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教学策略

时间:2022-08-11 04:14:19

思想品德课教学策略

摘要: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意味着不仅要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更要拥有高尚的品格。这就需要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思想品德作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那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才能达到德育教育的良好效果呢,本文就从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现状以及教学策略两大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思想品德;教学现状;教学策略;德育教育

在我们老师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有些学生太不好管了,各种办法我都试过了,还是不起作用,我该怎么办。”还有我们经常在网络,新闻报道中看到的学生因为某些事情和父母吵架,负气离家出走的事件。这种事件的出现体现出我国学校德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要求我国的德育教育必须从基础抓起,其实早在多年前,我国就已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目标。进入21世纪以来,新课程教学大纲进一步要求我们“在传授小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以响应国家提出的我国教育要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虽然经过多年努力发展,我国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近年来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如老师自身观念的影响,我国家庭结构人员变化等,导致目前我国小学生德育教育状况不尽如人意。同时随着我国道德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对我国小学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我国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

1、重文化知识,轻德育教育

在小学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把文化知识的教授放在首位,以便能在考试中取的好成绩。而父母又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学校,一个老师,一个学生是否是好学校,好老师,好学生的重要标准。学习成绩差,其他方面再优秀也是不被认可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教师心中的天平自然要倾向于文化知识,忽视德育教育,即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也就不足为奇。甚至在很多小学明明设置了思想品德课程,但是从来没有教师进行教学,而是让学生回家自己阅读,学习。这样本该属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时间却被别的”主要科目“无情的占有,导致德育教育进程缓慢。

2、教师的能力较低,对复杂多变的教学动态,不能应急驾驭

面向教学对象的心理千差万别,教师难以估计每个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讲述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兴趣在发展个性和在知识传授的作用考虑较少,违背学生学习愿望,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降低或停止掌握知识的积极性,在学习活动中,教师不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在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不从学生的水平出发,向学生提出比较新颖的有启迪的,同时又是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可以完成的课题。不能指导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掌握解决课题的途径、方法和步骤,只是盲目的尝试。这样使学生失去意志力,缺乏学习信心,注意力涣散。

二、关于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策略探讨

在小学生中实施德育教育关乎着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国家未来发展的命运,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作为开展德育教育的前沿阵地,重要性不言而喻。

1、转变教师观念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思想的领航者,教师的观念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是什么样的观念,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把学生的观念引领至什么样的观念。这样首先需要转变教师视思想品德为“副科”“可有可无”的狭隘观念,同时要把思想品德与语数外科目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课前要认真备课,在课堂认真讲解,对同学们提出的疑义认真回答,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无限的德育教育。引领孩子们在思想品德的课堂里欢快的学习,不知不觉中强化学生自身的品格素养。实践证明只有教师重视思想品德科目,学生才会意识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并努力学习,才能为德育教育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2、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教师的专业技能是科目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专业技能低,就是心中想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遇到深奥的知识点更是无从下手。或是心中明白,但是对所讲内容不知如何准确,有效的表达等都是阻碍思想品德教学不能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据调查了解,还有部分学校存在着语数外教师兼任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而这样的课堂教学大部分也是流于形式,使得德育教育的效果甚微。鉴于此,就需要我们的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并紧跟时代文明前进的步伐,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从而保证小学生德育教育顺利发展。

3、强化教学目标意识

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是不同的概念。教学目的和要求是一个范围和时间内涵都很模糊的概念。而教学目标就是把教学内容变为使学生行为变化的期望,并且用外显性动词以科学表达,使学生对学习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都一目了然。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应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大领域。我们在备课时,必须在吃透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每课的教学目的,充分理解该课的教学要点,全面思考该课的教学目标。

4、参加课外实践,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能够给德育教育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经常安排学生参加学校大扫除活动,通过劳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其次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聘请校外辅导员到学校上课等形式,宣讲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让学生意识到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不怕牺牲,勇于付出,甘于奉献的大无私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斗志,从小树立学生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以及良好品质的形成。

三、结论

通过思想品德教学在小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既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同时我们的教师要清醒的意识到,小学生素质培养的长期性,系统性。这就需要思想品德教师坚定德育教育信念,并从自身教学及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法并利用一切有效资源开展教学,最大程度的提升小学生的素质修养。最终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湘春.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现代阅读,2013(01).

[2]叶春芳,胡发辉.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职工教育.2014(10)

[3]汪桂英.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研究[J].时代教育2015年16期

作者:赵城兴 单位:广西来宾市金秀县三角中心校

上一篇:思想品德课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下一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