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听 多想 写“活”会议新闻

时间:2022-08-24 09:39:00

多听 多想 写“活”会议新闻

[关键词]会议新闻;环境;材料;媒体

在新闻中,会议是新闻的一个重要来源,也是一项常规的报道活动,如何采访会议,如何从会议中获得鲜活的新闻,这是每个记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从目前的会议新闻来看,一些会议报道干瘪、生硬,并不令人满意。如何从会议中抓新闻,写出一篇鲜活的会议新闻,本文将做一些陈述。

在当前,每个政府部门都会定期和不定期地召开一些会议,这让会议也成为重要的新闻来源之一,无论哪一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其重大决策和政策出台大多都是通过会议形式的。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会议都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是这种很重要的新闻,现在却让人打不起兴趣来看,没有心情去读。在一些记者脑中也已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会议新闻就是长篇累牍的会议内容摘抄,数不尽的会议报到,会议强调……一些记者更是非常不重视会议新闻,往往到会议上签个到,拿个材料就走人,回去将政府部门发来的通稿,简单改写,就交到编辑部,成为一篇无人愿读的会议新闻。

如何让会议新闻鲜活起来?笔者认为,重视会议,认真听会,抓住会上新鲜的碎片化信息,再加会后的补充采访,就可将会议新闻写“活”。会议一般是某一部门或者行业一个阶段的工作总结,或下一阶段的工作展望,往往蕴含着大量的信息,这就要记者事先做好功课,大致对这个部门或行业有所了解,对一些当前的热点有所关注,做好会议前的精心准备。一般来说,一个重要会议的重要报道,都有新精神、新概念的提出,这些新精神、新概念又往往是老百姓关注的新闻热点。这里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对新精神的准确把握问题,如果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没有创新的灵感,就不能识别“新”、判断“新”,就写不出创新的新闻。

对于记者而言,熟悉环境,读解材料,做好一些知识上、政策上的准备,了解媒体的安排就十分必要。会议是信息的集散地,是蕴藏新闻的“富矿”,只有懂得挖掘,才能从中获取宝贵的新闻线索。参加会议时,记者要能坐得住,拿到会议材料时,记者要快速通读一遍,将自己认为是当前工作重点和社会热点的地方做上标记,在听会时,对于重点听所标记的地方,要认真地聆听。一些领导在会议上诵读材料外,还喜欢即兴发挥,做一些口头的情况介绍,这就需要记者对照材料,认真聆听,一旦发现领导在说一些会议材料外的数据和情况,应该立即记录下来,这些往往是写会议新闻中需要的鲜活的数据和情况。

在同一个会议上,多家媒体记者所听到的信息都是相同的,但记者做报道时的解读却可能不同,这是会议报道中应该切实注意的问题。记者要想在多家媒体的会议同题竞争中取胜,还需要在会后下工夫,做好补充采访。会上是记者获得有效新闻的方式,从会上拎出要报道的要点内容和报道方向,但单从会上获得的信息,往往都是干瘪、单薄和不生动的,要想让报道丰盈起来,这就需要记者在会议散场前,在会议现场立即“抓”住会议的相关领导,就所要报道的要点内容,和相关负责人详细地询问,讲一些鲜活的实例,作为感性材料,以支撑会议中了解到数据和材料;再一个方法是,一些鲜活的材料是在会议之外的,要做实地的补充采访,这就需要记者放弃“逢会必当日报”的老式思想,而是再花费一些时间,实地走访,了解到到一线的动态内容,以会议为由头,将事例写进新闻稿子。这样会议新闻才能成为一篇有点有面,有数据分析又有生动事例的鲜活新闻。

当记者从会议上和会议外拿到丰富的材料后,会议新闻写作也是让会议新闻鲜活起来的一个关键。纵观当前的会议新闻,常常是三段论,导语写举行了什么会议,之后就是“会议指出”、“会议强调”等内容,让人一看就没有阅读的兴趣,往往将好的信息都淹没在这些陈词滥调里。新闻报道,贵在创新,关于会议和领导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尤为重要。必须在传播理念转变上下工夫,媒体对于一些领导讲话和会议文件不仅要给予报道,更要挖掘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在形式上做活,让人感觉到有一种亲和力,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让公众对会议的方针和政策有深刻的了解。

会议报道最易落入俗套,尤其是会议报道的导语部分。所以,应当以鲜明的个性风格去经营它,增加可读性,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抢发出一条精良的会议新闻,记者就要在导语上多下工夫。记者可以将从会议上了解的行业最新动态、和百姓最密切相关的政策信息写在导语的第一句,之后再写“这是记者从某日召开的会议上了解到的”,而不要上来就写“今日,某会议召开”,让读者第一眼看到就心烦,而将和百姓密切相关的会议信息放在导语里,可以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让他继续读下去。

会议新闻的导语开头也有几种鲜活的方式,一种就会议上领导最生动而个性的讲话放在导语里,随后在写这句话的会议出处,引出会议内容;再有记者可以将会议外获得的最鲜活的事例简要写一两句话,放在导语内,作为开头,之后写“像这样的事例,在我市还有××例,这是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的”;记者还可以从与会人员的反响上切入,例如“一次会20次掌声”,从而反映出会议的受欢迎程度,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新闻主题中写出会议内容。

在新闻主题中,记者也不要将数据简单堆砌,而是要有层次,有事例,有分析地将会议内容“拆”开写,陈述数据后,用事例佐证数据,之后再用会上获得的相关人员的分析提升事例,这就让会议新闻变得有说服力,鲜活可读。

会议新闻,在语言风格上,记者也可以做一些创新,例如让领导的一些语言口语化,一些个性语言用直接引语,适当地做一些会议现场的生动特写,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会议新闻中可见多处小的“新闻特写”。

事实上,会议新闻可以写活,这就要记者多动脑,多创新,在掌握大量的鲜活信息外,减少程序化报道,应用多种报道手法和语言风格,做到对于要报道的会议心中有数,通过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挖掘会议的现实意义,必须从采访到写作,从标题制作到版面安排,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字句,不能有丝毫马虎, 进行细致深入的策划。这样才能增加会议新闻的“含金量”, 变“会议动态” 为会议新闻, 使其成为真正的新闻。

上一篇:中部地区城市化及城乡一体化水平实证分析 下一篇:强工壮牧上项目 产业兴城惠民生 努力建设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