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探讨

时间:2022-08-11 09:00:52

加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探讨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要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编制,重视工程施工的预算控制,实现项目变更的造价预算控制,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全面提升工程造价预算的是实效性。本文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建筑工程施工造价预算控制提出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性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 造价预算 原因

措施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a)-0174-01

1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

1.1 建筑工程预算编制不合理

由于建设工程预结算的编制是一项很繁琐而又必须很细致地去对待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核算工作,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预算不合理的问题。如:在施工处理的过程中如果对工程定额换算不合理就使得工程总体支出预算与建筑初期的预算不相符合。而如果工程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对工程所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和新材料的预算不合理等,也会产生预算编制的缺陷问题。另外,预算人员的技术能力问题也是影响预算编制的主要原因,预算人员对造价控制的忽视会使得整体的预算控制缺乏实效性。

1.2 工程变更对造价预算的影响

在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受到环境、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而工程变更会对造价预算产生影响。工程变革必须要得到适当地控制,因为工程变更会影响工程的进度,对工程设计也会进行相应的改变,自然会使得原有的造价预算出现误差。而且目前有些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对于工程变更的管理过于忽视,随意允许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出现,导致了工程造价预算很难与实际的施工情况相符合,如果加上施工设计前的合同标明不合理就会使得施工单位的资金严重超长预算。

1.3 工程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忽视

工程造价的预算管理在设计阶段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更受建设单位的重视,但是在工程实施阶段造价的控制往往会超过预算控制。因此,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地点会有变化、工程人员也可能有变更、加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自然更为困难。而对于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则是简单化的、程式化的设计内容,不能实现全面化的工程造价管理,影响了施工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1.4 建设单位对工程预算管理不善

工程造价预算的实施需要全面化的管理规范,通过必要的预算审计工作确保造价预算的合理编制与实施。但是目前建设单位对工程预算管理不够完善,使得预算编制内容与实际的预算实施之间存在脱节,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质量控制、造价控制、进度控制等,事情建筑工程建设处于过于自主,没有预算约束和审计监督的程序之中。

2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措施

2.1 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编制’

2.1.1 熟悉核对施工图纸

对施工图及有关标准图集要由粗到细,由整体到细部进行审阅,一方面使工程的全貌扎根于脑内;另一方面发现错误可以向有关单位提出,便于修改或补充,以利干预算胜利进行。另外要对图纸的详细内容进行关键性地标准,保证预算内容与图纸内容相符,并对图纸内容进行更为细致化的分析和数据整理,保证造价预算的合理控制。项目实施单位必须在设计图纸审查及概预算审查上严格把关,对于规模核对、设备选型、设计等问题上仔细审查。此外,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进行优化设计、方案比较、技术经济分析,选用先进使用、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思想。在满足功能或者尽量提高功能、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

2.1.2 工程施工的深入了解

为了更好地完成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要重视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控制,例如;对施工场地、施工器械、施工材料来源等要进行全面化的了解并进行相关产业部门的价格调查,使得工程施工的造价预算更为准确。整个造价预算体制,除了材料消耗量的标准(不考虑材料代用)可以是普遍适用的以外,其他包括人工、机械消耗量及其价格、材料价格、费用定额、价差调整等都应深入进行实际了解。

2.1.3 计算工程量

根据预算定额各个分部的说明和计算规则,计算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预算定额的编制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现行劳动定额的和施工定额。现行的预算定额,人工、材料、机械预算价格等。现行设计规范、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先进的施工方法等。有关科学试验、技术测定和统计、经验资料。同时在计算后要对预算结果进行自检,不管是招标文件、招标控制价,还是投标文件,一定要在编制完成后检查复核。为了有效提高效率,减少重复工作,建议检查工作最后一起做。检查三步曲:基础检查;投标文件与招标文件的符合度检查;准确性的检查。

2.2 重视工程施工的预算控制

项目实施阶段的预算控制要求造价控制工程师要深入工地现场,随时查看工程实施情况,严格核实,规范签证,对施工阶段的隐蔽工程进行有效的造价控制。例如:根据预算价格控制采购材料价格,使材料达到既定的理想状态就必须要重视施工情况的具体预算控制,设置相应的材料预算控制计划,并深入施工工地进行全面化的预算管理。另外通过预算,并进行实施阶段的全面管理来摸清成本,自然能够使领导者时刻注意降低成本的问题,使得预算管理深入到实际施工之中,形成全程化的预算控制。

2.3 项目变更的造价预算控制

对设计变更必须进行工程量及造价增减分析,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更要用先算帐后变更的办法解决。对增加造价的变更,除非确属原设计与现场不符或不变更就会影响建设项目功能的正常发挥,才按设计变更程序进行批复。审批过程中的审核资料主要有施工图、图纸会审记录、隐敝工程验收记录、分项工程验收记录等,它是进行工程变更控制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对基础工程验收记录,审计人员有必要到现场核实,防止不必要或是严重超长预算的变更现象发生。

2.4 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

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素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是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因此使造价预算管理人员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地是十分可行的。编制人员必须精通预算编制的方法,熟悉最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熟悉各种定额标准,特别要熟悉项目支出中每个费用类别,这样才能编制出正确的项目经费预算。同时,预算管理人员应具有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包括稽核、查帐能力;财务分析能力;编制财务预算能力;运算能力;管理货币资金和各类资产、工资核算的能力;处理公共关系能力等。总之,高素质的预算管理人员是最关键的,他们不仅仅是各部门的佼佼者,熟悉各自的专业领域。同时更需要具有一定的管理技术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会德,华成禹.论工程变更与造价控制[J].辽宁建材,2011(8)78―79

[2]王琴,如何控制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J],华章,201l(23);75~76

上一篇:浅谈建筑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在供应链环境下印刷制造业面临的采购管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