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播出系统中的的应用

时间:2022-08-11 12:49:25

浅谈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播出系统中的的应用

[关键词]网络技术;广播电视播出系统;网络硬盘

网络技术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它已逐步应用于多个领域,特别是在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系统中被广泛应用,为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效促进了电视节目播出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目前,随着广播电视制作播出图形、图像数字化技术深入发展,电子采集、后期编辑、节目播出设备都以网络方式互联,实行节目数据的交互式作业方式。作为体现新技术特征的基于硬盘的播出系统,由于它良好的非线性编辑性能、多通道的编解码器、长时间的节目存储量、周详的安全考虑和灵活的网络实时播出功能,在电视播出领域的应用已成为电视技术的重点,硬盘的播出方式正悄然替换传统的磁带播出概念。

硬盘播出系统较传统播出方式有着无可替代的优点。广播电视系统联网之后,使得节目的播出更加方便,简单,快捷。利用自动播出设备来控制和调整节目的播出内容和播出顺序。如果在节目播出前的几分钟突然发现节目有错误,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就可以更换正确节目不会耽误节目正常播放。各台都有很多的演播室和各种功能不同的机房,往往分布在不同的地方,有很多资料、素材,广播电视联网后,利用局域网将每个工作点都连在统一体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缩短制作周期,加速工作流程,减少了工作环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资源的共享,使资料的查询、检索更加方便。此外,在后期的节目制作播出过程中,还可以将各个环节的制作分在不同的机房进行,如将视频编辑放在一个机房进行,字幕、三维动画、数字特技、音频制作等分别放在几个机房进行,然后再利用网络将他们合成一个完整的节目,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制作人员还可以对编辑意图进行无数次的修改,不用担心节目的最后成像质量(无磁带式播出的信号衰减),这样可以加大制作人员创作的随意性,从而创作出更好的节目。可以达到远程编辑控制播出的目的。播控人员通过网络把材料从电视台的素材库中下载自己的编辑系统上进行编排,然后再将传送到到播出控制端进行合成。可以满足现场编辑的工作要求。现场性和时间性是电视节目的两大要求。大部分的电视节目现场性和时间性都非常强。记者在现场采集完新闻信息之后,现场可将采集到的新闻素材下载到随身携带的非线性的编辑系统中进行现场草编,可以在设备上直接进行联机编辑,这样不仅提高了后期编辑的效率,大大缩短了制作播出的周期。

我台近年来采用的是华视野硬盘播出系统,该系统是一套完善的后期硬盘播出系统软件,集成了入库系统、审片系统、制表系统、播出系统、字幕系统、台标系统、时钟系统、记录查询打印系统。完全用数据库进行管理,统一密码登录操作,规范管理。谨防非操作人员违归播出。可以在广播级视音频输出的同时输出台标、时钟及多路左飞上滚字幕。支持双机备份,多种播出方式分为定时播出、顺延播出、定时插播和跟随插播。可以完成任何逻辑复杂播出要求,真正可以精确控制视频音频切换器,完成定时的转播;磁带的插播。对于VCD、SVCD、DVD光盘文件可以做到拷贝播出。播出列表可以实时修改,并可以随时检查播出文件是否正常。左右声道设置解决了音频管理的问题。由于数据库管理真正可以随时对播出记录进行查询,播出文件列表也实行了打印存档管理,为今后查询提供了可靠依据。

尽管我们已经采用了比较先进的网络硬盘播出系统,但在日常工作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在此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一是提高广播电视播出系统的稳定性。作为广播电视节目最后播出,机器设备的稳定性尤为重要,特别是要提高机器设备在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状态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抗电磁等干扰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安全稳定的保证节目正常顺利播出。二是提高软件的操控性。作为一名值机员,要尽快地了解软件性能特点,了解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方法,能够及时有效的防止误操作情况的发生。这就对软件的操作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操作菜单模式尽量科学简化,操作步骤尽量避繁就简,操作界面尽量鲜明生动,让人一目了然,为防止误操作情况的发生,在有些情况下应该多设置防止误操作功能键。三是注意功能的扩展性。由于广播电视技术迅速发展,网络播出系统应该注重其扩展性的开发,为保证今后的升级和功能拓展,最好采用模块化设置,独立时可以作为一个工作单元独立完成播出工作,整合起来可以作为一个工作节点,除了进行正常播出功能外,在兼容其他多种编辑制作功能,以达到资源更加整合高效的目的。四是保证经济适用性。我们县级电视台,无力支出大笔资金用于设备采购,这就对网络播出系统的性能价格比提出了一定要求,只有保证了设备的经济性才能更好地普及应用,才能以其最佳的性能价格比赢得市场青睐。(编辑/刘佳)

上一篇: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学习型组织的知识管理系统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