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昔洛韦联合溶菌酶肠溶片治疗手足口病138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11 07:50:46

摘要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溶菌酶肠溶片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13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对照组69例,对照组予阿昔洛韦10mg/(kg•次),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溶菌酶肠溶片1~2mg/(kg•次),每天3次,疗程5~7天。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阿昔洛韦溶菌酶肠溶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0.081

资料与方法

2008年4月~2009年8月收治小儿手足口病(均为一般病例)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69例,其中男37例,女32例;年龄≤1岁4例,≤3岁47例,≤7岁13例,>7岁4例;发热48例。治疗组69例,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1岁3例,≤3岁48例,≤7岁15例,>7岁4例;发热46例。全部患儿手足末端皮肤可见疱疹,口腔有疱疹或溃疡,部分病儿周围有疱疹。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10mg/(kg•次),每日2次静滴或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溶菌酶肠溶片1~2mg/kg次,每日3次口服,疗程5~7天。其他给予相同的对症处理及酌情使用抗生素治疗。

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2天体温正常,皮疹明显减少,3天内不流涎,进食增加,一般情况好转,玩耍如常;②有效:3天内体温正常,皮疹明显减少,4天内不流涎,进食增加,玩耍如常;③无效:4天仍发热,皮疹无减少或增多,流涎,进食少,口腔黏膜充血,疱疹破溃或合并细菌感染。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

讨论

手足口病是小儿常见的传染病,其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易引起暴发或流行,卫生部已将手足口病列为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1]。

手足口病为肠道病毒感染所致,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 16型、新型肠道病毒EV 71型引起。主要发生于手足掌部、臀部及口腔部,临床表现为发热及上述部位疱疹,本病多为自限性疾病,但由于进食时疼痛,进食困难,易激发细菌感染,且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播快,可引起托幼机构群体发病。手足口病常可发生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重者可并发心肌炎、中枢神经及多器官功能损害,造成死亡及后遗症[2],因此尽快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是治疗的关键。因本病一般情况下能自愈,所以治疗的目的着重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防止心、肺、脑等并发症发生。

阿昔洛韦属广谱抗核苷抗病毒药。它的主要作用是竞争性抑制脱氧鸟苷三磷酸酶与病毒DNA聚酶结合,抑制病毒DNA合成,阻止DNA链延伸,从而对病毒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是目前治疗病毒性疱疹的特效药[3]。

溶菌酶肠溶片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增强抗生素疗效及加快组织恢复的作用。本文结果表明,阿昔洛韦联用溶菌酶肠溶片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P

参考文献

1张媛媛,钟江.手足口病与肠道病毒71型.微生物与感染,2008,3(2):97-99.

2王新强.手足口病200例临床分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1,4 (3):180-181.

3王剑,金国强.小儿手足口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思路.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1):53.

上一篇:从临床角度论恙虫病的诊疗 下一篇:社区医院5508张门诊处方用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