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保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

时间:2022-08-12 07:21:59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保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

摘 要: 保育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不可少的实习环节,使学生把幼儿卫生保健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运用于幼儿园实际保育工作中。为提高实习效率,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本文分析目前保育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策略,以期完善保育实习意义。

关键词: 保育实习 学前教育 存在问题 教育策略

现代保育观认为,保育即保护、抚育、教育,具体包括对幼儿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保育,是成人为幼儿的生长与发展提供必需的、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给予幼儿精心照顾和养育,以保护和促进幼儿正常发育和良好发展。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必不可少的实习环节,保育实习要求学生把幼儿卫生保健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运用于幼儿园实际保育工作中,以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修养,树立科学的健康观、保育观、儿童观,掌握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具备从事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能力,继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一、我院学前教育专业保育实习现状

我院于第二学期开设了专门针对学前生理卫生保健(或称学前卫生学)理论课程的实习课程――幼儿园实习(保育),采用集中方式入园实习2周,让学生在园中通过见习、观摩、操作、实地体验幼儿园保育工作,达到建构对保育的理性、全面认识,培养学生保教结合之意识和能力,提高专业能力,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目的。

笔者在担任学前生理卫生保健课程教学的同时负责学生保育实习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为更好地帮助学生锻炼保育能力及提高有效实习效率,笔者主要从实习组织者和实施者两个角度就保育实习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策略探讨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完善保育实习工作。

二、学前专业学生在保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保育实习内容设置较多,学生保教结合能力较弱。

保育实习内容的设置是从学科要求出发,涉及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一日活动各环节保育技能操作和要点记录,包括生活活动、教育活动、游戏活动中的保育;全日健康观察及个案健康观察及观察记录、儿童常见意外事故、传染病等调查和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等,内容繁杂。学生一方面为了完成繁重的实习任务,填写实习手册,另一方面要应对入园工作环境的调适,在较短的实习期内很难把握实习的全面性及重点,也很难发现及掌握保育和教育结合点,同时容易对保育工作产生偏离认识。

(二)集中实习方式带来经验总结不足和弊端。

集中实习方式能迅速让学生获得保育工作的直接经验,熟悉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及保育内容,同时增加与幼儿的经验,但实习一天下来大都疲惫不堪,没有更多精力和时间分析梳理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经验。这些经验若不能及时梳理,那么实习过了就忘了,不能真正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的专业能力发展不容易被“看得见”。

(三)“应然”实习要求与“实然”实习内容存在差距。

“应然”的保育实习内容是根据学前生理卫生保健课程要求而制定的,要求学生掌握保育工作的同时形成保教结合的意识及能力。幼儿园分配实习任务时因考虑学生自身经验不足、幼儿园实际工作安排等原因先安排基础保育工作,如观摩、清洁消毒打扫、照顾幼儿等。通常实习生都会花费1~2周的时间熟悉幼儿园日常常规及熟悉班级幼儿,但当这些工作上手时实习快结束了,实习期大部分做的基础工作会让学生错误地认为,幼儿园保育工作就是帮忙打饭、清洁打扫、给幼儿穿衣梳头发、带领幼儿解便等,很难真正树立保教并重的观念,这与最初实习目的的初衷是有违背的。

(四)教师指导力度需加大。

一方面因学生自身保育能力经验不足,能力有限,导致幼儿园老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负责保育工作,学生实习内容大多停留在保育表面工作,这样削弱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实习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学院指导教师因教学与实习指导时间冲突等原因,进入现场指导时间与力度不够,导致学生在实习中产生疑问而得不到及时解答。

(五)实习效果待强化。

实习效果体现在学生对保育的认识和保育能力的提高方面。然而,即便通过实习,仍然发现学生保教意识中“教”的意识薄弱,在学生实习报告中,大多流于工作介绍,而少于问题发现及经验提升,导致学生保育能力不易“看见”。

三、提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保育实习成效的途径

(一)加大专业理念引导力度。

加强在学前生理卫生保健课程中对保育观的理念引导,让学生在思想上具备对保育的全面科学认识。现代保育观,就是对幼儿进行保护、养育和教育,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二)加强保育技能训练。

有效利用及发挥校内实训室功能,学生在正式进入幼儿园实习前,具备一定的职前准备能力,包括对幼儿园实际保育工作的初步认识等经验准备,技能准备(包括基本清洁消毒技能、幼儿常见意外事故处理及疾病预防措施训练等),让学生不带着恐惧、担忧、迷茫的心态进入实习阶段。

(三)问题探究实习模式的预想。

1.实习方式。以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配合,集中实习聚焦于核心能力把握,如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保育要点。分散实习则主要通过见习、观摩等方式就幼儿问题心理行为、个案观察护理等内容提高能力。

2.实习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问题探究模式进行保育实习。让学生采集现场实习的问题,合理调配实习与问题探究时间,教师给予引导,帮助学生强化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探究模式让学生带着学科问题、现场问题或学术问题进行实践操作,能够有针对性地对保育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及调整,帮助学生提高专业能力专业素养。

(四)加强教师专业实习指导。

一方面在实习之初,学院应与幼儿园就实习内容及要求达成一致意见,落实园方实习指导教师,加大指导力度。同时加大学院自身专业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力度,围绕问题探究模式程序,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及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供方法策略支持。

在建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亟待探寻适合学生实际并提高保育实习成效的保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树立科学全面的保教观,激发学生参与保育实习热情,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保育能力,共同促进学生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孙永霞.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保育见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48-150.

上一篇:浅论英文歌曲教学对提升英语学习的作用 下一篇: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原理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