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8-11 04:38:57

化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针对目前化工类人才的培养现状和发展需求,本文从地方高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应用型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对该模式的有效实施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有效方案。

【关键词】应用型;培养模式;化工专业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致使化工类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出应用型、创新型的优秀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如何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是当前地方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1-2]。为提高高校化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为化学工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者对我校化工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及其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索与实践。

1 化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和内容

地方本科院校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科学运用市场调节机制,合理调整和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积极设置主要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各类应用型人才,目标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个性充分发展和综合素质好,具有良好科学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高实践能力、较强市场竞争能力;培养面向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全品行的人才,培养具适应能力强和应变能力强的人才,培养具有技术经济头脑,能独立进行化工过程开发、化工过程设计、化工自动化系统分析、化工过程优化、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化工新产品开发及科研研发的人才;培养能进行化工商贸、具有一定谈判技巧和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适于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应用型人才。[3]

化工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内容:重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打破专业固化模式,建立“课程组合”的专业教育新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和专业实训,充分利用地方企业资源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改标准化培养模式为个性化、地方化、企业化培养模式。

2 化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校为省属地方普通高校,其化工专业属于新办专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化工行业的战略布局,结合化工专业学生的市场需求,我们在专业培养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不足:(1)培养目标与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不尽适应,缺乏新时期化工专业应有的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2)专业课程体系与学科大类要求不尽相同,专业课多为选修课程,降低了学生的重视程度;专业实践环节设置不尽合理,表现为:专业实验课时较少,综合设计类实验不足;(3)专业实践课程内容少,结构不合理,缺乏拓展性和工程应用性,缺少学生创新型实践;且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不健全,有待于完善;(4)专业实践环节中没有利用学生所学知识、拓展其专业知识视野、认知现代工业生产和管理,培养学生走向社会的自主实践环节等。(5)没有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加强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积极设置主要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为此,如何立足于地方高校办学定位,满足社会对化工人才知识结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培养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型化工高级应用人才已成为各高校研究的热点问题。[1]

3 化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方案

3.1 采取“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的化工专业和其他理科专业一样实行的学制是将理论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安排在前7 个学期( 3.5 a) ,只有1 个学期( 0.5 a) 用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即传统的“3.5+0.5”模式。这种学制培养的学生只掌握一些本专业的书本知识,对本专业的前沿领域知之甚少,化工设计能力较弱,工程实践能力不强,难以满足化工企业对工程应用型特色人才的需求。许多新参加工作的毕业学生因知识面窄,工程应用能力差等原因不能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为适应社会对化工人才的需求,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进行了“3+1”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在化工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具体探索: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安排在本科教育的前3a,加强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第4 a 首先对学生进行专业实训,然后将学生派到企业,结合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科研开发,通过实际动手参与将部分专业课在现场学习( 课程置换) ,由高校与企业共同指导学生的工程实践,最终完成毕业设计。着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4]

3.2 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如何监控与评价实践和实训教学活动的过程与效果是构建实践和实训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目前,很多院校实践教学中缺乏科学有效的保障与评价体系,对应用型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和时间无强制性的规定,使学生的实际化工技能水平与专业培养目标有较大的差异。鉴于此学院应建立健全起一套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社会化的人才评价为标准,以科学的专业实训规范为大纲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5]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院化工专业由于是新建专业,年轻教师占有较大比例, 这些教师大都“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一线的具体工作经验,尤其是化工工程与工艺工作,更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教师年轻化也导致了教师化工技能较低,实际动手能力普遍比较差。鉴于此,学院应敦促年轻教师下企业进行锻炼学习多和生产一线的工程师们交流心得体会。[5]

3.4 产学研相结合

推进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是培养理科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教学和科研、生产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仅有利于深化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和推广,而且也有利于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高等理科教育改革的方向。在探索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学校同社会的联系,建立互惠互利、合作育人的产学研一体化校外实习基地。在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中,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一个共同的认识上来,即:培养工科应用型人才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6]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化工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等进行探索与实践。实施结果表明:培养模式和其相关的改革措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动手实践能力、灵活应用能力等;然而,新世纪化工技术的快速发进,应用型、复合型化工人才培养及其教学体系的改革始终是一个热点话题,作者本着与同行交流、沟通的目的,恳请同行专家给予指导。[1]

【参考文献】

[1]李志洲,刘军海,杨海涛,等.化工类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广东化工,2011,38(1):224-225.

[2]王荣德.地方高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1(1):38-39.

[3]邹丽霞,花明,黄国林,刘峙荣.“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复合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8(1):15-18.

[4]刘凤臣,赵艳红.在化工专业进行“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化工时刊,2011,25(6):67-68.

[5]高筠.浅论应用型化工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专业教学研究,2009,16:118-119.

[6]褚松茂.地方高校化工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J].职业技术:专题研究,2006,24:61-62.

上一篇:全面预算管理在汽车4S店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微博在培养大学生主动学习精神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