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合作阅读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2-08-20 12:38:17

关于初中语文合作阅读教学的思考

摘要:合作阅读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方式,符合当代教育改革潮流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合作阅读教学,对于课程改革、学生和教师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合作阅读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标下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难点。为实现这一目标,合作阅读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需要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注意创设教学情景,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精神,提高教学效率;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课后拓展延伸,增加学习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做好语文知识的传授,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二、合理的对学生进行阅读分组

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及知识经济的即将到来,需要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不但要有竞争的意识,更要有合作的精神,需要有合作生存、合作发展的意识。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把学生分成小组以完成教学任务。在分组时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4—6人组成,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例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同时也可以多种小组形式出现,如把学生进行配对,一个程度高一点,一个程度低一点,或者一个擅长口头表达,一个擅长书面表达等的同学组成“同伴”系统;想通过小组的互相帮助,使成员有意识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就组成协作性小组;志在于让学生在小组里面说出每一个人的观点,然后选出一个口头报告员,向全班报告小组里面的观点就组成口头报告小组等。目的在于创造机会让不同学习能力或者看法不同的学生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运用每一个人的背景知识对文章做出回应;帮助学生了解对于同一篇文章,有不同生活经历或不同生活背景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让学生能学会独立欣赏文学作品。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倾听和口头总结别人观点的能力以及即兴演讲能力;培养具有创造力和主动学习的学生;培养个人和小组学习的能力。从而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怎样合作学习。

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学生并不是教师的附属品,相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受到教师的尊重和重视。另一方面,合作阅读中的“合作”,并不限于学生组成的各个阅读小组之间的合作,也应该包含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合作阅读只有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达到良好合作才能真正得以实施。而这些,都只有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下,在和谐的教学环境里才能实现。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做,乐于发表意见和建议。许多研究也表明,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学习行为示以满意的微笑,点头称赞,拍肩鼓励,以及口头表扬,都会给学生增强新的动机力量。总之,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着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并要坚持正面引导、表扬为主的原则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初中语文合作阅读教学,这样就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注意提问的难易程度及方式

语文课上,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预习任务,学生的提问谁能给予准确的回答,看谁对文章的内容记忆得快,较长的小说、故事等看谁能在快速阅读后准确地复述出来,如此等等。教师都是由学生来解决一切问题,教师给表现好的学生加课堂表现分给予鼓励。总之,教师是在不失时机让每一个学生在感受成功。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与提出目的在于给学生一个范例,使学生明确“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的道理。让学生在航灯的指引下顺利的航船,旨在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进一步分析、讨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同时也是创新意识的启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创新是在吃透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这里进行的问题设置,是帮助学生思考分析,并不是为了限制学生的思维。所以,允许学生甚至激励学生独立地、自由地、大胆地进行思考,讨论或小组进行探究,以拓宽学生的思维。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合作阅读,训练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及资质,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使其在语文学习在学会自我思考、自我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龚正菊,姜源. 新课标下现代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 新课程(中学), 2010,(05) .

[2]林进强. 新“课标”与阅读教学——浅谈“自主、合作、探究”式的阅读教学[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0,(03) .

[3]安素菊. 新课改下如何做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0,(04) .

[4]常凤霞.合作阅读中思维激发训练与培养[J].21世纪中学生作文(初中教师适用),2009,(12).

上一篇:浅谈"数学是常识的精微化" 下一篇:巧用评语批改小学数学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