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密植品种与稀植品种的产量分析

时间:2022-08-10 03:46:14

玉米密植品种与稀植品种的产量分析

摘要研究密植品种和稀植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植品种产量均高于稀植品种,产值较稀植品种提高1 800元/hm2。

关键词玉米;稀植品种;密植品种;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081-01

我国农业基本特点之一是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耕地更少,粮食和工业原料供应不足。因此,多年来,人们十分注意提高粮食总产和单位面积产量,以提高单产来保证总产。1949年玉米已是比较重要的粮谷作物,当年辽、吉、黑3省合计种植315.9万hm2,占粮豆作物总面积的22.6%。此后,自20世纪60年代末推广双交种,特别在70年代普及单交种以来,面积明显增加,到1992年已发展为578.4万hm2,占粮豆作物总面积的41.5%,占旱作粮豆(除去水田)的47.6%,其中尤以黑龙江南部、吉林中部、辽宁北部比重最大[1]。

玉米是高光效C4植物,增产潜力大,其群体产量取决于该群体冠层光合系统的大小和效率[2]。在玉米整个生育期中,各阶段的最适叶面积指标是协调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矛盾、增加干物质的积累、提高经济系数的重要条件。这样建立科学合理的栽植方针,提高光能利用率,就能实现玉米产量的提高。目前在生产上,合理密植可以提高群体土地以及光能的有效利用率。适宜的密度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土地,使有限的土地种植最大量的玉米株数,可以保证群体最大程度地充分有效利用光能、水分、养分,保证个体植株长势良好,通风透光条件好,确保作物获得良好的产量和效益[3-4]。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供试玉米品种为: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密植玉米品种宁玉209和沈玉21、稀植玉米品种良玉118和沈玉26。供试肥料为N、P、K含量都是15%的六国复合肥、鲁西尿素。

1.2试验设计

于2008年进行试验,试验地土壤为棕壤土,沈玉26和良玉118用种量为37.5 kg/hm2,保苗3.75万株/hm2。沈玉21和宁玉309用种量为52.5 kg/hm2,保苗5.5万株/hm2。试验田面积为0.53 hm2,2次重复,每1个玉米品种在1个重复内占地为666.67 m2。

1.3试验过程

1.3.1整地。秋季旋耕整地,垄距为60 cm。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理秸秆,在封冻前及时灭茬。

1.3.2播种。稀植品种在4月20日播种,密植品种在5月1日播种。所有品种均使用同一台机器,采用机械双行点播,种子与底肥隔离同时播入地下。播种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播后镇压,镇压后深度为2~3 cm。

1.3.3田间管理。播后苗前除草,选用50%乙草胺和50%萎去津,施用量分别为3.0、1.5 L/hm2。在玉米播后3~5 d,杂草未出土前,选雨后无风的天气,对水450 kg/hm2均匀喷雾于土壤表面。化学除草后免中耕。玉米长到3~4片叶时,结合间苗将弱苗、病苗、小苗一次性拔除,做到一次定苗[5]。在玉米长到12片叶时,即在大喇叭口期,降雨后追施鲁西尿素375 kg/hm2。追肥后在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用5%杀螟灵颗粒剂人工投放。完熟期后收获,在10月2日进行收获。收获时每个重复内的4个玉米品种分别分开堆放。把收获的玉米按品种分别进行机械脱粒。脱粒时严格防止品种间的混杂,以免影响每个品种的产量[6]。

2结果与分析

2.1叶面积

叶片是玉米群体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面积的大小及其配置直接影响群体光合作用的速率。密植玉米品种上部叶片直立上冲,减少遮光率,增加通风透光率。由于密度增加,密植品种叶面积增加,减少漏光损失,提高叶片光合作用能力。

2.2产量

玉米收获后,2个重复内进行测产,表明沈玉21产量分别达到11 475.0、11 512.5 kg/hm2,宁玉309产量分别达到11 625、11 610 kg/hm2,而沈玉26产量分别为9 825、9 840 kg/hm2,良玉118产量分别为10 050、9 975 kg/hm2。在产量上,2个密植品种均高于2个稀植品种。

2.3产值

在其他投资均等的情况下,密植品种多使用15 kg/hm2种子,成本为225元/hm2,同时收获时多用7.5个工/hm2,折成本600元/hm2,这样密植品种投资多出852元/hm2。而密植品种比稀植品种产量多约1 500 kg/hm2,同时收获后测得水分比稀植品种少,密植品种比稀植品种可多收入2 625元/hm2左右,扣除多投资的825元/hm2,最后种植密植品种比种植稀植品种多收入1 800元/hm2左右。

3结论

玉米合理密植,充分利用水分、光能和营养,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土地产出,使农民增收。同时总的玉米产量增加,为保证粮食储备奠定基础。

4参考文献

[1] 陆欣来,肖祖荫.东北耕作制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6.

[2] 顾慰连,戴俊英,刘俊明,等.玉米高产群体叶层结构和光分布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5(2):16.

[3] 余松烈,沈煜清,顾慰连,等.作物栽培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6.

[4] 胡昌浩.玉米栽培生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12.

[5] 师学珍,白润娥,杨相甫,等.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33):16284-16285.

[6] 杨国虎,李新,王承莲,等.种植密度影响玉米产量及部分产量相关性状的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6(5):57-60,64.

上一篇:甬优8号单产13 182 kg/hm2精确栽培技术研究 下一篇:滨海县稻茬小麦免耕机条播高产形态指标及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