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进行中学地理教学

时间:2022-08-11 10:10:03

新课改下如何进行中学地理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普遍展开,中学地理教学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往的教是“灌输式”的应试教育,而当今新课改要求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习主动参与、勤动手、勤动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我们广大教师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和新课改的要求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笔者认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主要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为此,本文特就新课改下如何进行中学地理教学作如下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地理教学;兴趣

一、展现学生是整个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好地理这门课程的前提是必须对这门课程感兴趣。我们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和实效性,这样学生就会有目的性地去学习。整个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教师是认识的主导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引路人的作用。在整个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我们广大教师不能单单地想如何将好课本知识,还要考虑和分析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让学生有学习的欲望,让他们在学习中学地理的过程中尝到快乐。

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学习的动力都源于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好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广大教师一定要把握住学生对知识好奇心这个特点,引导学生不断地去探究和发现。经过学生不断地思考,知识就会形成一个框架,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使知识形成结构的内在动力。

二、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教师要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把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疑问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的基础和动力。教师要巧妙地设疑,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学生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学生在顺应的基础上学习得到的效果是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而前者则会让学生产生反感,使得我们的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因此,我们首先应把教学内容从定论的形式变成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或根据新课标三维目标要求,运用材料创设新的情境,层层设疑,让学生根据要求去解决问题,享受学习过程。中学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自然现象,我们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平时多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然后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课堂,教师用地理知识来帮学生解释和分析现实中的自然现象。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地理教学的过程要灵活多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可以把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变得形象化和直接化。教师在课前可以多做一些课件,然后在课堂上用图和声音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对图画和声音都是感兴趣的,当学生看到栩栩如生的图画后一下子把学习的积极性就调动了起来。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种用思维和智慧去发现新颖解决问题的方式的一种过程。我们的教学需要不断创新,只有创新才会进步。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该创新。我们要建立适度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性地去学习。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信息的来源途径越来越多,学生获取的方式有了很大改变。传统作为获取知识唯一来源的课堂地位已经动摇,而且在某些方面,学生已经超越了教师。地理书本有一定的稳定性,人文地理的理论存在滞后性,有些试题的设置缺乏严谨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教师要抛开课本的死板性,灵活地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设良好的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对学习内容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对于学生的质疑要赞扬,使他们能够敢想敢问,敢于创新。即使学生的疑问没有太大的价值,教师也不要简单地否决,而应该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

五、改变作业的形式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所布置的课后作业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有更好地掌握和记忆。这样的作业导致了学生对课本的依赖,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因此,我们在布置学生作业时,应杜绝那种学生不用思索,轻而易举就能在书本上找到答案的问题,所设计的问题应具有思考的价值,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对学生来说具备进行探索的余地和思考的空间,将视野放置到更广阔的阅读和思维空间,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新课改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是固定的而是多样化的,对于提出的问题我们要灵活地去回答,而不是照着课本上“抄袭”。

总而言之,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敞开了广阔的学习、探究、创造的空间,教师只有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才能使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不断地发展和提高。

【责编 张景贤】

上一篇:数学学案“引导式”教学模式的一点反思 下一篇:试论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