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时间:2022-08-11 02:46:49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MS、TC和RCA指数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简单的评价,分析了影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因素:旅游产品宣传和品牌意识薄弱。生产要素科技含量低,旅游资源浪费严重以及法律政策的不完善。并对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提出对策建议:加强宣传力度,创造旅游品牌,实施科技兴旅战略,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并重,健全和完善法律。

【关键词】旅游服务;竞争力;评价指数;市场占有率;优势指数

【作者简介】王春梅,湖南女子学院旅游系讲师,硕士,湖南长沙410004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7-0133-04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服务贸易发展飞速。在整个服务贸易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是我国服务贸易中仅次于金融服务贸易的第二大项目。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总体发展方向是: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本文根据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状况的研究,提出提高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一、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入境游的现状

从2001年加入WTO开始。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超出了世界平均水平,而旅游服务贸易作为服务贸易的主要贸易方式之一,是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一直处于前列。

伴随着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休闲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越来越多的被旅游所取代。在当代国际旅游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旅游服务贸易对其他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日益加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发突出。

近年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入境游水平一直处于稳中有升的局势,入境游的规模日益扩大,其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增强。

从表1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在我国整个入境市场中,港澳台同胞的入境人数占了较大比重,保持在80%左右。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外国人的入境人数比重在增加,2010年所占比重超过20%,并且逐年增长;而港澳台的入境旅游人数比重在减少,但是减少幅度不大。我国入境人数和收入情况发展良好,虽然2008年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各项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基本属于稳定下降。2010年后我国入境游的整体水平出现逆转,入境游发展持续增长。随着近些年我国旅游设施的逐步完善,旅游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过夜旅游的人数逐年增长,说明我国在旅游环境和旅游设施等方面的建设越来越得到社会乃至全世界的认可。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11年我国入境旅游的总体水平上升,各项指数增长明显,为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在未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应始终保持这股劲势。在逆境中得到提升,促进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近几年我国入境游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入境游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在世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也不断加大。下面是对我国与世界主要旅游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旅游服务贸易的收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入境游的国际地位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见表2。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美国的入境旅游收入最高,西班牙位居第二,但是收入水平与美国相差甚远。同样作为发达国家的英国和德国的发展趋势不是很理想,入境旅游收入的总体水平低于我国。我国在2008年后入境游收入超过英国,国际地位得到提升。总体上观察每个国家的变动趋势,都是增减增的趋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入境收入都小幅减少,2010年后整体好转,又开始呈增长态势。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旅游收入处于领先地位,收入水平远远超出印度和俄罗斯,但是入境游的年均增长速度却较缓慢,与印度、俄罗斯的发展速度相差较大。总体分析我国入境游的发展水平,虽然处于国际中游地位,发展速度稳中有升,但是与美国、西班牙这样的旅游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我国入境游的发展势头良好,入境游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旅游业在国际旅游市场的低位也不断提升,一直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从总体规模上看,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及吸引力还不足,我国的入境旅游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伴随着我国旅游产品供应链的不断完善、全世界经济水平的稳定发展、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我国对外交往次数的增多和区域合作的加强等有利因素的影响,必将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整体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为了客观评价和正确认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本文将选取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来衡量国际竞争力。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主要是指一国特定产业或产品的出口量占世界该类产业或产品出口量的比重;运用于服务贸易,则反映一国服务贸易出口量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量的比重。表明一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作为旅游服务贸易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是指一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出口额占该国全部产品(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重与世界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世界全部产品出口额的比重。见公式(1)

RCA=(Xij/Yi)/(Xwj/Yw) (1)

式中:Xij表示i国j类产品出口额;Yi表示i国全部产品出口额,即包括商品出口额与服务贸易出口额;Xwj表示世界j类产品出口额;Yw表示全世界产品出口额。

RCA指数反映一国特定产业或产品的出口与世界出口水平相比较来看的相对优势,从中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从而较好地反映了该产业或产品的相对优势。如果RCA>2.5,表明该国该行业具有极强竞争力;如果1.25

从表3中可以看出,西班牙旅游服务贸易的RCA指数大于2.5,说明西班牙在旅游服务贸易中拥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美国和英国的RCA指数处于1.25到2.5之间,说明这两个在国际旅游市场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这三个国家的RCA指数的变动均稳中有升。印度的RCA指数处于0.8到1.25之间,说明印度的旅游服务贸易具有中度国际竞争力;而我国、德国和俄罗斯的RCA指数均小于0.8,表明这三个国家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同时从表中看到,我国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呈明显的递减趋势,说明我国货物贸易额的增长速度大于服务贸易额的增长速度。特别是大于旅游服务贸易额的增速。总体上分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远低于美国、西班牙和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竞争力也弱于印度,说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处于较弱地位。

