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宗教与和谐社会

时间:2022-08-11 08:31:01

浅谈宗教与和谐社会

摘要:自古以来,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力量在社会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宗教将依然长期存在。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利用宗教的积极功能,发挥其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宗教;积极作用;和谐社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次完整提出是在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 其后,2006年3月,“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列入《第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10月11日,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新阶段的施政纲领被最终确定下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是有现实基础的。近十几年来,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稳定增长时期,但同时中国社会内部各种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化也日趋明显,由此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也越来越多。“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巨大变化。相比而言,社会管理体制不能很好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为此,我党先后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发展理念,继而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方针。

由上可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基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而提出的,实际上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其根本要求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正确协调和处理人与自然,以及社会成员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建制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我国,有各类宗教信徒一亿以上,很多少数民族信仰宗教,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宗教问题同时又是民族问题;我国宗教与国外宗教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宗教问题又是政治问题。宗教是关系我国现阶段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必然扮演非同寻常的角色。

二、宗教的社会作用

在社会主义社会,一方面,宗教作为一种唯心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它“不可避免的要与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生产乃至意识形态之间不可避免的产生矛盾与冲突”;另一方面,宗教文化的特殊社会形态又赋予它不可替代的号召影响力,使它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宗教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

从积极方面而言:(1)宗教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弃恶扬善,与我们党和政府提倡的公民道德有许多契合之处,对引导和规范信教群众遵纪守法、服务人群、和谐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有着积极的作用;(2)在历史上,宗教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不但使历史文化艺术得以保存、延续和发展,而且在当代依然发挥着教育人、启迪激励人的文化功能;(3)宗教具有跨地域特征,是国际间及民族间政治、经济交往的重要媒介。

从消极方面而言:(1)一些宗教思想、教规制度和宗教活动有太大消极作用。阶级思想与阶级观念在宗教的一些陈规陋习中表现十分突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绊脚石;(2)宗教的欺骗性和精神崇拜特征。在阶级社会它曾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神化统治,麻痹和欺骗人民的工具;近代西方殖民者曾把它当作侵略和渗透的工具;近年来,也利用我国宗教大做文章,以此破坏我国国家统一与国家形象。(3)历史上,宗教的过度发展引起财物的浪费,破坏社会经济。

在当代,宗教的社会影响也在扩大。一方面在振兴民族文化过程中,国家的宗教政策逐步放开;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富裕,“人们在精神上寻求社会的归属感,顺应这种需求,宗教则提供了一种精神回归的方式与途径”。因此宗教的社会影响力依然很大。

三、宗教与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历史统一

一方面,在我国信教群众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一部分,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我们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根据现阶段的客观国情提出来的,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即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然也应该符合广大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

1、在政治方面,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完全符合宗教徒的政治利益。

2、在经济建设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依然是根本。构建和谐社会我们不但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这些都符合教徒自身的经济利益。

3、伦理方面,各类宗教的善恶标准基本上能与社会主义道德保持一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要坚持以法治国,而且要坚持以德治国,充分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发挥其社会协调作用,这与宗教道德的教化群众的目标是一致的。

4、在文化方面,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物质形态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另一方面,宗教有其特殊的社会作用,且宗教文化中的积极方面与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是可以被发展利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我们要取长补短,充分挖掘和利用宗教自身固有的积极因素,摒弃其消极一面,让宗教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独特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宗教的心理调适功能和维护社会稳定功能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类社会矛盾开始呈显性状态。而宗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人类的长期体验、思考和探索而成的一套观念,它对人类的影响已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积淀为稳定或超稳定的心理因素,隐含于人类的精神文化之中”。而且宗教对象具有超验性,它探求世界的本原与归宿,人有了宗教的终极关怀,就能正确对待社会上的不公现象,内心平静安详,从而采取适度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对于减少建设和谐社会的不利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发挥宗教反敌对势力渗透和抵制的作用

