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效应研究

时间:2022-08-11 03:03:50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效应研究

摘要:粮食问题一直是我国农业政策的核心,我国从2004年开始逐步将粮食补贴从流通领域补贴转为直接补贴,本文通过模型分析的方法,量化分析我国农业直接补贴的政策效应,分析了粮食直接补贴对粮食产量、粮食价格、农民收入等方面的影响,并对我国粮食直补政策提出建议。

关键词:直接补贴;模型分析;政策效应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11-0067-03

一、政策现状

农业补贴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取的旨在保护和发展农业的重要政策。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粮食直接补贴、农资补贴、良种补贴以及农机购置补贴为主的综合补贴政策,在这些补贴政策中,粮食直接补贴的发展空间最大。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发展较晚,2004年国家出台了中央一号文件,对种粮农民实施了粮食直补。在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中,粮食直接补贴收入占农民收入的1/3左右,而我国2008年的粮食直补资金仅为151亿元[1],平均每亩不足50元,发展空间巨大。因此,研究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效应对于我国显得尤为重要。

二、模型分析

在实际研究粮食直接补贴对于产量及农民收入的影响时,很难剔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粮食直接补贴能够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这说明粮食直接补贴在刺激农民种粮时有一个“乘数”作用,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每户补贴额就认为是农户收入提高的部分。在此,我们引入了政策矩阵评估模型PEM(A Matrix Approach to Evaluating Policy)。PEM模型是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OCED)为了研究不同农业补贴政策的效应而开发出来的,目的在于评估各国具体农业支持政策对生产、消费、贸易、农民收入以及生产资料提供商的利润影响,反映不同的农业支持政策对于生产、贸易、农民收入和经济福利所引起的变化。这里我们利用PEM模型来研究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我国小麦的需求、供给、价格、农民收入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1、模型说明

PEM模型主要用于分析4种补贴措施,即市场价格支持、基于产出的支付、基于可变投入要素的支付和直接补贴,通过PSE(Producer Support Estimate)表示的支持措施和一些要素市场及要素与产品市场之间关系的信息来分析不同的支持措施造成的转移支付。PEM模型需要两类假设:一是基本结构中的供给和需求反应函数,一些基础的数据和弹性;二是初始支持措施联系的价格和数量等信息。

2、PEM模型主要6种类型的结构方程

(1)世界的需求和供给

分别表示该产品在世界其他地区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2)国内要素供给方程和国内产品需求方程

农户自有投入要素的供给方程(3)(略)。

农户购买投入要素的供给:

(3)要素需求和零利润方程

其中,Xf、Xnf分别表示农户自有投入要素与购买投入要素的需求量,Pf、Pnf分别表示自有投入要素和购买投入要素的需求价格,Sf、Snf分别表示在农户总成本中自有投入要素和购买投入要素所占的比重,?啄为要素替代弹性,Pp为国内生产者的购买价格,Qpd为国内该产品的产量。

(4)包含政策工具的价格方程

国内生产者产品价格:Pp=Pw×(1+mps+ops) (9)

国内消费者产品价格方程(10)(略)。

农户自有投入要素供给价格:Pfs=Pf×(1+dp)(11)

农户购买投入要素供给价格:Pnfs=Pnf×(1+is)(12)

其中,mps为市场价格支持,ops为基于产出的支付,dp为直接补贴,is为投入补贴,这里所有政策变量均以百分数表示。

(5)市场清空方程

农户自有投入要素市场均衡方程(13)(略)。

农户购买投入要素市场均衡方程(14)(略)。 产品市场均衡:Qcr=Qpr+Qx,Qx=Qpd-Qcd (15)

其中,Qx为该产品本国出口到世界其他国家的数量。

(6)成本和福利方程

消费者剩余变化:?驻CS=-Qcd ×?驻Pc +0.5×?驻Qcd×?驻Pc(16)

纳税成本变化方程(17)(略)。

3、相关数据

PEM模型中需要一些基础数据和弹性数据:

4、数据计算

为考察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效应,在模型中我们只考虑粮食直接补贴这一项政策。由于该模型对变化较小的短期措施比较灵敏,我们考察PSE增加0.2%时的情形,即dp增加0.2%。另外,我们的研究目标是考察粮食直接补贴对我国小麦供给、需求、贸易、价格、农民收入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对于上述结构方程中只需用到一部分。

