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时间:2022-08-11 09:10:39

中国政府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摘要:由于行政主体自身素质发展不平衡,行政行为不当,行政管理机制不完善,行政监督缺位、滞后以及力度欠缺等原因,使得政府行政伦理失范的情况时有发生。研究政府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并建立规范完善的行政伦理制度,对于增强行政主体的服务意识,提高中国政府的服务质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行政伦理;伦理失范;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F12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207-02

一、中国现阶段行政伦理的价值标准

行政伦理实质上是指国家公务员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过程中,在公共行政领域所应遵循的伦理道德要求的总称,既包括作为个体的公共行政人员所应遵循的行政伦理要求,也包括作为群体的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所应遵循的行政伦理要求。

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伦理应包括以下内容:树立高尚的行政理想,树立廉政和勤政理想,将公正廉洁作为行政职业活动的价值追求,把实现“为人民服务”作为行政职业活动的奋斗目标。树立正确的行政态度,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不畏艰险、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树立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先锋态度。培养优良的行政作风,培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民主作风,为人民办事的务实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塑造独立的行政人格,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树立效率观念、创新观念、服务观念、竞争观念等现代化观念。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遵守誓言、忠诚努力、忠于职守、承担义务、完成任务的责任,切实做到“权责一致”,树立公正意识、仁爱意识、宽容意识、求实意识和节制意识等。严格遵守行政纪律、工作纪律、保密安全纪律、廉政纪律、财经纪律、行政道德纪律等。坚持“他律”与“自律”相结合,树立公平精神、公仆意识,为形成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而努力奋斗。

二、目前中国行政伦理失范的表现及其原因

行政伦理失范就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为了私人利益而置行政伦理的规范和原则于不顾,利用公共权力满足私人利益,其本质即行政权力的异化。

(一)行政人员自身素质发展不平衡

历史和现实证明,行政人员是决定法律、政策能否完全、充分实现的最为关键的主体要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价值观念和利益的多元化,一些腐朽落后的观念侵蚀着行政伦理人员,削弱了行政的权威性,导致行政效率下降,严重危害着社会稳定。在经济领域,挪用公款、非法集资、涂改票据、做假账、伪造证据、侵吞公款,甚至为了个人私利,以权压法;有些行政人员乱搞权钱交易、,产生“寻租”型失范行为,将公共权力当做交换的商品,为自己和亲友打开便利之门,无视法纪法规,从根本上背离行政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忽视了行政伦理非功利性和非交换性的特征,严重破坏了行政伦理的公平原则。行政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该用来为人民群众服务,当个人利益与社会根本利益发生冲突时,行政主体为了利益而无暇顾及行政伦理规范,从而造成行政伦理失范。

(二)行政行为不当,行政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行政管理的实践中,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之间的争功诿过、拖延扯皮等现象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混日子”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行政组织中没有完善的责任制度,而恰恰是因为这种制度在注重抑制人性恶的一面的同时,把人的善的一面给抑制住了。所以在制度的建设上,要有机制调动行政人员的热情和活力。

在行政管理活动中,领导干部的升迁与政绩息息相关,所以有些领导干部忙于作秀,大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扩大知名度,制造轰动效应,短期内有成效,一旦升迁,新的领导上台,政策不连贯,很多项目无法更新,导致民不聊生。管理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各自为政,执法未能形成合力,形成“大家都在管、大家都管不好”的现状。根本原因是各部门不明确自己的职责,不依法履行,行政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在行政执法中,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并非公务员,却行使着行政权力,比如城管、协管等等,他们被授予了权力,但能力有限,很难执行复杂的任务,而且执法方式是简单粗暴型的,由于是临时岗位,干得不好可以随时换人,但他们执法中的行政伦理失范行为已经危害了行政客体的权利,也损害了政府的形象,所以政府需谨慎授权。

(三)行政监督缺位、滞后以及力度欠缺等问题严重

行政人员每年都会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同奖惩和工资等挂钩,按比例评选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精神和物质的奖励。许多分子,把权力作为荣誉的基础,用权力去获取荣誉,把荣誉转化为追逐更大权力的砝码、欺压百姓的“护身符”。尽管一路高升,荣誉众多,但是老百姓对之评价并不好,这时权威、法定的行政荣誉机制失去了客观性,失去了道德评价作用。行政工作注重定性考察,缺乏定量考察,对于考核靠后的行政人员除非出现重大失误或违法违纪行为,一般不会予以处理。再者,公务员是“金饭碗”,被辞退、降职的很少,输出管理滞后,所以作为政府内部的行政监督体制,也已名不副实。制度再完善,执行的人不遵守,那也只是流于形式。

