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时间:2022-08-11 03:24:55

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摘 要】在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成为各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重点。本文阐述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因素,进而提出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相应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能力;路径

尽管政府、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创业期待很高,也在积极营造创业环境,制定了很多创业扶持政策,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人数比例很低,创业成功的比例也不高。据北京市创业指导中心的统计,大学生主动或被动创业的比例不足1%,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大学生20-30%的创业比例;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到3%,远远低于一般企业20%以上的成功率,究其原因,大学生创业能力严重不足是造成创业比例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大学生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的概念首次于1989年在亚太会议期间提出,创业能力是个体拥有的一种智力资本,其中包含个性、技能和知识,被视为创业者能成功履行职责的整体能力,它对个体是否选择创业具有显著作用。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创业能力,得出不同的定义,目前对创业能力内涵的认识尚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本文认为大学生创业能力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具有较强综合性和创造性特征的、以智力为核心的特殊能力,是一种自我谋职的能力,是一种把自己或他人的市场创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综合研究表明,大学生创业能力最看重的五个指标:领导沟通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挫折抗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决策影响能力等。其中,领导沟通能力、挫折抗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决策影响能力是目前大学生最为欠缺的素质。

二、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因素

1.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目前,部分高校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缺乏清晰而明确的培养目标,对未来人才市场需求缺乏灵敏的反应。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需求最大的是应用创新人才,但很多高校,过分提倡理论知识的掌握,疏忽了紧密结合就业市场需求,未及时调整专业及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造成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人才市场需求,这必然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提升带来不利的影响。

2.高校创业指导不足、创业实践程度较低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大学生未来创业所具备的各种能力和素质。由于高校指导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等原因,创业教育多停留在空洞的课堂教学上,对于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启发、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指导不足。大学生创业训练、创业模拟等实践环节缺乏,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不强。

3.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

当前,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等原因,我国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氛围还没有形成,社会为大学生创业所能提供的支持力度有限。近年来,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但是在创业资金来源方面途径相对狭窄,很多的创业支持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没有完全得到落实,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创业受到很多条件和政策的限制。

三、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创业教育

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适应时展的需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从就业型人才向自主创业型人才的转变。倡导创业型大学,为新世纪培养创业型人才,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善创新、能创业、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之所在。在高校实行开门办学,一是对外开放,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沟通,形成合力,为学校培养人才服务;二是学校内部开放,加强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资源共享。

2.优化创业教育环境

积极向上的创业环境是培植学生创业观念、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的重要载体。首先,教学内容实现多样化,将创业教育、创新教育融入教学内容之中,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注重创业教育应淡化学科界限,注重学科间的交叉性和渗透性,使文、理、工有机结合,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相互渗透,使学生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增加设计性、创新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其次,通过开设创业课程、举办创业知识讲座、组织创业计划大赛、与企业签订战略联盟等等,这些通识性、广谱式培养方式对于普及创业基础知识、提升创业意识和能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再次,优化专兼职教师队伍结构。高校应该充分挖掘高校教师的教学潜力,实施跨校互聘教师,著名教授流动讲座等形式来增加高校间的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好高校商学院的专职教师以及就业指导中心的兼职教师,同时聘请企业专家作为大学生的创业导师,让有实际创业经验的成功人士为大学生进行创业疏导,开展创业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

3.加强创业平台建设,开展丰富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

通过各种创业平台,锤炼大学生未来创业所需的开拓型素质。应整合创业孵化器、科技园、实验室、创新科技活动、大学社团等创业平台,加强校、企合作,扩大产、学、研结合范围,拓展创业实践基地,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持续互动,开设企业家论坛,形成、完善创业实践教学系统。

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策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创新计划大赛等竞赛活动;可以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和创业杰出校友,开展创业事迹报告会等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可以组织大学生到企业进行创业实习,在实地观摩中积累创业经验;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网络创业培训;可以设立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鼓励创业项目的孵化。

4.激发学生创业激情,锻炼创业心理品质

创业激情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很多大学生都有过创业的激情和冲动,高校要不断强化大学生的创业冲动,激发大学生把创业的冲动转化为创业的激情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加强创业观念教育,积累创业经验,增强自主创业意识。同时要加强对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锤炼。创业是一项创造性工作,创业的过程会面临各种严峻的挑战和压力,创业者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要培养大学生抗挫抗压能力,加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领导沟通、决策管理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5.改善创业服务环境

政府要完善创业政策,积极促进大学生创业。建立起协作机制,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完善资金支持保障、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市场秩序等措施,以营造一个适合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环境。首先,鼓励高校提升大学生创业服务水平。加强创业指导的咨询服务。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等跟踪辅导的“一站式”服务,同时,可以为创业大学生提供涉及创业政策解析、具体实践操作等方面的资料。其次,政府加大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对大学生创业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经有关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领域实现创业的大学生,给子奖励性补贴,并保障其合法权益,符合规定的,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各级大学生创业服务机构和人才服务机构要在服务场所设立专门窗口,为大学生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职业介绍、创业培训等免费服务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春花.学术资本: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要素[J].教育发展研究,2010(21).

[2]李燕.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J].教育研究,2011(03).

[3]聂红,程思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J].教育教学论坛,2012(21).

作者简介:贾显维(1965—),女,陕西礼泉人,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上一篇:对军队院校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现代英语教学法浅析及其综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