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家资源的配置

时间:2022-08-11 01:42:21

论企业家资源的配置

摘 要:在所有权与控制分离的企业中影响企业家选择方式(市场选择和内部选择)的因素有很多,如企业家市场、企业的治理结构、企业规模等,通过对这些因素影响企业家选择的方式的分析,提出了一个关于企业家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

关键词:企业家;选择;企业家市场;治理结构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2)05-0091-03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合适的企业家,那么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企业与市场之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将无从谈起。而企业家的选择无疑是企业家资源配置的一个关键环节,所谓企业家的选择,就是所有者(或其人)对潜在企业家进行识别和挑选的过程。有关企业家选择的文献主要是从技术角度进行的分析,如信息不对称(Leland,Pyle,1977,张维迎,1995)及风险态度(kihlstrom,Laffont,1979)等在企业家选择中的作用。这些文献都是从某一个侧面对企业家资源配置进行一般均衡分析,而从可操作的角度则研究较少,如影响企业家选择方式(市场选择和内部选择)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对企业家选择方式的影响方式如何等。本文将对以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而提出一个关于企业家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

一、企业家才能的识别成本

首先,需要对本文所指的企业家的概念进行界定,本文所指的企业家是一个较为狭义的概念,指在现代企业中行使决策经营的企业高层管理者,如总经理、CEO等。因此,这一概念并不包括业主式企业家(业主式企业家既行使决策经营,又行使决策控制)和现代公司中的董事会成员(董事会主要行使的是决策控制的职能)。

从技术角度来讲,企业家的选择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成本和收益。所谓选择收益,就是由于企业家的管理和创新能力为企业带来的收益。而选择成本主要包括两部分,搜寻成本和识别成本,关于企业家才能的搜寻,笔者曾进行过论述(张完定,李垣,1999),下面主要对企业家才能的识别进行讨论。

企业家才能的识别成本包括时间成本,直接成本和风险成本。从理论上说,只要付出足够的成本,总是可以对一个人的能力做出符合某一置信度的了解。但如果成本太大,可能会有悖于识别者的初衷(毕竟识别不是目的,利用识别的结果进行交易从而获得剩余才是最终目的)。因此,有必要对信息不对称程度与选择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首先,建立识别成本C与Hp(信息不对称程度)之间的关系如下:

C=C(Hp) 由于信息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因此有

C′

C(Hmax=0,C(0)=∞ 其中,Hmax表示最大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以上两个假设条件的意义是,不获得信息是不需要成本的,而获得完全的信息则需要很大(∞)的成本。后一条件意味着,一般是不可能获得一个人能力的完全信息,事实上也没必要获得完全信息,只要达到一定的精度(也就是说Hp小于某个值)就可以了。

设识别的初始条件为:Hp=H0,如果识别者对最终的精度要求为

Hp=H1,H1

C=C(H1)-C(H0)(1)

在H1是确定的条件下,识别成本就取决于H0,根据式(1),

C是H0的增函数,也就是说,初始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要达到一定的识别精度,所需要的识别成本就越大。因此,对企业家才能的识别对象应该是有较好的初始条件。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C(.)与识别者的识别能力有关,如果一个人对信息的分析和鉴别能力较强,C(.)就较小,否则C(.)就大。但对同一个识别者C(.)应该具有边际递增的性质。

二、内部和市场选择的影响因素

正如资源配置有两种方式――市场配置和企业内部配置一样,企业家才能的配置也有两种方式,即所谓的市场选择和内部选择。企业家的选择实际上就是一个信号的发送、接收、判断和决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选择效率取决于信息成本和选择结果(企业家才能的质量),同时,企业家选择方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企业家市场、企业的治理结构、企业规模以及其他因素。本文将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个企业家选择的理论框架。

