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区域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其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时间:2022-08-10 05:21:56

河南省区域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其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首先利用信息化指数模型,按照《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测度了河南省18个省辖市当前的信息化建设水平。然后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对省辖市信息化建设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进行了相关性量化分析,依此实证了信息化建设对当前河南省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作用。

关键词:河南;信息化;国民经济;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8-0052-03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地区经济社会综合发展实力及文明程度的标志,信息产业也成为带动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河南省信息产业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与此同时,河南省近年来的国民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那么,在当前信息经济的大背景下,河南省的地区信息化建设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信息化建设因素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相关性等,是十分值得关注和探究的问题。

一、河南省辖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

地区信息化是以城市信息化发展为基础的。根据国家信息产业部所公布的《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①以及河南省的实际情况,我们利用信息化指数法(Index of information)对当前河南省各主要城市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信息化测度指标的选择有一定的相对性,不同的地域或时期,指标体系的构建可能有所不同。为合理测度河南各省辖市的信息化水平,本文按照代表性、简便性、可比性和准确性原则,选择了以下五类建设因素共14项明细指标,共同构成图1所示的信息化水平测度体系。

基于以上指标体系,本文对2008年度河南省18个省辖市各项指标的数值进行了统计 。由于信息化指标之间不同质,为进行对比我们以郑州为基准,将各地市的指标值进行指数化处理。由于指标加权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和标准,而取决于如何判断各指标在信息化中的地位或作用,考虑到城市间同类指标具有可比性,为方便计算本文采用相同权数简单算术平均法来测度各省辖市的信息化指数。具体算法是:将郑州的各项指标值指数定为1,将各地市的同类指标值除以郑州对应的值求得该市各项指标值指数。然后将各项指标值指数相加除以指标个数,计算出该市各信息化因素标准指数。最后对各信息化因素标准指数进行平均,求得各地市的信息化发展指数。那么本文测度的河南各省辖市的各项信息化主体指数及综合指数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在河南18个省辖市中,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多集中在豫北和豫西地区,如郑州、焦作、洛阳、新乡等。而程度较低的城市多集中在豫东和豫南地区,如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

二、河南省区域信息化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考虑到人口和其他自然因素方面的不同,本文选择人均GDP作为经济发展的对比分析指标。表2列示了河南18个省辖市2007年度人均GDP及其指数化处理后的指数,以及与信息化指数的对比情况。

可以看出,河南18个地市在经济发展上同样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地区间不平衡较为明显。其中仍然是豫北和豫西地区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如郑州、济源、焦作、洛阳等);而豫东和豫南地区城市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如信阳、商丘、驻马店、周口等)。这显示出地区信息化建设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我们不妨用人均GDP指数与信息化指数作如图2所示的折线图。

从图2可以看出,各地市GDP与其信息化建设之间存在着较明显的线性相关性。下面将信息化指数作为解释变量,而将人均GDP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a+bx。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参数a、b,则可得到:b=0.8395,a=0.227。于是得到回归方程为:■=0.227+0.8395x。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则有:r2=0.7156,r=0.846

α=0.005单尾tα(16)=2.12 t=6.347>2.12为显著。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回归方程显著性强。这说明当前河南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其信息化建设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线性相关性。河南省各地市的信息化建设,正在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着显著的积极影响作用。按照现代经济学增长理论,可以对这种实证的现象和结论给出如下的一般解释:在信息经济大背景下,信息产业已成为带动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这种带动力量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作用。主要表现为信息产业不仅本身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发展速度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信息产业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产业。如信息产业中的邮电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等,目前都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其发展规模和水平直接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其二是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间接影响作用。信息产业对各传统产业具有催化、倍增和优化作用。首先信息产业具有扩散效应(即乘数效应),当一种信息被利用后会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映,表现为当信息产品作为生产资料使用时,会提高使用者的劳动生产率,从而产生第二层次间接经济效果,以此类推可产生更深层次的间接经济效果。这些间接经济效果的总和就构成了信息产业的扩散效应,使得信息产业间接为国民经济所创造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要数倍甚至数十倍于信息产业自身的效益;其次信息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优化传统产业格局、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也都发挥出十分重大的作用。

事实上,经济发展相对超前的日本和欧美地区信息化经历,也充分说明了信息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作用。在1990―2006年间,日本的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由3 000亿美元上升至32 000亿美元,增长了10.67倍,西欧由5 000亿美元上升到200 000亿美元,增长了40倍。美国所以能在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中居于领导地位,与其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也密不可分。目前,美国信息产业创造的附加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高新技术部门在美国国内销售和出口中已成为最大的部门,其产值占GDP的80%。

三、结语

自2005年以来,河南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发展态势,发展速度一直高于全省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及各项指标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在第12位左右,信息产业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而与此同时,河南近年来的经济也同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位次稳步上升。仅总量上看,2005年河南GDP首破万亿大关,而2008年更达1.8亿以上,排在沿海发达地区广东、山东、江苏、浙江之后,连续几年稳居全国第五而中西部第一位置。GDP增速2004年至今基本平均保持在14%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生产总值2005年达16 012元,2008年更达19 593元。若按照国际经验判断,这标志着河南已进入了一个经济全面提速、工业规模急剧扩张的历史发展新阶段,也标志着河南在继续保持农业大省地位的同时,已进入了全国经济大省的第一方阵,确立了新兴工业大省的基本地位。但如果把河南的信息化建设放在全国的大环境下进行比较,则其差距仍然十分明显。我们以第三产业主要表征为新技术产业,根据2008年国家和河南统计年鉴所提供的数据,将GDP看做1个整体单位,那么河南与全国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指标的对比情况是: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例,河南为0.3而全国平均水平为0.4;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河南为0.29而全国平均水平为0.42;第三产业对GDP拉动作用,河南为0.29而全国为0.43。可以看出这三个主要指标,河南都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依靠高新技术产业对当前传统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以实现信息化带动和促进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河南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统计局.2008年河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 张颖丽,许正良.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度量方法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10) .

[3]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十一五”以来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经济发展情况报告[R].2008-11-10.

[4] 国家统计局.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The relevant analysis between the area informationization level measure and the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

Li Li-zhi

(He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zhengzhou450002,China)

Abstract: Firstly, this article used the informationization exponential model and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Target Constitution Plan", has estimated the current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level of 18 municipality city in Henan Province. Secondly, the article used th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and carried on the relevant quantification analysis between the municipality informationazition construction level and the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according to this confirmed that the informationazition construction has positively affection on the Henan Province's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Keyword:Henan Province; informationization; national economy; relevance

上一篇:山东沿海与内陆县域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下一篇:金融危机背景下唐山工业经济运行现状及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