随着宗教对外友好活动的日益增多,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构建和谐社会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力图实现政治上的西化。他们还把宗教作为遏制和颠覆其他国家的手段,为其政治、经济或军事活动服务。在国际舞台上,西方国家就曾以“人权高于”推行“新干涉主义”,以“保护宗教自由”为幌子,提出反华提案,干涉我国内政。以团体或宗教为幌子,欺骗蛊惑群众,危害社会治安,是我国社会的一大毒瘤,是和谐社会的大敌。抵制和对敌对势力反渗透,宗教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在信教群众中开展反和防渗透工作等。

(三)发挥宗教服务社会公益事业的作用

宗教一向以乐善好施为本,提倡关心贫弱、造福人类,注重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对公益事业的关心与投入,应该充分发挥宗教的这种积极功能,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也需要充分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

我国的宗教信徒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层次广泛,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同时也要认识和利用宗教在国际交往中的特殊作用,为社会主义建设构造和谐的国际环境。国家间的宗教联系可增进各国的文化交流,加深各国人民的理解互信,为构建和谐的国际政治、经济双边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发挥宗教在处理民族问题中的作用,维护国家的安全、统一与稳定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多分布在我国广大的边疆地区,且多信仰宗教,因此宗教问题关系到民族的团结、祖国的统一、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建设和谐社会,也要发挥宗教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特殊作用,维护国家的团结、稳定和安全。

四、宗教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法与途径

1、宗教工作部门要找准自己在构建和谐社会工作中的位置。宗教工作要主动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在政治上与国家、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国家正确的宗教政策方针,依法办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各宗教之间要加强沟通,保持团结,构建和谐的宗教阵地。宗教之间应求同存异,搞好宗教与宗教的团结,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3、要加强神学思想研究,发掘与弘扬宗教真谛,以坚定、纯正信仰,提高信徒素质。

4、加强宗教对外交流,宣传我国的自由政策和宗教现状,宏扬优秀的宗教理念,澄清误会、驳斥谬论,扩大对外影响。

5、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宗教神职人员是教徒的导师,他们对教徒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因此必须注重神职人员素质的培养,培养爱国爱教、政治素质过硬、既受公民尊重又拥护政府的高素质教职人员。

五、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也需要国家的正确引导

宗教形成发展于阶级社会,并长期为剥削阶级的统治服务,故存在着大量与社会主义相背离的东西。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我们过分强调宗教的消极作用,忽视了它的积极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落实了宗教政策,通过立法和行政等多种途径,广大教众的信仰自由得到了切实保证,宗教的积极作用被社会逐渐认同并发挥出来。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这反映了我们党在宗教问题上的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和基本观点,反映了我们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经验,反映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宗教工作的新要求。

建设和谐社会,提高信教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需要国家对宗教的引导和支持:首先,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宗教政策,国家要依照我国宪法,从教徒的切身利益出发,继续改进和完善我国的宗教政策,维护教徒的合法权利,为宗教工作创造和谐环境;其次,国家也要在财政政策加大对宗教事业的支持力度,帮助解决宗教界长期普遍存在的资金短缺、宗教设施落后、神职人员后续不足等问题;再次,国家要注意宗教关系和谐,正确处理宗教之间、同种宗教不同教派之间、普通群众与信教群众之间以及与外国宗教团体的关系,支持和鼓励相互交流和接触,促进彼此间的相互尊重与和谐共处。

六、结束语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而做出的正确决策,它完全符合当前我国包括宗教群众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建设和谐社会,宗教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也是不容丢弃的大众文化资源,宗教必须充分发挥其积极的社会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这样也赋予了宗教时代精神,有利于宗教的与时俱进与健康发展,我们终将看到一个宗教发挥积极作用的和谐社会,与一个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宗教。

参考文献:

1、叶小文.宗教与社会和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11-28.

2、商光成.试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J].科学社会主义,2006.

3、安保枝.全面认识宗教的社会作用[J].中国宗教,2003(12).

4、黄建铭.宗教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问题管窥[J].科学社会主义,2006(4).

5、傅铁山.在宗教座谈会上的发言[J].中国宗教,2006(10).

6、刘德.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人民网,2006-12-07.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上一篇:独立学院英语教学研究现状述评 下一篇:网上银行信息安全产品的服务质量差距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