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奥运趣事

时间:2022-08-10 03:52:14

早期奥运趣事

奥运会发展到今天,已日趋成熟,项目种类齐全,竞赛规则严谨,赛程安排合理,体育设备完善。但是,在早期的奥运会上,所有的一切都还是那么幼稚、简陋和粗糙,以至发生了许多令人捧腹的趣事。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奥运会项目、规则、设备等发展的曲折历程。

在冰水中游泳

1896年首届雅典奥运会只设了9个大项43个小项的比赛,其中的游泳比赛是在4月的冰冷的海水中进行的。海面上固定了一些空心的南瓜作标记,而选手则由小轮船载往海中,以岸上的一面红旗作终点目标。当时,能耐得住严寒完成赛事的泳手寥寥可数。其中一名美国运动员跳进海水后便立即大喊:“我要冻僵了!”随后便急忙爬上来。

不知道自己是冠军

1900年巴黎奥运会,与世界博览会同时举行。由于赛期安排长达5个月之久,致使大多数选手在比赛结束之后,才知道自己参加的是奥运会而不是博览会。更奇怪的是,射击冠军格吕特尔甚至赛后也不知道自己是奥运会的射击冠军。他在《神回忆录》一书中,提到这次比赛时,只说是“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期间的一次射击比赛”。他的子女更没有听说过父亲曾获得过奥运会冠军。可想而知当时奥运会的组织与宣传工作松散的程度。除此之外,优胜者的奖品,还要在12年后才能送到得胜者的手中,而当时获赠的也只是书籍、雨伞等一些纪念品而已。

跑道间要柱绳子

20年代举行的奥运会,100米赛中的每条跑道问,竟各拉一条绳子,由起点到终点,一直连接不断,目的是防止运动员越线犯规。这样,运动员在比赛时不得不小心谨慎。否则,因一时大意而偏离方向,便会被那条绳子绊个正着,成了滚地葫芦之余,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起跑姿势纳突破

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蹲距式”还未普及,100米决赛中,5名运动员竟采用5种不同的方式。当第二跑道的美国选手伯克屈膝蹲下,用手按地,采用蹲距式起跑时,观众不禁为之捧腹大笑,有些希腊观众还以为伯克“发了疯”。这位被视为怪模怪样的起跑者伯克,终于用此科学的运动技巧,以11秒8的成绩夺取了冠军,同时也给国际短跑界带来了短跑技术观念的突破,蹲距式起跑从此流行开来。

田径跑道的变化

自首届现代奥运会起,田径一直是奥运会主要项目。田径场跑道的形状、长度和建筑材料,也经历过一段发展过程。最初的田径场跑道呈“U”形马蹄状,细长且弯道半径小。后来也曾发展出半圆、花篮及三圆心形等。现在,400米半圆形跑道已成为世界各国采用的标准跑道。

要讲胆量的项目

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会的男子撑竿跳高比赛,美国的德沃拉克以3.50米打破奥运会纪录,并夺得一枚金牌。当年的撑竿跳高,胆小者是不敢问津的,因为这是田径运动中技术较复杂的运动项目之一。同时,用的是跳远的沙池,沙池里也没铺海绵垫,撑竿则是铁叉头的木竿或竹竿。运动员若少点技术与信心,一个倒栽葱跌入沙堆,不但会弄得晕头转向,还会发生危险。

辛苦的赛跑裁判

在电子计时器还未面世时,赛跑的成绩,只能靠手动计时器去裁定。为了使每一裁定接近公平的准则,每道次由两名计时裁判测定时间,再由经验丰富的裁判长作出“公正”的裁定。当时,计时裁判除了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之外,还要忍受体力上的疲惫。因为他们需要正襟危坐于一个异常简陋且向上倾斜的木梯上专心工作。现在看来,这一场面不失为运动场上有趣的一幕。但对当时正在工作的计时裁判来说,这其中的滋味是苦不堪言的。

上一篇:现代人的距离 下一篇:从孙悟空也是“开米拉”说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