉了我。

我一直记得一位从事私人金融管理的朋友对我说过的话:“有60%~70%的富人,他们的财富积累实际上源于自己创立的企业,真正的财富一定是从这里起步的。”并且,在广告行业内摸爬滚打这么些年,我对先生的个人能力充满了信心,不仅是技术上,更在于发现市场机会的眼光。因此,我非常支持先生不再做打工皇帝,要自己创业的想法。

我们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甚至将房子作抵押贷款,投入到广告公司中。那是2004年。

短短几年,我们通过广告及多样化边际服务获得利润,积累资本,同时发展相关业务促进整体利润的上升,吸引了客户。公司在本地市场的影响力逐步提升,并以此为依托,朝着涉足多行业的信息产业公司的方向发展。如今,我们回过头来,感慨当年的决定很正确,可以算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投资。

难得糊涂

在事业上,我和先生看法一致,但在生活的细节中难免会发生分歧。

和大多数女人一样,我把爱美标榜成天性,把shopping作为减压方式。女人shopping时最易冲动,对此,先生曾经非常不理解。

大概因为生活水准提高的关系,我们不知不觉养成了每年春节前到香港购物的习惯。看到那些款式新颖的衣服,尤其是挂着比国内低上一半的价签,我的脚步就不由自主地变得沉重。一次,在一家时装店里,我着了魔似的爱上了几乎每一款设计,老板一看乐坏了,带着售货员专门服务我一个人,结果就是,那里的新品几乎被我洗劫一空。

“你每次花钱买一大堆衣服,挂在衣柜里连标签都来不及拆,我真不明白你是怎么想的!”在店里的时候,想必老公给我留着面子,一出门憋着的火全都发泄出来,“我买东西,从来都是先看是不是喜欢,再看是不是需要,最后还得问问自己是不是值得。有钱也不能这样花呀。”

听先生数落我的不是,一开始还不好意思地笑笑,听到后来我忍不住了:“对,在买衣服上你是能控制自己,可你喜欢摄影、高尔夫啊,装备买了一堆,家里该换房了!堆不下了!我也不明白你是怎么想的!”

那年,我们的“战争”一直从香港“打”到天津。吃年夜饭那天,先生把一家人带到餐厅,还没等上菜就撂下一句:“你们吃吧,我有事。”说完,转身走了,剩下一大桌子人饭也没吃消停。

本来,我是应该生气的,可事后想起来居然被彼此的孩子气逗乐了。‘你平常工作压力大,有点儿业余爱好是好事儿,再说了,赚钱不就是为花的吗?”我先松了口,主动跑去跟先生道歉。

听我这么一说,先生怕是感动了,把憋了好多天的话说出来:“其实我后来也理解了,你们女人就是会在shop-ping中得到满足,可能是我们男人没办法体会的。”

风波虽然过去了,事后我们却吸取了教训,在家庭了开了三个账户,我们约定:双方在每月领到薪水之后,按比例存人共同的账户,供家庭生活日常开支用。剩下的各自存人自己的账户。这么做,既兼顾了家庭,各自手头也活络了。另外夫妻两人有些偶尔收入或理财收入,比如炒股利润啦,则存入“惊喜基金”里面,时间久了,也是一笔不小的积累,可以时不时地给对方买礼物啦,出去旅游啦。如此一来,两人的感隋只有日渐增加的道理,有什么架好吵呢?

在日常零散开销的问题上,我们学会了给彼此空间,俗话说得好:难得糊涂!

细节很少关注

随着财富的逐渐积累,我们越来越多地考虑保值增值的途径。前几年,整个资本市场不景气,他们主要考虑一些相对保守的、具有固定收益的产品,比如信托、银行理财产品等。到了近几年的大牛市,就会考虑一些股票方向的私募基金,收益相当丰厚。

在很多人看来,我和先生是生意人,在投资上一定计算精准,可实际上,哪怕是丰厚的收益,也并不是因为眼光独到。恰恰相反,我们几乎不懂股票,只要认为大的方向正确,细节上很少关注。

记得有一次,先生拿着新到手的一笔设计费回到家交给我:“你不是有做个人金融业务的朋友吗?让她帮忙选几支基金。”

我拿到钱之后,根本没找什么朋友,因为理财在我服里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对于投资是否成功在我看来占有80%的决定因素。大牛市中,买哪支基金都差不多,重点看基金经理。我上网简单搜索一些基金经理以往的业绩情况,稀里糊涂地把钱投进去了。没想到,事后收益可观。等先生兴奋地想要请朋友吃饭以示感谢时,我才坦白是自己自作主张。

一次成功的投资让我们增长了经验,目前家里用作股票及其他理财的产品的资金不超过20%,资金主要的用途还是投向我们钟爱的广告事业。

在我的理解中,理财不要太着眼于细处,生活也是一样,基础扎实了,琐碎大可以宽容。就像这次买房,只是投资理财的一个渠道,重在投入,不在细节。

上一篇:金价有望挑战新高 下一篇:市在城外城在市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