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进一步走强 物价继续攀高

时间:2022-08-11 05:27:28

经济进一步走强 物价继续攀高

11月份CPI涨幅再次高于市场预期,创了28个月以来的新高。其中,翘尾因素贡献1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贡献4.1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的贡献继续扩大。

先行指标连续4个月回升

11月份CFLP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5.2%,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各分项指数均呈稳中略升态势。显示我国经济良好发展势头进一步巩固,未来经济发展将呈现稳步较快态势。进一步印证了我们对经济软着陆的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购进价格指数为73.5%,较10月份上升3.6个百分点,继续快速攀升,逼近2008年6月75.7%的历史高位。该指数连续攀升将使未来PPI上升的压力加大,挤压工业企业利润空间,同时增加国内通胀压力。

CPI超预期攀升 创28个月新高

国家统计局今日数据显示,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1 %,涨幅比上月扩大了0.7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1%,涨幅比上月扩大1个百分点。11月份CPI涨幅再次高于市场预期,创了28个月以来的新高。其中,翘尾因素贡献1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贡献4.1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的贡献继续扩大。同时也使我国实际利率为负的状态维持了9个月之久,虽然央行已将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但快速攀升的物价仍难以消除市场对加息的预期。

虽然食品类价格是推动CPI加速攀升的主因,但以非食品CPI衡量的核心CPI高达1.9%,也逼近2008年7月份2.1%的历史高点,国内面临的通胀压力依然巨大。为此,国务院自11月中旬以来,连续出台强力调控措施,央行也加速流动性的回收力度,显示了政府坚决抗通胀的决心。

从近期市场反应来看,这些措施正在发挥效力,如蔬菜等部分农产品价格已开始回落,但粮食、肉禽等产品价格仍在上涨。政府将2011年货币政策基调转向“稳健”也显示其比较担忧2011年的通胀形势,未来政府遏制价格上涨的力度会可能进一步加大。

鉴于目前CPI中枢趋势抬升的事实,政府可能提高通胀的容忍度,但是通胀目标的抬高可能强化市场对通胀的预期,加大政府治理通胀的难度。从过去政府将通胀目标设定在3%的水平来看,政府将2011年CPI目标设定为4%,也体现了其对通胀容忍度的提高.

工业增加值保持向好趋势

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比10月加快0.2个百分点,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8%,比1-10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11月份,重工业增长13.6%,轻工业增长12.7%。在节能减排任务基本完成后,重工业增加值增速出现反弹,我们认为,工业增加值增速有望保持向好趋势,并且可能再次使资源的需求,成为资源板块中期向好的重要力量。

消费保持平稳

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11亿元,同比增长18.7%,比10月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粮油肉蛋等生活必需品受价格因素推动,其销售额增幅扩大,而装潢材料、家具、家电等房地产下游行业增长放缓。随着元旦和春节的来临,未来消费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投资小幅反弹

1-11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10698亿元,同比增长24.9%,比1-10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42697亿元,增长36.5%。虽然我们预计投资增速会有反弹,但披露的数据仍高于我们预期的24.5%。

出口增速超预期反弹

11月份中国进出口值2837.6亿美元,增长36.2%。其中出口1533.3亿美元,增长34.9%,比上月大幅提高12个百分点;进口1304.3亿美元,增长37.7%,比上月提高12.4个百分点。进出口总值值再创历史新高,并首次超过2800亿美元,同时进口和出口值同时创新历史最高纪录。11月份对美日欧以及香港的出口增速均出现大幅提高,主要是圣诞节因素导致的需求增长,对东盟的出口增幅平稳。

我们在对四季度外贸形势进行判断时指出“四季度出口增速约在27%左右,四季度月度出口增速可能出现阶段性反弹。”在10月份保持回落后,我们预测11月出口增速可能小幅反弹。但披露的数据显示出口增速的反弹力度超我们的预期,更是远远超出市场预期。

上一篇:美国经济将向好 美元有望走强 下一篇:震荡偏软四连阴 多头暂时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