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管子》的和谐社会思想

时间:2022-07-11 06:52:17

浅谈《管子》的和谐社会思想

【内容摘要】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髓和核心。《管子》一书中,始终都体现着管仲的和谐智慧。他论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社会各方面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启示人们要正视并处理好这些关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有序发展。

【关 键 词】《管子》 和谐社会 思想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髓和核心。和谐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的协调统一,它在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和”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它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纵观诸子百家,儒、墨、道、法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儒家提倡“中和”,道家主张“顺应自然”,墨家提出“兼相爱,交相利”,而法家则是主张正确定位个人、社会、国家三者的关系,在大一统的格局内,实现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和谐。一言以蔽之,和谐思想注重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还重视人自身的和谐。这些思想,尤其是法家在主张依法治国,唯法是从的前提下,仍不忽视社会和谐,这对于当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莫大的启示,尤其值得重视和借鉴。本文现就《管子》中的和谐社会思想作一简要述说。

众所周知,春秋之时,天子卑弱,诸侯力征,桓公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最终实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霸业,并为后世留下了一套治国强民的思想体系和政治措施,其内容存于《管子》一书。该书今存76篇,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等,是集管子学派思想的古代经典著作。

在《管子》一书中,始终都体现着管仲的和谐智慧。他论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社会各方面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启示人们要正视并处理好这些关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有序地发展。

《管子·兵法》有言:“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之能伤。”大意为:用“道”养兵,民能和睦;用“德”养兵,民能团结。和睦团结就能协调,协调就能一致,协调一致便能天下无敌。《管子·立政》说:“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意即: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凡是法令所及和风俗所影响到的地方,就像四肢百体从心所欲一样和谐地得以贯彻和落实,这才是行政所期望的最高目标。可见,“和”既是调和的手段,更是和睦的状态。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管仲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要人们尊重自然规律,不能无度索取,这样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管子·乘马》中说“地利不可竭,民力不可殚。”明确指出应合理利用自然。《管子·五行》云:“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只有人事与天道相互协调,天地间的美好事物才会产生出来。《管子》还认为,人也是天地精华和谐结合后产生出来的新生命,并且人的寿命也取决于和谐状态。《管子·内业》说:“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察和之道,其精不见,其徵不丑。平正擅匈,论治在心,此以长寿。”人的生命,是由天给精气,地给形体,二者和谐结合则生,反之则不生。考察‘和’的规律,其精义是不可能看得见的,它表现出来的征象也是不能类比的。但能使平和中正占据胸怀,融化在心里,就一定可以长寿。《管子·内业》进一步说:“和乃自生。”《管子·形势解》说:“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起居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适,则形体累而寿命损。”故而《管子·白心》中说:“和以反中,形性相葆。”“和则能久。”《管子·度地》也说:“天地和调,日有长久。”由此可知,《管子》精辟地提出了世界万物乃至于人无不产生于“和谐”的论断。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

《管子·七法》中说:“和民一众,不知法不可。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认为在法的领域内,“和谐”主要是指通过对权利和义务的合理配置及实现来促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从根本上说,“和谐”就是通过法律这一社会调节器,促使人们达到个人需要与社会利益的一致,使复杂的利益群体始终保持在一个有序范围内。只有和谐,国家才能安定,政令才能贯彻,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管子·形势解》中说:“故天不失其常,则寒暑得其时,日月星辰得其序。主不失其常,则群臣得其义,百官守其事。父母不失其常,则子孙和顺,亲戚相驩。臣下不失其常,则事无过失,而官职政治。子妇不失其常,则长幼理而亲疏和。”唯有“君臣亲,上下和,万民辑,故主有令则民行之,上有禁则民不犯。”《四称》中说:“外内均和,诸侯臣服,国家安宁,不用兵革。”“推育贤人,谗慝不作。事君有义,使下有礼。贵贱相亲,若兄若弟。忠于国家,上下得体。”故而他在《五辅》中指出:“和调乃能处安,处安然后动威,动威乃可以战胜而守固。”《白心》中也说:“和则能久。”反之,“上下不和,令乃不行。”(《形势》)令不行,禁不止,国家就要危亡了。《形势解》云:“臣不亲其主,百姓不信其吏,上下离而不和,故虽自安,必且危之,故曰:‘上下不和,虽安必危。’”臣下不亲近他们的君主,百姓不信任他们的官吏,上下背离而不和谐,有时虽然表面上看似安定了,实际上必将走向灭亡。所以《管子·五辅》中说:“上度之天祥,下度之地宜,中度之人顺,此所谓三度。故曰:天时不祥,则有水旱。地道不宜,则有饥馑。人道不顺,则有祸乱;此三者之来也,政召之。”

那么,怎样才能使社会达到和谐呢?《管子》从国家管理的角度出发,在特定的背景下,设计了“四民分业定居”的国家管理模式。《管子·小匡》中指出:“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墅。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这一国家管理模式的问世,稳定了当时人们的身份、地位和社会等级结构,对安定国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另外,为求和谐,《管子》也十分重视那些社会特殊群体。在对待老、弱、病、残、鳏、寡、孤、独者这个弱势社会群体上,管仲认为,如果弱势群体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要想使整个国家得以安定、达到和谐是不可能的事情。为此,《管子》提出了“匡其急”、“振其穷”的主张。《管子·五辅》中说:“养长老、慈幼孤、恤鳏寡、问疾病、吊祸丧,此为匡其急。衣冻寒、食饥渴、匡贫窭、振疲露、资乏绝,此谓振其穷。”《管子·入国》又细化为行“九惠之教”,即:“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问病,七曰通穷,八曰振困,九曰接绝。”“九惠之教”是中国最早的社会保障制度,除了政府设置官员负责社会救济救助工作外,管仲还动员甚至责令豪富之家与大夫出资济贫扶弱,共谋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由此可知,《管子》主张通过社会保障机制和体系建设,实施社会福利措施,卓有成效地解决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最后达到整个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管子·牧民》中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顺民心者,社会和谐,国家昌盛;逆民心者,上下不和,政令不行。又云“凡牧民者,欲民之修小礼、行小义、饰小廉、谨小耻、禁微邪、此厉民之道也。民之修小礼、行小义、饰小廉、谨小耻、禁微邪、治之本也。”并提出了“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著名论断。可见,《管子》追求的是建设和谐国家的远大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提出的相关国家管理的主张也是非常深邃的。

万物皆规律,有法天下和。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出现以来,社会成员共同向往的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家园。和谐理念,不仅是人类社会今天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且应该是未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永恒的精神和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和谐思想虽然难免有其封建糟粕性的一面,但其优秀的一面,仍然是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参考文献:

[1]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4.

上一篇:论促进红色资源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战... 下一篇:街头官僚政策执行偏差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