我国旅游服务的国际竞争力若要赶上并超过世界旅游发达国家的水平还任重道远,我国仍然需要在很多方面作长期不懈的努力,不断的加大我国改革发展的力度,从而得以尽快扭转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的趋势,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三、提高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一)加强宣传,创造旅游品牌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时代,品牌成为企业、地区乃至国家决胜市场的战略工具,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随着国际旅游服务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要求我们要运用各种有力手段对旅游信息进行宣传和传播,对旅游产品或企业形象进行包装,更要高度认识到我国旅游品牌的战略意义。促进我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促进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发展。

对于旅游的宣传不仅要在国内市场上提高知名度,更要在国际市场上打出一片天地,积极开拓国际旅游市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对外宣传和促销的力度。既要强化原有优势资源的推广。也应对现代化旅游资源进行有力的宣传,制定完善科学的市场拓展战略和宣传促销计划,采取新型的市场营销模式,如通过缔结友好城市、举办旅游产品展销会、在国外的媒体上投放广告等。营造良好的旅游整体形象,建立多样化的旅游产品销售体系,增强我国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从而突出我国的文化底蕴和东方风情。

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品牌。不仅需要对我国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建设。更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需要并结合资源特色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层开发。并且要合理挖掘我国特色旅游产品的潜力与优势,拓展我国旅游业的市场面,总体上使我国旅游产品结构与旅游市场需求结构达到统一,从而创造特色的旅游品牌。

(二)实施科技兴旅战略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进步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服务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信息通讯技术水平的影响,信息通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旅游业的各个方面,现代科技在旅游业中的应用表明当代旅游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因此,我们要进行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不断增加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注重环境与生态保护的统一,开发自然、文化和社会的复合型产品,提高旅游产品的内涵与经济附加值,是我国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的一个转变点之一。

我国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方针来发展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根据各个旅游景区的接待承载能力来发展我国的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在如今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里,人们的整体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知识、文化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不断创新,不断增加我国旅游产品的知识和文化含量。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依靠高科技来,加大科技的应用程度: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旅游产品开发等,提高我国旅游行业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对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观念应该进行转变。根据我国对人才的实际需要。逐步建立和健全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既符合国际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又适应我国国情,使我国旅游人力资源供给在各方面都能基本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

我国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优良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在对我国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要全面认识旅游资源的自身价值,正确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注重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从而保证我国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长足发展。

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适当的保护。无论是传统特色资源还是新兴旅游资源,都应该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注重环境与生态的统一保护,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一种辨证关系,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开发是保护的必要体现。对旅游资源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开发是在更高层次实现对旅游资源的保护。

发展旅游产业的客观要求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开发旅游产品的重要前提是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因此。我们必须妥善的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做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并重。通过对我国旅游资源有效合理的利用和保护,使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制定明确的政策,健全和完善法律

在我国旅游立法中,应该建立起一个健康、符合旅游业自身发展规律的法制环境,这是无法回避和刻不容缓的挑战。以法兴业,以法治业。在旅游立法建设中,我们应坚持三项原则:一是维护国家原则,即必须以保护我国的为前提;二是与国际接轨原则,即与相关的国际法规、国际惯例相统一,减少矛盾和冲突;三是坚持发展中国家原则,充分利用GATS给予发展中国家在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方面的优惠,不作超出我国现有开放能力的承诺。目前,我国应当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以此来规范旅游市场、保护旅游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等,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全面完善的法律依据。

政府应当制定明确的政策,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使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健康长久的发展,从而为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首先,促进政府间高层的合作与交流,达到政府间的统一协调,清除立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壁垒,进而促进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其次,应当把大力发展国际旅游贸易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产业政策。确定具有绝对优势的旅游产品的优先地位,对重点旅游产品在市场机会、政策向导等方面进行重点建设和发展,总体上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根据我国和国际旅游市场的自身发展需求,建立符合社会乃至全世界发展要求的法律体制。在加快我国旅游立法步伐的同时,还应修改一些临时性的法规和条理,清理和撤消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定。

上一篇:如何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下一篇: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