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办学环境 凝聚高职自考生

时间:2022-08-11 09:47:29

优化办学环境 凝聚高职自考生

摘要:高职院校吸引留住生源已成为其生存、发展、辉煌的关键问题。吸引留住生源要靠加大力度宣传、采用手段上的方法,或“财力”上的竞争,更应该优化办学环境,以优美的环境真正吸引并留住生源。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职自考生;办学环境;优化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信息高速发展对知识的需要,落实科技兴国的战略,顺应高职自考生教育培养的市场发展规律,各办学单位都在为“争夺”高职自考生生源而努力。有的单位成立了一年四季都招生的长效机制,加大了招生宣传力度,注重了手段上的采用。笔者认为“争夺”高职自考生生源仅靠以上办法的竞争是不够的,更应该是学校环境的竞争。本文就从优化办学环境方面来吸引并留住高职自考生提出以下看法。

一、创造硬环境,提高环境品位

我们常说的学校环境,分为学校内部环境和学校外部环境。学校内部环境又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而硬环境又包括:自然环境、建筑格局、教学条件等等。错落别致的校舍、楼宇体现出学校的风格,如我们学院奋蹄的黄牛塑像、吐水龙头铜像和金饭碗塑像体现出学校的创意和务实精神,为学校的定位指出了努力工作的奋斗目标。当人置身于其中,就感受到学院深厚的文化底蕴,到我们学院接受教育和培训的学生,就会感觉到将能很好地学到专业知识,拥有一技之长,抱了一个金饭碗。

在学校内部环境当中,教学科研条件是核心环境。高职院校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这就要求决策人具有相应的战略眼光,把有限的资金,首先投入到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上,高职院校的教育就是上岗前的职业培训,所以要增添一些必需的实训器材或设备,以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满足将来上岗“零距离”就业的需要。教学科研条件是硬环境的重要内涵。它必须满足教学、科研、学习的需要。不能为了满足扩大基建的需要,压缩教学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对教学设施、设备及实验、实践所需设备、材料购买不及时或少购,甚至应开的实验不开,更要避免为了追求档次,盲目购置超标的设备或盲目购置致使设备闲置,浪费资源,影响教学、科研的正常运转。我们还可以在加大投入改造、改善教学科研条件的同时,转变观念,推倒封闭的“围墙”,树立开放的观念,去寻找现有的条件,有偿利用附近高校、社会上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师、设备、实验室、图书资料)。当然,我们的教学资源也可以进行优化配置,对外有偿服务。

二、全员共建,优化软环境

学院的软环境包括机制、理念、校风、学风、学术气氛、校园文化等方面。优化的软环境就是人和,相比之下,由于资金不足可能造成短时期内部硬环境不尽人意,但它可以用资金来逐步弥补,可软环境的优化是不能用资金买得来的,这也决定能否吸引和留得住高职自考生的重要因素,关系到高职白考生能否学到真才实学,生源在此是否满意顺心。这也是每个学生家长首先都要考虑的问题。

优化软环境,管理理念首先要创新,运行机制要与其配套。管理包括管理队伍、管理机制、管理理念,其中管理理念是核心。管理的优劣是优化软环境的先决条件,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要发现变化,随着变化,而去享受变化,思想保守、僵化必然被淘汰。

管理理念创新要破除“官本位”的意识。现实当中,有一些高职院校的管理队伍里“官本位”意识有的还很严重,“官本位”意识往往认为管理就意味着权利,而不是服务,就是“我说你干,你干我管”。我们学院的干部有着较高的权和利,但责任使他们要把服务意识放到第一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重的宗旨,就连班主任的基本工作方法都是要:管理学生,首先要关心学生。正如一位家长临别时讲的:“在你们学校住的几天里,我感觉到你们的校长肯定协调好了部门与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整个学校风气正、人气旺、干劲足、团结协助的局面。几天来,都没有听到一句说这个学院的坏话……”因此,环境的优化,需要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就要从管理方面下功夫,领导是主导,师生员工是主体。使大家产生这样的共识:要想事业成功大家应有团队精神。总之,机制与学校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学院的机制可促使学院发展;学院发展了,又能促使机制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优化软环境,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虽然学校不是营利单位,但公办院校所有者的缺位,造成学校主要领导者又多采取交流式,学院的未来也往往随领导者的变化而改变,由任期内的主要领导的能力来左右,容易产生英雄主义,独断专制的领导方式,“拍脑袋”决策。长效机制不能得以连续,学校增长利益与个人利益分配不协调,学校发展比较快时,利益又被过多用于增加资产投入,显然,资产是国有的,教职员工分享不了利益成果,但却要教职员工承担单位发生困境后的风险,这样就会伤害教职员工,就会影响他们的情绪,这种情绪或多或少会带进工作中,从而有损于优化软环境。

要建立公平的人才使用机制,不要把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都放到管理岗位上,认为这样才能体现对人才的重视,教授治学行,但治校不一定都在行,管理岗位上的人才应该是“通才”,不一定要“专家”、“专才”,而“治学”则需要“专家”、“专才”。好的机制就能吸引人,事业造就人,环境凝聚人,对生源的凝聚也是如此。

要形成良好的校风,严谨的学风,活跃的学术风气,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切实发挥教授治学、民主治校的作用,科学、民主决策,可借鉴董事会式的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使校园上下联系畅通,沟通无限。尤其要发挥学生在校园建设中的作用,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是离不开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真正体现出人文精神,要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形成师生平等的氛围。职业院校还有自己的特点,如果再融入一些企业文化,那就会使得校园生活更加有生气,形成新的格调。

三、营造外部环境,和谐社会风气

学院的外部环境,是指学院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周边环境、文化氛围、政府支持力度、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学校在社会中的地位等条件,实质上外部环境就是地利。

相比之下,在大城市或自然环境好的或发达地区或文化氛围浓的地方或政府支持力度大的院校吸引留住生源相对就有优越性。改革开放20年多来,我国的经济高速稳步发展,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除了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外,对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都想把儿女送到好的院校接受教育,适龄人群接受高职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必然促使高职教育的发展高潮。尤其近几年,我院学生参加省里举办的各项技能竞赛,总是包揽前三名,毕业生就业又名列前茅,新建的校区如花园似的布局,使社会瞩目认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我校也在做大做强的扩展中始终抓教学质量的基础建设,始终抓优化环境的内涵建设,正所谓是我们抓住了机遇,主动去适应市场,融入市场。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距省城南昌市区不远,有三条路线公交公司汽车途经校门口,所以说,我校交通便利,出门方便,又背靠青山(梅岭山),周边是开发区,其它高校休闲散步可到,彼此交流方便,学生之间的沟通交往就更加随心随意,他们之间的友谊和谐了社会风气。

据资料反映,杨振宁在谈论中国为什么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时说:“不在于是否获得诺贝尔奖,主要看有没有获得奖的土壤。”对环境的重要性可谓是一语中的。高职院校要吸引留住生源,只要高职院校有一个优美的硬环境和优化的软环境,即具有天时、地利、人和,吸引留住生源就自然天成、不在话下。

上一篇: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 下一篇:从能力培养着手走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