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园文化为素质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时间:2022-08-11 03:14:25

让校园文化为素质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在特定的价值观指引下构建的生活方式,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师生精神、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化品位和影响力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古今中外,凡是在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名校,都高度重视学校文化的培育和塑造,都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典范。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科学健康的发展,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培育和塑造,很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以文立校――塑造校园文化精神之核

大量的办学实践,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一所学校的成长,取决于“学校精神”的塑造。提升一所学校,首先要提升这所学校的校园精神;提升一位教师,首先是提升教师的价值追求;提升一个学生,首先是提升学生的人生目标。学校作为全面提升人的精神追求的场所,理所当然地应当提升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在长期实践中,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得到逐步明确清晰和发展,那就是“崇真致美”。“崇真”是一种科学精神,是一份“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与坚守;“致美”是一种理想境界,是一份“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淡定和从容。

在此理念引领下,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发展为先、创新为魂”的办学理念,逐渐形成了“学生自主求知、快乐成长,教师自我发展、实现价值”的学校教育目标和“为孩子未来导航,为学生一生奠基”的发展目标,熔铸了“升华师德,铸就生魂,挥洒才情,锻造生命”的校园精神,树立了“独立、独特、独创”的校训,形成了“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生活,让创新成为品质”的校风、“以身教人,以心育人,以能塑人”的教风和“乐学、善学、博学”的学风。学校坚持“文化立校”的策略,从建设独具魅力的学校文化入手,让学校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都奔涌着生命的活力,散发着沁人的芬芳。

二、以文建校――让学生体验校园文化之美

环境就是教育,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的直观体现和具体表现。为此,以打造“书香校园文化”为目标,从务本、厚学、笃行三个层次出发,对校园环境进行了整体设计,规划了 “四境、六韵、八园”的设计方略,使学校的一草一木,角角落落都散发着清新的文化气息。每一处景点,每一条小径,都能体味到教育的意义,真正让校园回归本真,回归园林,回归教育,回归理想。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始终以“凤鸣清韵”为主题 ,将清幽静雅的校园风光和流荡飘逸其间的文化气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潜移默化,沁人心田。让师生感悟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人文之美,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以文治校――充分彰显校园文化之力

让学校充满书卷气、书院气、书生气,环境氛围创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关注课堂,关注教师的教学状态。课堂是最应该关注的地方,课堂教学直接关系到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校园的美必须延伸到课堂的美,校园是塑造学生精神品貌的场所,而课堂更是使学生的生命放射灵光的场所。在校园里,几乎每天都有观摩课、研讨课和公开课,每周都有学术报告、教学论坛或课题研讨。校园里潜滋暗长着良好的教研氛围,教师在这种“文化场”里你帮我赶,欲罢不能。真正实现了让能走的教师走得更远,让能跑的教师跑得更快,让能飞的教师飞得更高。

四、以文兴校―――让师生感悟校园文化之韵

一所理想的学校应该是文化的殿堂,是一处为每个学生成才提供机会的学习乐园,而实现这些最好的载体就是课程。通过落实课程方案,挖掘地域文化的精髓,开发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让课程回归到真正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轨道,让课程回归到能让学生感悟文化的体系和脉络上来。学校先后编辑出版了《桐花万里》《文明从这里启航》等五本文化系列丛书,开发了《最美是家乡》《经典读本》等校本课程,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了每一个家庭。通过“四段、六节、八才智”学生文化的实施,让学生每时每刻都生活在体验之中,心灵每时每刻都受到熏染。通过萌芽、幼苗、蓓蕾、硕果四个阶段,在“六节”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在读书节中传承经典,在汉字节上积淀国学,在英语节内开拓视界,在艺术节里荡漾芬芳,在体育节助梦想飞扬,在科技节让智慧闪光,让学生重塑精彩人生。

校园文化建设,既是一个理论和认识的问题,又是一个实践和探索的问题,是一项关系素质教育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潮,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努力探索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子、新模式,让校园文化为素质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上一篇: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下一篇:每个孩子都是妈妈眼里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