行政外部的监督体制很多,如人大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社会监督。中国是党管政府,宪法中只规定了党对权力机关的领导,却没有规定权力机关可以监督政党的活动。人大监督缺乏权威性,真正有效的监督难以实施。司法监督有权威性,但法制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新闻舆论监督限制太多,缺少自主性。由于无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条文和人民直接监督制约政府的制度,再加上日前行政机关的行政运行过程透明度不高,这就导致公民对政府监督难以到位,只停在表面上。

三、中国行政伦理失范的对策探讨

(一)提高行政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行政人员自律意识的途径很多:行政人员可以通过学习和研究行政伦理学理论,树立与社会发展、人民需求相适应的伦理观念,从而增强抵御腐朽伦理侵蚀的能力。行政人员通过慎独的方法,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省察克治,自我解剖,不断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行政效率。行政机关通过树立正反典范的方法,使行政人员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加强服务意识,减少特权意识。行政机关应定期对行政人员进行职业伦理培训,训练其道德选择能力,学习自我道德判断,接受道德的自我改造,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加强行政人员队伍的行政伦理培训教育、考核机制方面,可以借鉴俄罗斯公务员培训的招投标制,参加投标的教育机构只要具有国家认证的相应专业资格即可。引进这种竞争机制,将极大地提高培训质量、降低花销,有利于行政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严格考核,对不达标者进行再培训,直到合格为止,或输出公务员队伍,从而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整体实力。

(二)加强行政行为的道德法制化和制度道德化建设

行政伦理失范现象折射出中国行政伦理建设的滞后。把行政伦理要求纳入法制建设的范畴,实行权威性立法。“行政伦理法制建设有两个基本依据:其一,行政伦理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治国方略的集中体现;其二,行政伦理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对中国行政体制的立法工作进行修正与完善,严格规范行政权力的来源、运行方式以及行使范围,规范行政主体的伦理行为。改革干部人事选拔制度,逐步扩大直接选举范围,实行竞争选举。适当提高干部薪给标准,使其符合养廉要求,以便彻底废除薪酬以外的一切特权待遇。要真正把决定行政人员‘官运’的权力交给人民群众。行政人员的上下、去留、升降,要由人民群众的意愿来决定。

制度道德化方面,邓小平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行政伦理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依靠社会舆论、社会大众的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来维护和保障。在中国,就目前而言,要减少行政伦理失范现象,仅仅依靠道德伦理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道德“软约束”和法制“硬约束”结合起来,法治只是手段,绝不是目的。当忠诚、公正、仁爱、尊重等理论原则充分贯彻于行政体制之中时,就会大大弥补制度与法律作用的不足,从而起到制度与法律起不到的作用。

(三)加强行政监督体系建设

政府内部要建立“道德监督机制”,强化有权利的监督制约机制,利用外界压力帮助那些不具备自律能力或自律能力不强、不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人,改变其不道德的行为,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提高道德能力。对于绩效考评不合格者要进行再教育、再培训,不改进者应严厉惩处。行政人员要自律,有自我约束机制,树立正确的行政监督观念。

建立行政信用制度。首先,建立行政主体个人信用档案,记录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的信用状况,完善行政主体的信用记录制度。其次,依法建立行政主体信用资源管理的中介机构,对行政主体的信用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涉及到各方面的工作,如信用资料的采集、信用档案的管理、信用资源的披露和使用都必须要有强制性的法律为其后盾。最后,把先进技术手段引入行政主体的信用制度建设。如加快类似“电子政府”、“政务超市”等的建设步伐,以提高行政主体行为的透明度;充分利用网络系统,建立网上反馈机制,使行政主体更好地接受民众的监督,让贪官“上网”,从而使腐败者身败名裂,广大行政主体能更好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对于人大监督和政协监督,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法律,赋予相应的权力,建立制约机制,完善法制监督。公开的行政有利于抵制腐败,民主的行政有利于公众参与、公众监督,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为了加强群众监督,政府应建立健全政府信用监督机制,完善制度,通过专家咨询会、听证会等形式接受群众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是群众监督的一种。新闻媒体应十分关注行政人员舞弊、受贿或行为,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较强的监督威力。实践证明,强化群众监督将有利于弘扬正气、鞭挞腐恶,将更加密切政府和群众的关系,对治理行政伦理“失范”现象,促进社会整体进步起到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冲锋.俄罗斯联邦公务员培训制度及其启示[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6).

[2]陈胜.服务性政府之行政伦理构建的思考[J].重庆行政,2009,(6).

[3]黄剑宇.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行政伦理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4]李楠.行政伦理分析――兴起的原因探讨与“失范”的对策思考:第24卷[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谈谈对科... 下一篇:河南省城镇贫困群体的现状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