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导入方式

时间:2022-08-11 02:31:41

浅谈小学数学课导入方式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导入虽是仅占几分钟或几句话,但它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和阶段,它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负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那么如何更好地导入新课?本人结合实践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导入的几种方法: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

1.开门见山式。新课一开始,就直接揭示课题,将有关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来。要求教师语言精炼、简短、生动、明确、富有鼓动性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感、紧迫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圆的认识”,在黑板面上,细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个小球,拉直细绳用力甩动,小球运动的轨迹形成一条首尾相接的曲线。教师首先作如上说明,然后用粉笔代替小球在黑板上画出小球运动的轨迹,指出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圆”。

2.温故迎新式导入。以旧知识作为桥梁,使学生知识不断递进,增加知识坡度,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建立联系的过程。学生对新知识联系最紧密的旧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必然影响到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要掌握好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又不新,难又不十分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物或教具演示法。学生学习新.知总是在一定的情感中进行的。新授前,使学生在一节课开始,就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而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事物、图画等教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数学能力。

4.巧设悬疑式。学生学习新知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的情感,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内驱力。在导人新课时,需要教者巧设悬念,精心设疑,创建“愤”、“绯”情境,使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必然促使学生自觉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的状态。

5.生活实际联系法。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很多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新知识的引入,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揭示知识的应用价值。一般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们看得见,摸得着,有的还亲身经历过。在讲解数学新概念时所举的例子尽量要联系实际。当老师提出与实际联系比较密切的例子时,学生们都跃跃欲试想学以致用,这样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面积”一节时,可以这样开场:我们年级张老师家分得一套新房子,他打算用33mm的正方形彩色地板砖铺地面,现在平面图就在我手里,同学们帮助算一下,需要买多少块方砖。看到学生们认其审视平面图后互相商讨

的场面,我及时引入了“面积”的概念。

6.实验导入法。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持久集中。根据这一特点,可挖掘教材内容,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的手、脑、眼、口同时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在情境中思维,在活动中思考。如教学“平均分”的概念时,可以指导学生摆学具,有四种分法:1根与7根。2根与6根.3根与5根.4根与4根。然后,教师指出最后一种分法的本质特征是“每份的根数一样多”,说明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使学生感受到在操作中获取新知的快乐。引入实验演示。教师主要是通过带领学生共同以直观教具进行实验演示,以引导学生思维,是数学教学的一种新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往往能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

二、数学课导入的注意事项

l.简单明了。课前的导入是引子,导入时不能夸夸奇谈占用大量时间,重点是导入后的教学,所以上课时教师力求要做到简单,通过简单的情境、故事、游戏、问题导入新课。教师应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迅速地集中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望和思维活动,引起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做到心动、脑思、口说、手写;同时也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教学要求,并有意地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心理和知识上进入听课的良好准备状态,进而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

2.有趣新颖。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会乐学、爱学。因此,导入新课阶段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求知欲。

3.有吸引力。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无意注意占很大成份,所以在上课伊始,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意利用导人新课这个重要环节,在极短的时间内,巧妙地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通过谈话或一些具体、形象、直观的事物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思维跟着教师讲课走。

4.有针对性。新课的导入应有针对性,新课导入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的方法。导入要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语言。只要我们在教学的实践中留心观察,勤于思考,积极探索,一定能创造出具有新意的导入方式,使我们的教学更具活力,使学生更加快乐。

总之,精心设计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启动学生思维的机器,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并为学习新知识作鼓动和铺垫,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具体运用时常常相互结合。但无论如何设计,都要根据教学实际,紧扣教学目的,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浅谈五年级数学教育 下一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下状态的几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