1.企业家市场

企业家才能市场配置的前提是企业家市场的存在。按照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企业是市场的替代物,企业替代市场的程度取决于市场的交易成本和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如果交易成本大于管理成本,资源配置应在企业内完成,反之就应由市场配置资源。对企业家才能来说,企业家市场的有效性(企业家才能的交易成本)就是决定企业家市场选择的关键因素。在一个运转良好的企业家市场上,企业家的机会工资会受到企业绩效信号的影响。他在任一时期的契约工资会受到以前各期经营绩效的影响。而在当期的实际绩效会完全施加在以后各期的绩效预期值中。法马曾经用模型来说明这一点。在法马的模型中,企业家在某一期边际产品的预期值可以用以前各期边际产品的实际值来决定。因而管理者的当期工资可以根据其边际产品的预期值事前加以确定(Fama,1980),需要指出的是,相对于资本、劳动等其他要素,靠市场机制来配置企业家才能这一资源一般是低效率的,例如卡森指出:尽管企业家能够提高其他市场的效率,但企业家市场本身是低效率的。因为企业家的判断性决策是典型的隐藏信息且具有专用性,企业家市场难以通过有效的信息甄别机制准确地把判断性决策“配置”给企业家(黄泰岩转引,1997)。企业家才能的高交易成本来自信息不对称。由于企业家才能属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范畴,其特点是与其所有者的不可分性,因而是会存在事前(能力)认证的高成本和事后(行动)监督的高成本,而这正是企业家才能市场低效率的根本原因。但交易成本并不是决定企业家才能配置方式的惟一因素,因为交易既不完全取决于成本,也不完全取决于收益,而是取决于交易的净收益,因此,只要能够实现交易的净收益,企业家才能的市场配置仍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2.企业治理结构

所谓企业的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林毅夫等,1997)。治理结构体现在企业中不同利益主体(如所有者、利益相关者以及管理者等)博弈的一种均衡状态。已有的研究显示,不同治理结构(特别是董事会的结构)对企业家选择方式会产生影响,布拉克韦奇(Brokhovich,et al,1996)研究了董事会构成与CEO选择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董事会中外部成员的构成比例与CEO的外部选择的可能性有着强的正相关关系。威斯巴赫(Weisbach,1998)发现,在由外部主导(outsider dominated)董事会的企业中,一位业绩差的CEO更容易被替换。而在内部主导(insider dominated)董事会的企业中,CEO相对不容易被替换。罗格尔等(Rogerl.Faith,et al)提出了一个利用外部选择(Outside recruitment)来控制问题的模型。提出了一个外部雇佣率(the rate of outside hiring)的概念,外部雇佣率的提高会减少内部管理者利用非正式契约形成的租金,但会引起选择、培训(包括企业专用性)以及风险等方面的成本。需要在二者之间进行权衡。也就是要确定最优的外部雇佣率,使得成本最小化。

3.企业规模

从技术方面来讲,如果我们把选择的维度确定为选择的范围,成本和企业专用性低。市场选择的特点是,选择范围大,选择成本高,企业专用性低。首先,由于市场选择的范畴大,因而得到较高能力的企业家的可能性就大;其次,相对于内部,市场选择涉及到被选择者能力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高,对选择者来说,需要支付较高的信息成本。因此,选择成本较高。事实上,市场选择企业家的成本取决于企业家市场的有效性;第三,市场选择可能难于考虑到被选择者对企业的专用性*,而对企业来说,许多信息或知识是高度专用的,因此,市场选择会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而内部则具有与市场选择相反的特点,即选择范围小,选择成本低,企业专用性高。由于市场选择和内部存在着互补的优缺点,因此在确定企业家的选择方式时就需要进行综合的权衡。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来说,考虑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有的取决于选择范围,有的取决于(企业家才能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一般而言,(按照潜在选择对象的数量)可以把企业分为大企业和小企业,对大企业来说,起主导作用的是关于被选择者能力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因为对象数量多,从选择范围上看,内部与市场选择相差不大),并且大企业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要求较高(例如,大企业一般具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相应的经营理念),因此应以内部为主。而对小企业来说,起主导作用的则是企业家才能的质量。这是因为,在同样的(内外部)信息不对称程度差异下,不同的选择方式在选择范围上相差较大,况且小企业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要求并不是很高(至少比大企业要低),因此应以市场选择为主。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说:企业家(经营者)的内部选择的比例与企业的规模正相关。这一假说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

