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文艺创作计划

时间:2022-08-10 11:04:53

文化局文艺创作计划

*年,是全面贯彻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构想的一年,市委明确了构建和谐*的目标任务,对我市文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做好今年的文化工作,对创建和谐文化,推进和谐*和现代化大都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年全市文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届六中全会、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迎接并贯彻党的*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建设和谐文化的能力,深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创新,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为和谐*和现代化大都市建设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重点抓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打造一批文艺精品力作,构筑全国文艺创作与展演的高地

以角逐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迎战第八届、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为契机,按照“三贴近”要求,抓好重点剧目创作展演,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文艺事业的全面繁荣。

加强对文艺创作的引导和管理。做好艺术创作的项目论证,鼓励和支持创作市场欢迎、叫好叫座、常演不衰的优秀剧目。继续抓好杂技剧《西游记》、音乐剧《星》、话剧《南越王》等重点剧目的修改提高,向全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冲刺。创作排演一台具有岭南特色、定点定时演出的综艺晚会,加快推进《三家巷》、《刑场上的婚礼》创作,修改提高音乐曲艺晚会《娱乐升平步步高》和《珠江水南国情》,创作小学语文课本木偶剧。高质量完成重大题材美术作品创作任务。加大文学艺术作品创作力度,加快创作成果转化。

进一步繁荣我市文艺演出。继续抓好“*之夜”系列演出。以打造旅游剧场为目标,加快推进红豆粤剧团与江南大戏院团场结合。发挥市属剧团的主力军作用,打造南方剧院戏曲演出基地、彩虹曲苑广东音乐曲艺演出基地、13号剧院话剧演出基地和*市木偶中心木偶演出基地,形成一批定点演出的特色剧场。

二、以导向性、示范性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打造优秀文化品牌

要精心策划、坚持不懈地办好代表城市形象、涵盖岭南文化的各类文化活动,勇于创新,做精做强,打造成为我市优秀文化品牌。

办好具有重要社会影响的大型文化活动。精心策划举办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第十二届*国际艺术博览会、第三届*民俗文化艺术节,继续举办“羊城新秀”歌手大奖赛。启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筹备工作,做好第四届国际民间艺术节的项目论证和前期工作。

办好各类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文化活动。继续开展国际博物馆日、世界遗产日、世界读书日等宣传活动,围绕*起义80周年、香港回归10周年等重大历史事件开展系列纪念活动。

办好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文化活动。如*市农村文化欢乐节、*市水乡文化节、增城市音乐文化节、花都区农村艺术节和旅游文化节、从化流溪文化艺术节等,营造浓郁的城乡文化氛围。

三、基本完成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全面夯实文化强市的硬件基础

抓好我市重点文化设施建设。按照我市文化设施建设总体部署,高标准建设*歌剧院、*新图书馆、*文化中心(太古汇)、*文学艺术创作中心、*沙河顶艺术苑、东山剧院、蓓蕾剧院等重点文化设施,做好辛亥革命纪念馆筹建工作,推进南越王宫署博物馆、南越王博物馆周边改造工程、南越国史研究中心和*新博物馆立项建设。

抓好各区、县级市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重点推进萝岗区、南沙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抓好花都民俗博物馆和洪秀全“馆居合一”建设工程、增城和从化图书馆、南粤先贤馆、万木草堂、*海事博物馆、番禺区星海文化广场、黄埔区文化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

抓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大对街镇文化站的检查督导力度,促进基层文化设施的达标和监管工作。实现各街(镇)普遍设立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各居委会普遍设立社区文化室。推动三馆(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一站(文化站)一室(文化室)建设,建设功能配套的影剧院、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积极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四、切实抓好基层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以政府提供服务为主导方式,以农村和社区文化建设为重点,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开展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和群众性文化创建活动,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城市面向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推进公益电影进社区和“2131工程”,建立*公益数字电影院线。继续推进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统一组织实施送戏、送书、送展览、送电影下乡,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让广大农民共享先进文化建设的成果。

围绕和谐平安社区建设,打造便民服务的“社区文化圈”。鼓励发展各类社区业余文化组织,发动社区居民、学校参与,以都市热浪、羊城之夏、公益文化春风行、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为依托,以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和广场为阵地,更加广泛地推动文化进入社区。加强民间文艺队伍建设,扶持群众文艺创作,组织参加全国群星奖文艺展演。做好迎接全国、全省文化馆(站)评估准备工作。

五、着力保护与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彰显历史文化名城更加夺目的风采

在经济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加大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及时抢救、保护和利用各类文物资源、岭南传统民间工艺、古村镇、老字号,连片保护和开发利用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街区。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与自然、人文景观相结合,科学保护,合理利用,使岭南历史文脉延绵不断、世代相承。

开展全市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发动全市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年完成普查工作。

