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累犯问题探讨

时间:2022-08-10 10:04:13

单位累犯问题探讨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单位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引起了刑法学者的高度重视。在单位犯罪理论中,单位累犯又是一个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就现行刑法累犯制度中的单位累犯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单位犯罪现象;单位犯罪理论;单位累犯制度

1 现行刑法中是否有单位累犯的规定

1.1 在这一问题上,学者们观点各异,大致有下面几种:

1.1.1 否定说。持此学说的学者认为现行刑法中尚未规定单位累犯,即不仅没有单位普通累犯的规定,也没有单位特殊累犯的规定。 持否定说的学者从我国现行刑法典所设置的累犯的构成条件出发,认为就犯罪的单位本身而言,其只能适用罚金刑,显然不符合累犯的构成要件。况且,单位犯罪的自然人,如以前未曾犯罪,或者已更换,根据罪责自负的原则,单位所犯前后罪的具体意志的表达者和实施者并不相同,特定自然人并不构成累犯, 因而单位也不能构成累犯 。

1.1.2 限制承认说。持此学说的学者认为刑法原则上并未明确规定单位累犯,即总则第65条、66条的规定并不适用于单位,但分则中的个别条款实际上规定了单位特殊累犯。在这些学者看来,分则第356条本质上是关于犯罪特殊累犯的规定,又由于单位能够成为相关犯罪的主体,因此该条也就包含了对单位特殊累犯的规定。

1.1.3 肯定说。持此学说的学者认为现行刑法已经全面确立了单位累犯制度。具体而言,第65条包含了对单位普通累犯的规定,而根据第66条和第356条的规定,单位还可以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罪累犯和犯罪累犯。持肯定说的学者认为应当将关注的重点放到研究如何适用单位累犯上来。

1.2 笔者赞同否定说,认为目前我国刑法规定的累犯制度仅适用于自然人犯罪,并不适用单位犯罪。理由有以下两点:

1.2.1 从普通累犯和特殊累犯立法演变看,其犯罪主体仍只限于自然人。我国1979年刑法对犯罪主体的规定将单位排除在外,而我国现行刑法中累犯制度又是以1979年刑法累犯制度直接发展而来,新刑法第65条只把构成一般累犯的前后罪的时间由原来的3年改为5年.第66条将反革命累犯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罪累犯.从新旧刑法修改的前后关系来看,显然新刑法也无单位累犯的规定。

1.2.2 就适用累犯的条件而言,现行刑法累犯制度并不适用于单位犯罪。我国刑法第65条规定,构成累犯的条件之一,就是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而目前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原则上采取的是双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它负责人员判处刑罚,因单位只适用罚金刑不适用自由刑,按照单位被判处的程度来对照起点标准是永不可能构成累犯的,而以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它负责人员所受刑罚去对照标准,虽然有可能符合累犯制度但有可能存在主体不一致问题,即单位犯前后罪其受罚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负责人员有可能是非同一人。因此,以目前累犯制度而言,本身不能直接适用单位犯罪。

2 刑法应否增加单位累犯制度

我国现行刑法并没有单位累犯的规定,那么单位能否成为累犯的主体,我国刑法应否增加单位累犯制度,对此刑法学界又有肯定说和否定说之争。

2.1 持肯定说的学者们认为我国刑法已经承认单位能够成为犯罪主体,那么单位和自然人一样,在实施第一次犯罪后就可能再次犯罪,这样单位也就有可能构成累犯。其次,单位是具有法律上人格的社会组织。构成单位累犯的主观条件除罪过形式外,还必须具备特定的人格因素,即单位被科处刑罚之后不知悔改,即使单位初次犯罪和再次犯罪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不同,只要新的法人代表或其他人员为单位并以单位名义又实施了犯罪行为,就不影响单位累犯的成立。因为他们都为同一单位谋取利益,以同一单位的名义在职务范围内实施犯罪,他们行为的后果应由同一法人承担。所以单位可以成为累犯的主体,有前科的单位并不因为它的具体意思表达者和行为实施者的改变而不能构成累犯。

2.2 持否定说的学者认为:依据累犯制度规定,犯罪人屡次故意犯罪,主观恶性深,社会危害性大是对其从重处罚的依据。单位犯罪是以单位名义实施的,它同自然人犯罪一样,也须有主观上的罪过,但二者有明显的区别。单位罪过是一种集体的意识和意志的体现,而自然人的罪过则是个人意识和意志的表现。单位罪过离不开特定自然人的罪过,即经单位决策机构集体研究做出的决定或者是由负责人员作出的决定或授权。这种单位内部特定自然人的意识和意志的集合,实际上成为超个人意识意志能力的一种集体意志。因此,单位罪过相对于自然人罪过既有独立性,又有依附性,是独立性和依附性的辨证统一。 故单位犯罪的特点决定了其不符合累犯制度的立法意图。

2.3 笔者赞同肯定说,认为创制单位累犯制度是非常必要和合理的,理由有以下两点:

