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培训工作

时间:2022-08-10 03:11:15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培训工作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要求越来高,而学生干部队伍作为高职院校学生中的优秀分子,是学校宝贵的人力资源,学生干部在促进学风、彰显校风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训工作的重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对创新培训形式和增设培训内容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培训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干部 培训 措施

一、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社会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生干部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当中的优秀分子,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实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主体力量,对高职院校实施学生教育管理,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不容忽视。但是,当前不少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队伍处在“重使用,轻培养”的尴尬局面,虽严把学生干部“入口关”,但干部培训方面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需要高职教育工作者予以重视和改革,该文以外语与经贸学院为例,通过分析学生干部队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运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培训理念,结合工作实际,寻求有效的解决措施。

二、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外语与经贸学院两百多名的学生干部进行调查问卷,在学生干部队伍培训方面,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重选拔,轻培训。接受调查的学生当中,有超过2/3的学生干部表示进入学生干部队伍,经历了笔试、面试和试用等方面的层层选拔,但当选后的培训严重缺乏,不少学生在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不知所措。“放羊式”的培训模式,难以确保学生干部的工作质量,非但无法给普通学生起到模范作用,甚至让人觉得个别学生干部的不学无术。

重形式,轻实效。在干部入职后,院系会举办干部培训活动,但一般是“大窝饭式”的理论教育或“联谊性质”拓展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没能起到实质作用。在培训结束后,学生干部的学习效果也没有跟进考核,缺乏后期的反馈和教育,从而降低了学生对培训的学习兴趣。

重零散,轻系统。在资金缺乏保障的情况下,学生干部培训的内容缺乏系统性,零碎作业虽对干部队伍的建设起到一定作用,但无法满足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需要,尤其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时,其综合能力往往无法达到企业或社会组织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校在社会中的良好形象。

重传统,轻创新。社会不断发展,企业力求创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在干部队伍培训方面,其制度、内容和形式等都过于守旧,一味注重传统方式的教育,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需要,更加无法切合企业和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因此创新干部队伍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队伍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训的措施研究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培训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举重轻重。就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培训有以下六点凸出作用:提高学生干部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团队的应变能力;激发学生干部的积极性;有助于塑造组织文化;有利于打造学习型组织;有助于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工作绩效。为此,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干部队伍,做好培训工作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

以调查确需求,构建分层培训体系。

培训不能“理所当然式”的开展,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干部

的需求,设计调查问卷进行需求调查,再根据需求设计分层式、针对性的培训体系。学员填写问卷,主要是对当前所担任的工作进行总结、反思,并清楚地发现差距,在差距中找出培训需求。【1】例如,党团理论或思想文化熏陶等部分内容,应该由学院学生工作处或团委,邀请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专题式的讲座;日常事务性技能培训,可以由二级院系团委举办,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进行学习,既提高效率,又可以避免学习资源的浪费等。

2、 以培训促能力,改进培训模式

培训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而“什么是能力”呢?能力是指运用于工作实际的各种技能和艺术,是知识

与实践的结合,主要包括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2】例如,以往的表达能力专项培训,一般都是邀请语言类教师或者资深辅导员进行理论式的教学,虽然过程中也有一些互动,但在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少学生感觉“似乎懂了”但“不太理解,更别谈不上运用了”。为此,除了课堂讲座式授课,增设实践实训课程,模拟典型工作场景,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练”,以培训促能力的快速提高。此外,还可以引用企业式培训模式,邀请企业一线工作人员到校授课,增加课堂吸引力,促进学员学习动力。

3、 以培训育文化,创新培训内容

学生干部培训除了有利于增强干部的事务性问题解决能力,还应该把培训变成学生干部的“福利待遇”,并以此努力打造学生干部队伍的“学习型”的组织文化。不少学生认为学生干部的工作,无非就是跟着班主任或辅导员做些简单的体力活或活动的前期组织和后勤跟进以及信息的上传下达,此外并无特别。为此,院系培训内容除了日常工作的知识性培训、技能性培训和心态式培训以外,还可以增加科研能力培训、就业能力培训、时事政治讲座和校企互动交流等,以创新培训的内容,丰富培训的内涵,让学生干部真正变成学生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中坚力量。

四、总结语

学生干部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学生的学习榜样,是教师队伍的得力助手,是学校校风和校园文化的重要组织者、繁育者。高度重视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切实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对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大局和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相信通过不用高校或社会组织对学生干部队伍培训共组的关注和研究,并将把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培训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李保军,《训练营模式在高校学生干部培训中的应用――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A,2012

2. 王飞,《略论高校学生干部应具备的能力》,教学研究,2013(03).

3. 刘严,《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训工作》A,教育与科技,2012

上一篇:体育教学中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应... 下一篇:巧用多媒体,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