三、企业家选择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一个关于企业家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就是由企业的治理结构(董事会构成)、企业家市场(交易成本)、企业规模(选择范围、选择成本和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以及其他因素(企业战略、企业的经营状况)的共同作用,决定企业家的选择方式(内部或市场选择)。选择方式决定了企业家选择的效率,即企业家选择过程的净收益。

首先是企业的治理结构,治理结构对企业家选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董事会的构成,对外部董事来说,有两个因素会促使他们倾向于从外部选择企业家,第一是外部董事对外企业家市场比较熟悉;第二是市场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成本。而对于内部董事来说,由于他们本身是企业的雇员,对企业内部人员能力比较了解(事实上,内部董事很可能就是企业家的候选人之一),加上人力资本专用性的要求,会倾向于内部选择。因此,如果企业的董事会由内部成员为主,企业家的选择以内部选择为主,反之,则以市场选择为主。

其次,企业家市场也会影响到企业家的选择方式,企业家选择方式取决于选择收益和选择成本(交易成本),很显然,内部选择无论是选择收益还是选择成本都要低于外部选择。相对于内部选择来说,市场选择的净收益等于收益差减去成本差。一般来说,收益差是确定的(因为内部和外部的选择范围是确定的),那么,市场选择的净收益就取决于市场选择与内部选择的成本差。因此,如果企业家市场的交易成本较小,从选择效率的角度来说,市场选择要优于内部选择,反之则反是。

第三,企业的规模对企业家选择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规模决定了企业家内部选择的范围、成本和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企业专用性。对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内部选择的范围与市场选择相差不大,选择收益也就相差不大,而大企业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企业专用性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对大企业来说,内部选择要优于市场选择,反之,对小企业来说,市场选择则优于市场选择。

另外,其他一些因素也可能会影响到企业家的选择方式,例如,当企业需要进行战略调整、战略转移或企业的经营遇到困难,企业家的选择方式很可能是以市场选择为主。因为这时企业需要的是新思路、新主张。市场选择的企业家较少受到原有思路的约束;而当企业处于正常的新老交替时,为了保证企业经营政策的连续性,企业家的选择应以内部选择为主。

以上分析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参考文献:

[1]Fama,Eugene F.“Agency Prolem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8,no.2(April)1980.

[2]Weisbach,M.S,“Outside Directors and CEO Turnover”,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Jan/MAR),1998.[3]K A.Brokhovich,R Parrino,T Trapni,“Outside Directors and CEO Selection”,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ive Analysis,vol.31,no.3,Sep 1996.

[4]林毅夫,蔡肪,李周.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5]张完定,李垣.企业家才能搜寻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1999,(增).

[6]E.法马,M.詹森.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A].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On the Allocation of the Entrepreneur Resources

ZHANG Wan-ding(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and Business Management,Shaanxi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Trade, Xi‘an 710061, China)

Abstract:There are various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entrepreneur‘s choices (market choice and internal choice) in the enterprises in which ownership and operation separate from each other, such as entrepreneur market, management structure of enterprises, size of the enterprises and so on. This essay puts forward an analytical frame on entrepreneur choices through an analysis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entrepreneur choices.

Key words:entrepreneur; choices; entrepreneur market; management structure.

(责任编辑:薛平 责任校对:玉德)

收稿日期:2002-03-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基金资助项目(79925004)。

作者简介:张完定(1964-),男,陕西经贸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企业理论和企业家理论研究。

*Becker(1964)将人力资本专用性分为企业专用性(firm specific),行业专用性(industry specific)和通用性(generic)(转引自Harris和Helfat(1997)

上一篇:对资本结构的几点认识 下一篇:探究服务关系下顾客隐性需求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