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时间:2022-08-11 08:53:1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由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变为学生主动进行的“我要学”,而教师就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以及开放性教育的魅力。学生不仅在思考和创新的体验中构建了知识,而且在探求和交流的过程中增长了智慧,真正成了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完成这一任务呢?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对教师自身的要求

1.要有爱心,有耐心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整个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挫折,甚至有时可能会整个计划被全盘搞乱。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准确性,更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要向教育自己的子女那样,一点点去引导他们。

2.要有深厚的功底

过去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来,这个标准实在是太低了。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宽,懂得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新,要把这样的学生教好,让他们有所进步,有所提高,教师再?踞于书斋之中就已远远不够了,在研究书本知识的同时,更要勤于接受现代科技信息。

3.要有研究探讨的精神

知识是一种越挖越深、越挖越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教师应该是一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钻机,只有不断钻研,才能不断的解决旧问题,发现新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素质,乃至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4.要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除了学识方面以外,更重要的是思想行为,师德高则生德高,反之亦通。同时,也只有教师的思想觉悟提高了,才能诚心诚去教育学生;只有教师的思想觉悟提高了,才有可能全身心的投身于教育事业,站住三尺讲台,甘愿两袖清风,一生清贫的去探索钻研。这一点是对每一个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更是做好“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有力保障。

二、学生让独立思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教学中,经常调动学生动脑筋,想问题,培养学生肯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数学知识结构是严密的,在已有的知识上,启发学生去思考、分析、推理、解决新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海洋中,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关键。当学生对思考题有一种畏惧心理,许多学生不愿独立思考,即使在老师指导下把题做出来了,以后再遇到此类题可能还是不会解,每当这种情况,我总是说:“同学们,此题并不难,你们一定能解出来的。”这样把依赖的路子堵死了。他们不得不动脑子思考解答题。果真大部分的同学都能解出来,这时我再加一点指导,他们就记得更扎实些。每当他们自己解出道思考题.就特别兴奋,久而久之,孩子们特别愿意做思考题,还争先恐后地把怎样解的方法讲给我听。

三、培养学习兴趣,体现主体地位

兴趣是学生数学学习主体体现的重要源泉,要获得连续不断的数学学习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要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意义的认识,所以我们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有意识地使学生接近数学。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数学学习并无神秘可言,我们周围充满了数学,任何人的一生都离不开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要重视数学教学的应用性,强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教学中要彻底使学生摆脱数学学习可有可无的思想。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优化评价机制,要树立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自己教学的思想。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评价中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数学教学中,如果我们教师能确立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原则,那么,我们就会在评价过程中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要做好 “三习”结合,也就是课前预习(感知)课堂练习(理解、讲题)课后复习(拓展、编题)

首先在上课之前,先要求学生预习,通过预习学生会对所要讲的内容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哪些内容理解了,哪些没有理解,形成质疑。这样教师在上课时,学生就会全身贯注地去听自己没有理解的内容,也为上课学生提问做了铺垫。在课堂练习中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讲题并接受老师辅导,使其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在课后复习与作业当中,更要为部分好的学生设置编题的机会,通过编题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加以拓展,学以致用。

五、贯彻数学学法的针对性原则

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指导.学生的类型大致有四种:第一种,优秀型。双基扎实,学习有法,智力较高,成绩稳定在优秀水平。第二种,松散型。学习能力强,但不能主动发挥,学习不够踏实,双基不够扎实,学习成绩不稳定。第三种,认真型。学习很刻苦认真,但方法较死,能力较差,基础不够扎实,成绩上不去。第四种,低劣型。学无兴趣,不下功夫,底子差,方法死,能力弱,学习成绩差,处于“学习脱轨”和“恶性循环”状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指导方法和重点要不同。对第一种侧重于帮助优生进行总结并自觉运用学习方法;对第二种主要解决学习态度问题;对第三种主要解决方法问题;对第四种主要解决兴趣、自信心和具体方法问题。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如果真正做到了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他们就能得到全面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实施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的思考 下一篇:发挥职业优势 实现企业共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