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强音 希望的旋律

时间:2022-08-11 10:19:16

绿色的强音 希望的旋律

FM98.5江西农村广播,一个以宣传服务“三农”为己任,时刻关注江西农村发展变化的专业频率。一个情系千百万农民,始终把农村民生、百姓冷暖挂在心上的“绿色之声”。作为省内唯一一家宣传服务“三农”的省级专业媒体,江西农村广播开播五年来,历经坎坷和风雨,始终牢记宣传服务“三农”的使命,不断寻求快速、健康、良性发展的新路子,在节目宣传、经营创收、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突破,为频率今后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江西农村广播五年的发展和变化,折射了广播专业频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历程。

一、紧紧围绕宣传服务“三农”这个中心,开门办广播,不断提高节目质量,实施节目精品生产工程,是频率提高核心竞争力,逐步走上科学发展、良性发展的基础。

在内容为王的媒体时代,节目是广播媒体的立台之本,是专业频率做好宣传,加快自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五年来,江西农村广播始终坚持做精、做优、做强节目,历经数次改版,不断贴近“围绕三农做好宣传和服务”这个宗旨。在2010年3月1日最新的一次改版中,江西农村广播按照着力打造“宣传服务三农最佳载体,对接城乡市场优质平台”这个总体思路,对节目进行全方位的调整,进一步强化节目的定位,进一步强化节目的服务动能,进一步凸现节目的广播优势和特点。所有栏目紧紧围绕“农”字做足文章,内容和形式都紧扣目标听众的收听需求和收听习惯来安排。《惠农直播室》着重解析惠农、助农政策,《985服务热线》侧重服务农村民生,《超级农家乐》和《农歌大家唱》成为农民娱乐休闲和放松身心的空中舞台。

集中优势兵力打造品牌栏目是江西农村广播多年来的一条宝贵经验。2009年,江西农村广播开始打造全国首创的惠农政务平台《惠农直播室》。《惠农直播室》最初由江西省农业厅、江西省林业厅两个单位与频率联办,2009年共播出节目八十多期,一百多位农口部门领导和专家参与了节目播出,听众分布于全省11个设区市,直接参与节目的听众达到六百多人。今年3月的改版中,江西农村广播又将《惠农直播室》由原来每周播出两期改为日播,把卫生、国土、水利、劳动、地震等政府职能涉农方面的领导请进直播间,打造大农业概念,从而使节目的权威性进一步增强。在人员安排上,更是集中了频率优势兵力,力求把《惠农直播室》打造成为一档强农惠农的品牌栏目。《惠农直播室》的开播,使江西农村广播真正成为惠农政策和助农信息的权威平台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指导平台,使江西农村广播与省内各涉农政府职能部门间的关系由松散型的工作联系变成了全方位紧密型的战略合作,同时也使江西农村广播的社会影响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二、依托专业频率自身优势和资源,策划组织各类宣传和社会公益活动,是专业频率提升影响力,提高经营效益的有效手段。

随着媒体的竞争开始转向品牌的竞争、综合实力的竞争,“以活动为主的品牌模式、创收模式”已经摆在广播人面前。江西农村广播历来重视活动的推进,并在活动中实现品牌和价值的超越。早在2006年,频率创办不久就开展了“建设新农村江西百村万户在行动”,七十多场大型助农活动,将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农资送到农家,赢得政府、农民、企业三方叫好。自此依托“农”字大规模办活动,成为江西农村广播的传统特色。

2009年,江西农村广播和江西省农民体协等相关涉农部门共同举办了“百村千乡农民趣味运动会”,活动共进行了二十多场,参与的农民超过4万人。除积极策划组织各种农民体育活动之外,江西农村广播还把组织大型娱乐文艺活动推向乡村和城市学校,极大地提升了人气、扩大了影响。从2006年“动感之星”江西高校青春赛歌会到“2008新春音乐会”、2009年“农歌大家唱”“红歌会走进铜鼓”,每一场音乐活动都创意独特,规模空前。此外,江西农村广播独具匠心地将城乡互动的理念体现在活动设计中。2009年,举办了规模盛大的自驾游活动,组织了四十多辆车,一百六十多人到靖安金罗湾漂流。依托《儿童欢乐谷》节目,在五一节期间组织孩子们体验劳动最光荣,通过广播传递友谊,让城乡的小朋友增进了解。2010年6月下旬,江西境内暴雨成灾,江西农村广播在第一时间组织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募集物资价值十多万元,第一批价值五万多元的蔬菜、药品、矿泉水等灾区急需的物资很快便送到了受灾最严重的抚州市。

高品质的品牌活动,为频率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五年来,通过“借船出海”,江西农村广播和众多的涉农部门联办各类活动,形成了稳定、深入的合作关系,提升了广播媒体的影响力,近两百场的大小活动中一半以上是政府部门主动提出合作要求,江西农村广播能吃苦、能干事的形象已深入人心,高密度的活动也为江西农村广播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仅2009年,江西农村广播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实现创收近150万元。

三、夯实基础,拓宽经营创收渠道,加快广播产业开发,是频率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即将迎来频率五周岁生日的时候,江西农村广播的经营在广告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广告部分,打开了频率创收新格局,为实现江西农村广播事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营创收是频率的命脉,而电台创收的主要渠道是广告经营。目前江西农村广播全天播音18小时,时段总量达8小时,在近一半的节目时间被后,减轻了自营创收压力,也带动了工作思路的大转变,把大量的精力放在打造节目、产业开发和延伸服务上。就广告部而言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服务客户逐渐成为工作的重心。大量的节目被,客户看中的是受众基础、专业水平及覆盖资源。所以,一方面频率为各档节目配备了优秀的主持人,另一方面对播控设备进行了更新升级,加强对节目实时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与客户沟通,并对节目优化提出建议。

二是全体总动员建设广告经营队伍。江西农村广播现有员工20人,在现有的构成条件下,江西农村广播强化每个人的经营意识和品牌推广意识,举全频率之力,群策群力经营品牌广告和联协办广告。今年上半年频率经营创收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创历年同期最好水平。

三是大力开发广播产业,增强频率发展后劲。近年来,江西农村广播一直着眼于广播产业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2009年注册成立了绿广传媒有限公司,同年下半年又搭建了一头连接商户一头连接消费者的“绿广空中商城”。据不完全统计,空中商城开办不到一年时间,实现销售额40多万元,尤其是商城的土鸡蛋项目会员已有几百人,每月收益稳定。目前,江西农村广播正在着手注册经销产品的统一的商标,开始考察和与客户洽谈合作建立产品生产基地,相信不久江西农村广播的空中商城会成为真正的“名优农副产品展示平台,绿色健康食品汇集之地”,形成产品生产与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发展模式。

广告经营从自营走向是现代广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江西农村广播“绿色之声”成长壮大的标志。尽管目前“绿色之声”还只是个五岁的孩子,尽管目前的经营创收水平还不高,但长期困绕着频率发展的瓶颈已被冲破,我们必将乘势而上,夯实广播产业基础,促进频率的大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人民广播电台)

栏目责编:陈道生

上一篇:突发事件报道中应把握的“度” 下一篇: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发展的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