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素质在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2-08-12 01:17:15

浅析心理素质在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中的重要性

[摘要]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与健康教学要遵循"健康第一"的基本原则,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社会适应和心理素质,消除在运动中的恐惧心理,克服不良个性;培养优良的意志品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如何充分利用业余训练教学的教育性、竞赛性、协同性、交往性等特点引导青少年体验体育训练过程的各种情感,锻炼其意志,从而达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是业余体校教练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体育运动;心理健康;心理发展;意志品质培养;业余训练与健康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科学实践活动在整个培养教育过程中,既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青少年学习热情,消除在运动中的恐惧心理,克服不良情绪,又要在教学中培养他们的意志品格,对其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体育后备人才。而心理素质培养与体育训练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联系。

一、体育运动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1.体育运动是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体育运动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对自我有一个比较实际的认识。

2.体育运动既能培养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调节情绪状态。体育运动能直接地给人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与不安,从而调节人的情绪。体育训练可以通过手势、表情、身体动作等进行交流而不一定以语言为媒介。随着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沟通,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

3.体育运动可以促进个性培养,陶冶情操。体育运动可以帮助青少年克服种种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培养其勇敢、果断、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体育运动可调节人的一些不好的情绪和心理如:消沉、沮丧、紧张等。体育竞赛运动,特别是一些团体运动,它要求团结协作、诚实、守纪、力争上游、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作风。崇高的理想,神圣的使命,爱国的挚情,使的我们的体育训练教学充满生机,青少年学员们把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拼搏结合起来,培养了坚强的意志;把个人奋斗与祖国荣誉结合起来,培养了更为高尚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人格魅力。

4.体育运动能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心理健康。通过体育运动能使青少年喜欢体育锻炼并从中得到乐趣,达到强身健体。因此,青少年在业训期间就要通过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从而保障其身心能得到全面发展。

二、如何在业余训练教学中加强青少年心理素质培养

1.消除青少年运动中的恐惧心理。在体育训练教学中,对所学的内容觉得危险性大,会产生畏难情绪、恐惧心理。他们的恐惧心理给正常的体育训练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因此有针对性地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显得尤为重要。(1)强化身体素质训练,安排课课练,对落后生可以区别对待,增强他们的信心。(2)练习时可以先降低要求,循序渐进,认真做好保护、帮助工作,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3)酌情提高训练难度,可以激情鼓励他们,常用"你行""你能跳过去""我保证你不会摔跤"等话语让学生产生信心和勇气。(4)在训练练习中可以采用娱乐性的游戏和一些教学竞赛办法,激发他们的练习热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样,他们的恐惧心理就在练一练、争一争中无形地消除了。

2.克服青少年不良个性心理。(1)加强体育训练教学知识辅导。在业训课上注重科学知识理论教学,学习一些与他们体能相适应的运动生理学、运动力学,使体育训炼与常识原理结合,达到克服和避免因对运动常识的无知而产生的懒惰心理。(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训练课教学中,所安排的教学内容都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对有的学生适当降低难度与要求,并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激励性的办法来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激发其练习兴趣,消除他们的消极情绪和自卑心理。(3)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于少数个性随意、易有偏见的学生,要主动与他们交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进行心理分析,对其积极的一面给予充分的肯定,指出不正确的地方,加以引导,让其树立信心,认真练习,持之以恒,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比赛,使他们学有信心,赶有目标,喜欢的项目更加得到深化,能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这样,才能得到体育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升华。

总之,在业余体育训练课的实际教学中教练要善于发现、分析、处理好青少年的运动恐慌心理,帮助他们克服各种不良个性心理,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训练课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体育后备人才。

上一篇: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引领、结果驱动、做学一... 下一篇:爱 理解 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