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上师饮茶:不要用计较之心看待人生

时间:2022-08-11 09:48:07

与上师饮茶:不要用计较之心看待人生

上一篇,我们说了出离心。这一篇,我们来谈谈“观自在”。

最近,有弟子问我怎么理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起这部《心经》,短短261个字,我想很多朋友就算不是佛教徒都会背诵,我们通常把《心经》视为600多部经典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

说实在的,《心经》内涵深广而复杂,不可能读尽,更不可能说尽。《心经》开头三个字是“观自在”,现在,我们就来说说这三个字。

“观自在”的“观”,就是观照自己、觉察自己,然后从内在去发现自己原本具足圆满的智慧。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常常会发现,如果我们不能反观自照,问题就会变得非常严重;而当我们能够向内观察的时候,各种问题就都不成为问题了。也就是说,如果你只关注眼前,只关注目前的利益,眼界就会变得狭窄,很难突破自身的窘境,自己堵死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我们能够向内观、向内察,多从自身内在找原因,事情就会变得明朗。想想看,为什么你的员工跳槽离开你?为什么你的伴侣要与你离婚?――我们总是把所有负面的东西都委过于他人,把所有正面的东西都归因于自己,很少去想那些负面的东西是否与自己有关。所以,我们要观照自己、反思自己,不断修正,不断提升。为什么要修行呢?就是要把所追求的东西全部收回来。佛法上有句话“六根不净”,这是指什么呢?即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对人的羁绊。看到好的东西就一心想要占有,听到好的音乐就沉湎其中,吃到好的东西就不断地去吃……当我们对自己不加以约束的时候,就会出问题。只有把自己的眼根、耳根、舌根等一一守住,我们的心才能在当下安住。若能安住,就能在自己的身上寻求到无限的喜乐;若不能安住,无论在何处,都是如坐针毡。要找到自在的状态是如此简单,但是我们就是不能切换过来。

我们永远向外索取,永远与外界攀比,结果又真正得到了什么呢?一切外在的事物都是无止境的,“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毋庸置疑的客观规律。当你拥有了权力,你是否就满足了呢?会不会去追求更高的职位呢?即使你的权力无限大,那又怎么样呢?这般拼命追求、生无所息,永远也不会得到满足。其实,在“富、贵、雅”三种境界中,最高的境界就是“雅”。“雅”是内心的丰足,是一个高贵灵魂所庇护着的饱满心灵,是对事物的认识达到足够的透彻。当你内心贫瘠时,你看任何东西都会起贪婪之心。这时,你只是一个乞丐,即使拥有再多的金钱,内心也还是一个穷光蛋。所以,我们各种各样的不快乐就是这么造成的:不断地用计较之心来看待自己的生活。要知道,生活的喜乐和丰足不是别人给我们的,而是源于内心。一切由于眼前的利益所带来的快乐,很快都会过去。比如今天你买了一栋别墅,朋友来玩时你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几个月以后呢?几年以后呢?十几年以后呢?也许那个时候,你看着墙上一块块剥落的墙皮,恨不得马上转手卖掉呢。短暂的快乐,无法达到内心长期的平衡与丰足。

因此,《心经》要求我们“观自在”,就是观照自己的内心,由内心所产生的喜乐和光明,这才是最永恒的。我们为什么会感到痛苦呢?这是因为我们的观念、思维不正确而造成的,我们不但忙于追逐与比较,更担心失去眼前已经有的东西。但是你想想,事物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万事万物莫不在无止息的轮转之中。你不断地渴求拥有,害怕失去,就会带来不快乐。“悲剧”是什么?就是内心的渴望与现实的不可达成之间的鸿沟。明知万事万物都是流动、变化、生灭,为什么还要在事业失败、婚姻受挫的时候痛哭流涕呢?佛法把这样的流动概括为两个字,它不是“痛苦”,而只是“无常”。

那么我们要怎样做呢?要珍惜一切你所拥有的,哪怕只是一片叶子、一朵鲜花,也要学会感恩。甚至是那些不断伤害、咒骂你的人,你也要对他们感恩。羚羊要感恩捕食它的豹子,正是因为天敌的存在,它的耳朵才那么灵敏,它跑起来才会那么快。所以,我们要感激伤害我们的人。当我们面临痛苦的时候,成长的空间和承压的能力也都在成倍地增长。所以我们不应当逃避痛苦,而应该面对它、解决它。

“观自在”,内心才能有足够的容量。要使自己的心修成大海的容量,而不是小小的水杯。有了容量,正面的能量才能够保留下来,而不会轻易流走。我们能够做成多少事情,很大程度上就是看我们内心的容量。如果有人说你坏话,你就觉得很难受;有个人来赞美你,你就觉得飘飘欲仙,这就说明你内心的容量太小。所以要使自己静下来,用无量的善念去开启这一片鸿蒙。开启到什么程度呢?开启到如同宇宙那样广袤,任何事情都不足以左右你平静的心灵。

上一篇:老码头:别一种上海风情 下一篇:克林顿不吃奶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