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核心素养,让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时间:2022-08-11 01:02:41

提高核心素养,让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让学生在知识了解、技能掌握、情感生发中,运用学习方法,拓展学习成果,并让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效果等得以个性化地提升。

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学生能在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明确任务,并以自主、合作和探究等方式获取知识与技能,并将其运用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同时还应获得学科观念、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探究技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让学生在知识了解、技能掌握、情感生发中,运用学习方法,拓展学习成果,并让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效果等得以个性化地提升。

让学习在文化熏陶中发生。艺术教育不仅包括艺术创作的学习,还包括艺术批评、艺术史、美学等知识的学习。1994年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明确指出,艺术教育包括从文化、美学、历史的角度分析、欣赏、评价作品的能力和智慧。而艺术作品往往诞生于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美术教学如果缺乏文化背景,就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之感。在美术课堂中,教师适当、适时地渗透与美术作品、艺术流派、创作背景等相关的知识和常识,会让课堂更生动,让学习更有活力、更有韵味,如此便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向往,同时也更能体现美术学科的人文性。

让学习在多种方式的培养中发生。虽然课改多年,但仍有很多人认为美术学习就是绘画,而美术学科强烈的工具性,也让不少的美术教师和学生,甚至家长省去麻烦的准备过程,承袭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作为一门艺术学科,美术的创新不仅表现在作品内容、形式上,对学习和表现方式也要求有其创新之处。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无论是教师教授,还是学生自学;无论是作品整体感知,还是局部细节观察……都应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学习方法,积累经验,并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将方式、方法迁移运用。

让学习在审美体验中发生。艺术源于情感表达的需要,是情感的表现,它来源于人的精神世界,并服务于人的精神需要。所以,美术教学也应让学生在作品欣赏、创作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体验。教学中,我们应为学生“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审美感受而欣喜,并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表达、再现、创造出自己对直观事物的认识和情感,同时运用一定的美学原理、规律、思想等去论证。

基于以上想法,笔者在美术教学中,总会设法挖掘相应的文化资源,开发多样的教学方式,并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爱学美术、乐学美术、雅用美术,并让学习真正发生。

上一篇:一种基于通用面包板的教学模式应用 下一篇:大数据环境下网上选课系统能效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