(1)代入公式(11),得新的农户自有投入要素供给价格:P*f=515.87, ?驻P*f=-1.03

(2)代入公式(12),得新的农户购买投入要素供给价格变化:?驻P*nf=0

(3)代入公式(8),得新的国内生产者产品价格:P*p=1460.44, ?驻P*p=-1.26

(4)代入公式(9),得新的国际价格:P*w=1261.31, ?驻P*w=-1.09

(5)分别代入公式(1)(2)(5)(15),得

Q*cr=53064.76,?驻Q*cr=39.76;Q*Pr=52624.12

?驻Q*pr=-17.58;Q*cd=10011.7, ?驻Q*cd=-26.6;

Q*x=440.64;Q*pd=10451.94,?驻Q*pd=706.94

(6)代入公式(7),得农户购买投入要素需求的变化为?驻Xnf=397967.4万元,则平均每吨小麦增加投入38元

(7)代入公式(16),得消费者剩余变化:?驻CS=12631.5万元

(8)代入公式(18),得农户收入变化:?驻FI=304514万元

具体各效应见下表

三、政策效应评价

通过对上述粮食直接补贴的PEM模型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农民收入有所增加,提高了消费者剩余。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dp增加0.2%时,消费者剩余增加1.26亿元,农民收入增加30多亿元。这是由于政府提高粮食直接补贴,一方面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给了农民一个鼓励种粮的信号,提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卖粮所得。同时,粮食直接补贴的增加降低了国内粮食价格,政策成本由纳税人承担,政策效益转移至消费者身上,消费者剩余得以增加,提高了社会福利。

2、促进种粮农民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由模型分析可以看出,dp增加0.2%时,农民购买投入要素平均增加38元/吨。粮食直接补贴在增加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同时,缓解了种粮农民生产资金紧缺的困难,促使农户对生产资金投入的增加。

3、粮食产量有所提高,出口增加。粮食补贴政策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加大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如购买化肥、农药、良种等,直接对粮食产量有了增收作用。由于粮食直接补贴的增加降低了国际价格,国外其他地区对本国粮食需求增加,使出口增加。从近几年我国的粮食产量变化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四、政策建议

1、增加粮食直接补贴资金规模。目前,我国粮食直接补贴虽然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但对农民的增收作用十分有限,从PEM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粮食补贴平均每增加0.2%时,农民平均每吨增收29元。这是由于我国农民数量巨大,且国家财力有限,很难像欧美一样通过直接补贴使农民收入有很大的提高。如安徽省2008年每亩的平均补贴水平为40元[2],补贴水平较低。因此,粮食直接补贴的规模应该在现有规模基础上根据财力许可逐步增加,提高对种粮农户收入的保障力度。

2、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资金支持。在粮食补贴资金来源方面,目前,我国的粮食补贴风险基金来源于中央补助和地方配套两部分,并且按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1:1.5承担。在这样的粮食风险基金资金来源结构下,粮食主产区由于长期以来承担了沉重的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责任,在粮食丰收时,往往要按照政府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粮食,财政收支负担沉重,很难不减少对粮食风险基金的投入,政府补贴政策大打折扣。因此,中央政府应加大对主产区的粮食风险基金的供给,保障主产区农民收益。

3、各种补贴措施综合实行,使政策效应最大化。由于粮食直接补贴使国内粮食价格下降,农民通过卖粮所得收入下降,而我国农民收入中的大部分都是通过卖粮所得,这部分收入下降抵消了粮食直接补贴对收入增加的那部分,政策效应没完全得以发挥。如果我们在执行粮食直接补贴的同时,给农民以市场价格支持,实行最低价收购政策,既保证了粮食产量增加,又保证农民卖粮收益。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省市均以各种补贴措施综合实行来保障农民收益。

注释:

①数据来源:中国大米网 《粮食直补应按照出售商品粮数量来进行》。

②数据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安徽省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同时增加9项农业补贴》吴勇、陈酿。

参考文献:

[1] 满中华.中国农业支持政策效应评估[J].山东工商大学学报,2007,(01).

[2] 翟雪玲、张晓涛.美国农业支持政策效应评估[J].中国三农信息网,2005,(03).

[3] 张照新、陈金强.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框架、问题及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07,(07).

[5] 刘刚、潘世江、罗利. 农业补贴工作研究[J].宜宾科技,2008, (02).

[6] 雷震、王海泉.粮食直接补贴中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6,(17).

[7] 王姣.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及其效果研究[D].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

[8] 豆志峰.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研究[D].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

上一篇:整合与超越: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评述 下一篇:死亡赔偿金的合理性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