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

时间:2022-08-12 02:49:16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

摘要:我国高校经过十年粗放的外延式发展,现在正积极地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学校内涵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要在不断地总结、探索和实践中固化形成。本文从提高师资、教学、学生三方面质量入手,来阐述如何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质量;高校;内涵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012-02

为解决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自1999年开始全国各大高校连续多年扩招,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快速迈进了大众化阶段。经过近十年的大扩招和大建设,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可以说是外延式发展最为辉煌的阶段。2005年高校在校生已经达到2300万,高等教育大国非中国莫属。200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强调将控制公办学校贷款规模,适当控制大学招生增长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近十年的大规模扩张后,将从以扩张规模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从关注硬性指标的显性增长向致力于软实力的内在提升转变。而刚刚闭幕的党的十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指明了方向。

《现代汉语词典》指出,内涵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即概念的内容;另一层是指内在的涵养。所谓“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强调事物“质”的发展。内涵式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对于高校来说,就是注重学校理念、学校文化、教育科研、教师素质、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和水平等方面建设的工作思路。

一、提高师资质量,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

教师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重要资源。想要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就必须要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规模适度,能够满足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师资队伍。那么,如何建设这么一支队伍呢?首先需要把好“入门关”,即是要引进高水平、高层次的人才。一名理想的教师要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责任心和事业心、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乐观的精神、广博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知识,不仅能够传道授业解惑,还能引导、促进和激励学生进一步的发展。其次是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也失去了有形的支撑,成了空中楼阁。因此,我们要采取多种方式和形式来提高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大胆选拔和使用青年教师来承担教学、科研任务,让他们有机会脱颖而出。最后是要建立较为完善的科学管理体制,建立定岗、评聘、考核、奖惩、培养等一系列制度,建立一个公平的竞争机制,营造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

二、提高教学质量,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

学校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教学,校内的一切活动或多或少都与教学相关。以我校为例,我校已经连续几年在年初的《沈阳药科大学教学工作要点》中提出要加强教学工作内涵式发展。优秀的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如今的学生可以从网络、电视等各种传媒媒介上获取到众多的信息,教师的知识权威,很容易受到学生的挑战。作为教师,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传授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而教会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思考变得尤为重要。优秀的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方法手段,能够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成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完善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始终要把学生作为主人,以学法决定教法,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案,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勤动脑、动手、动口。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搞“一言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学校和各个学院都在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经验交流,如教学名师示范课、教学基本功大赛、建立学生评教体系、设立教学督导专家组等,都是为了促进我校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提高学生质量,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

大学之大,不在校园之大,其大首先在于精神之大;高校之高,不在楼宇之高,其高首先在于品位之高。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切实提高学生质量,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沈阳药科大学的毕业生历来是以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著称,这是我校与其他药学院系的本质差别,是我校的传统特色和最大优势。内涵式发展战略就是围绕这一优势,建设我校独特的校园文化。首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专业课程和选择教师的愿望和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育活动的各个实践环节中,让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其次要“让校园的每块墙壁都说话”、“让每处环境都育人”,在实验室、图书馆、走廊中悬挂中外科学家的肖像。建设实验室积极健康、科学严谨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学校的文化底蕴。最后还要组织开展以拓宽学生视野、提升文化内涵为目的的多样化讲座、名家讲坛等活动,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四、建立质量监控体系,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

为了加强对质量建设的宏观管理,学校建立了目标控制与过程控制相结合质量监控体系,根据质量建设的核心目标与关键环节设置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质量建设观测点,形成三类指标。第一类是任务指标,即学校根据规划目标和上水平关键指标对各院系明确的目标任务;第二类是观测指标,即校部行政机关对核心工作开展状况及成效的监控指标,用于观测和评价各项工作的建设情况和现行政策的有效性;第三类为分析指标,即学校综合部门对办学总体质量运行态势的监控,用于观测和评价学校规划执行情况和宏观政策的有效性。观测指标和分析指标均为学校的内控指标。

五、探索管理模式,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

在管理手段上,学校将由指标导向转为政策导向,改变以往简单分解指标任务的粗放式管理方式,着重研究和出台有利于质量提升的政策与机制;在项目推进上,要由单项推进转为整体推进,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同和政策协调,合力推进质量建设,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发生;在动力机制方面,要由任务驱动转为发展驱动,形成合理的指标体系,简化任务指标、强化观测指标、深化分析指标,使得院系工作的内部驱动力由完成学校任务转为谋求自身发展,充分调动院系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共同加快学校的质量建设步伐。

提高办学质量是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一项需要持续推进的系统工程。我们要面向未来,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升办学质量为核心,加快推进内涵式发展转型,再接再厉、再创辉煌,早日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是教育的根本要求,各个高校必将不断地总结、探索、实践出一条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个性鲜明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朝马,等.浙江理工大学内涵式发展战略思考[J].高等教育学刊,2008,(1).

[2]冯瑞侠.试析高校内涵式发展中的学风建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

[3]乔万敏,邢亮.论大学内涵式发展[J].教育研究,2009,(11).

[4]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5]乔万敏,邢亮.论大学内涵式发展[J].教育研究,2009,(11):99.

上一篇:浅谈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下一篇:学生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转换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