2.3.1 单位再次犯罪的存在使增设单位累犯十分必要。单位犯罪问题随着大生产的形成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日益突出,单位凭借自己聚集的强大财力、物力、人力和规范化的组织在犯罪过程又中往往较自然人犯罪更具犯罪能力和危害性。现实中单位犯罪后再次犯罪屡见不鲜,其社会危害性也非自然人犯罪所能比拟的。因此,预防和打击单位犯罪,特别是预防和打击单位再次犯罪,是刑法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单位累犯制度的引入就是一种有效的打击手段,对再犯从重处理体现了罪刑相适应原则。

2.3.2 我国现行刑法已经承认了单位犯罪主体,这是规定单位累犯的法律依据。单位在犯罪后经过刑罚惩罚仍不思悔改,在一定期限内再次犯罪的说明其人身危险性较大,有必要予以立法打击。即使主管人员和直接负责人员发生变化,因其以同一法人名义实行犯罪,后果应由同一法人承担,单位仍然成立累犯。将单位规定为累犯的主体不但与累犯的设置初衷并不矛盾,而且可以更好地防范和打击日益频繁的单位犯罪。

3 增设单位累犯制度的可行性

3.1 外国先例可资借鉴。单位累犯,在有些国家称为法人累犯,其存在与否,在世界范围内,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纸面上争论的问题,它不仅已被有的国家给以合法的地位,现实地存在着,并在实际地被贯彻执行着。

比较系统规定法人累犯制度的法典是现行的法国刑法典。为与自然人累犯制度相配套,该法典共设置了四类法人累犯。《法国刑法典》第132-13 条规定:“法人因法律规定当处自然人 70 万法郎罚金之重罪或轻罪已经最终确定判决,自前刑期满或完成时效起计算,10 年期限内,又因犯当处相同刑罚之轻罪应负刑事责任者,适用之罚金最高定额为惩治该轻罪的法律所定最高罚金额的 10倍。法人因法律规定当处自然人 70 万法郎罚金之重罪或轻罪已经最终确定判决,自前刑期满或完成时效起计算,5 年期限内,又因法律规定当处自然人 10 万法郎以上罚金之轻罪应负刑事责任者,适用之罚金最高额为惩治该轻罪之法律所定最高罚金额的10倍。”第 132-14 条规定:“法人因轻罪已经最终确定判决,自前刑期满或完成时效起计算,5 年期限内,又因相同之轻罪,或依累犯之规则,因相类似之轻罪应负刑事责任者,罚金最高定额为惩治该轻罪之法律规定当处自然人之最高罚金额的10倍。”第 132-15 条规定:“条例有规定之场合,法人因犯第五级违警罪已经最终确定判决,自前刑期满或完成时效起计算,5 年期限内,又因同一级违警罪应负刑事责任者,适用之罚金最高额为惩治该违警罪之条例规定当处自然人之最高罚金额的 10倍。” 虽然我国与法国关于刑罚和累犯的规定不能套用,但法国刑法典关于法人累犯制度的设置,可引以为鉴。

3.2 单位犯罪理论提供可行性支持。美国学者赖斯指出:“要理解法人的不法行为,首先要停止把法人类推为人的作法,而按照法人的本来面目,即一个复杂的组织体来分析法人的行为。”日本著名刑法学者板仓宏认为,日本传统的以个人犯罪为观念发展起来的刑法理论是不能适应现代化型犯罪的,原原本本试用它,是不能发挥刑法机能的,“因此,我立足于现代日本的社会经济构造的生活关系的现状,开拓使作为社会防御手段的刑法为保卫市民的人权和生活的安全而发挥技能的新理论,” 以此为指导,创立了关于法人犯罪的“企业组织体责任论”学说。我国台湾刑法学者陈朴生教授也指出:“刑法理论,无论从何角度检讨其刑事责任之基础,均未能脱离个人责任,即所谓个人责任刑法。依此理论,以解决企业组织体的责任仍嫌格格不入。社会随时代之进步,企业组织体固愈增其重要性、普遍性;而其灾害之发生,则远较个人为广,亦非个人行为所生之损害所能比拟。因之,为防止企业灾害之蔓延,对于企业组织体之刑事责任,如不能脱离现今刑法个人责任的传统理论,另谋寻求其解决方法之根据,实难收其效果。” 由此可见,完全根据以往的自然人本位的刑法理论来看待单位犯罪,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不合理的,并且实际上也为社会现实所不能容留。

4 增加单位累犯制度的立法建议

笔者认为我国刑法应规定:单位累犯是指被判处数额较大罚金,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再犯应判处数额较大罚金罪的犯罪单位。其构成条件是:

(1)前罪被判处数额较大的罚金,后罪也应被处罚数额较大罚金。“数额较大”的标准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由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

(2)单位所犯的前后罪都是故意犯罪。

(3)后罪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的5年内。这与自然人普通累犯的时间条件相同,目的主要体现平等。笔者建议将单位累犯的条文设计为:被判处数额较大罚金的犯罪单位,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数额较大罚金之罪的,是单位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过失犯罪除外。

收稿日期:2008-4-04

上一篇:论如何开展社区思想政治工作 下一篇:地役权与物权法定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