抓好重点文物考古发掘和维修改造。上半年完成*起义旧址维修工程,为迎接*起义80周年纪念活动做好准备。加快南越国宫署遗址考古发掘和文物资料整理工作,配合国家文物局开展大遗址项目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完成黄埔军校旧址二期维修工程。推进原陆军新编第一军印缅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的迁建工作。出版《*文物普查汇编》,全面完成第四次文物普查后续工作。

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提高策展和陈列水平,有计划地推出一批有影响的展览。积极开展文物交流展览,有计划地引进国内外优秀文物展览,提高博物馆综合服务水平,发挥文博单位在爱国主义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作用。加快红色旅游等文博景区建设。向公众开放南越国水关遗址。抓紧启动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开展南越国遗迹申遗第二阶段的工作。完成《马思聪全集》出版工作,并做好专题演出、宣传推介等系列纪念活动。加强馆藏文物规范化管理,推行数字化管理。积极扶持指导区县、行业、私人博物馆的发展。

六、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确保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

通过建立灵活高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公平竞争的文化市场机制和坚强有力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构建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

整顿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在完成去年新增网吧审批工作的基础上,加快第二批网吧指标的申报审批进程,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大音像市场的整治力度,提高正版音像制品上架率。认真贯彻执行《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和《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加强对演出和歌舞娱乐场所的管理。

理顺文化市场管理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明确区、县文化部门的管理权限,充分发挥区、县文化部门市场管理第一线的作用。壮大和发展*市文化娱乐业协会,加强自我管理、行业自律。

引导和繁荣文化市场。注重研究文化消费市场,改善文化消费环境,引导文化消费观念,鼓励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连锁经营,推进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

七、积极稳妥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我市文化产业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一是进一步转变文化行政管理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文化管理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二是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坚持分类实施、一企一策,逐步将局属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完善企业制度,使之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三是继续推进文艺院团改革。探索团场结合的有效途径,建立一批相对固定的演出基地。通过建设*文学艺术创作中心,整合文化艺术资源,创新艺术创作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四是继续深化文化事业单位的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任期目标管理制、收支两条线财务管理制度和全员聘用制度,建立灵活多样的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要增强对文化产业的指导和服务能力,降低准入门槛,完善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多种所有制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要策划举办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推介会,并建立日常信息制度,创建有效的宣传策划机制和方法。要鼓励社会捐赠、捐助文化建设,逐步探索文化活动项目社会招商的途径,以信息化为先导,以市场化为取向,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新台阶。要引导各文化产业门类向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建立一批市级文化产业园区,推出一批部级、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基地。同时,推动电影业、网络服务业、演出娱乐业和音像业的健康发展。

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工程”,通过民间发起、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等多种途径推进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着重办好中俄、中意互办文化年有关文化活动,加强友城之间的文化交流,继续推动穗港澳文化合作项目,开拓杂技剧《西游记》等重点剧目国际市场,积极推动文化产品与服务走出国门,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八、积极推进文化法规制度建设,不断提高文化依法行政水平

加快文化立法进程。完成《南越国遗迹保护规划》,出台《南越国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加快推进《*市文物管理规定》和《*市图书馆条例》的制定,进一步完善文化法规体系。

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对保留的文化行政许可项目,规范程序,简化环节,贯彻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一系列监督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文化工作优势,加强对各项文化法律法规的社会宣传。

推进政务公开和事务公开。通过建立我局政务公开网站,向社会公开全市文化行政许可事项、行政处罚事项及其依据、结果等内容。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事业单位的事务公开工作,实现便民、利民的目的。

九、实施“人才兴文”战略,为建设文化强市提供人才保障

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力度。继续实施“*市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采取提高学历、专业进修、参加学术研讨和专题学习、承担重点研究课题、挂职锻炼和出国访问交流等多种手段培养人才,提供经费资助,提升综合素质。重点培养一批高级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文化经纪人才、文化科技研发人才和高水平的文化创作人才。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综合素质。

有针对性地引进高层次人才。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采取聘用制、签约制、兼职制等灵活的用人机制,不拘一格引进和使用高层次人才,鼓励国内外各类文化艺术人才为*文化建设服务。

加强文化人才使用和管理。以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为契机,建立人才评价标准、激励约束和选拔使用机制。积极探索符合文化艺术发展规律,体现文化艺术生产要素为主的收入分配办法。

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为构建和谐文化提供政治保证

为了完成繁重的各项文化工作任务,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各级党组织要把和谐文化建设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理论学习,工作重心下移,认真研究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党内和谐促进各单位的和谐发展。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和选拔熟悉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优秀干部,不断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活力、处理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并纳入领导干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密切联系群众,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按照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八种风气”要求,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群众接待日制度、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制度以及挂点扶贫、联系基层单位制度,将群众工作做深做细。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建立健全我局教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重点防范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以良好的党风政风促进社会和谐。

此外,要进一步继续抓好统战、老干部、工青妇和保密档案工作,加强维护稳定和综合治理以及计生工作,为文化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和谐的内部环境。

上一篇:文化局文化建设要点 下一篇:文化局文艺品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