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析

时间:2022-09-11 05:06:58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析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科教师均在尝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此背景下,本文将针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展开探讨,旨在进一步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第一阵地,其有效性将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方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所以,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途径进行深入探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概述

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指的是通过科学的课堂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提升和发展。这里的发展具有多重意义,包括知识的增长、技能的强化、精神的升华等,具体表现在:在认知方面,学生由不懂到懂,由肤浅理解到深入理解,由不会到会;在情感方面,学生由不喜欢到喜欢,由没兴趣到有兴趣,由不热爱到热爱。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如此一来,也就实现了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初衷[1]。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途径

2.1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将课堂知识最有效地传授给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义务和责任,值得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在此过程中,创设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情境是教师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在情境创设环节,一方面要考虑通过何种途径更加形象地表现知识内涵,另一方面要注重情感性及生活性的融入。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讲解“乙醇”时,教师可借用《三国演义》中“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来进行新课的导入。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为了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尝试视频导入法又或者案例导入法。目前,交通事故是社会的关注的焦点,而酒驾又是交通事故的一大主因,教师不妨以酒驾为话题以实现课题的导入,如播放一段相关视频。观看完视频后,让学生展开讨论,如此自然而然地将新课引出,这样将会拉近学生和知识的距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就是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的妙用[2]。

2.2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愈加开阔。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及方式,逐渐无法满足学生思维发展的实际需要,甚至有些学生开始抵制传统的一切,这种情况下,若想高效完成教学目标,仅凭两手一口是远远不够的,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如讲解“离子反应”过程中,要求学生一方面要充分理解离子反应过程以及相关发生条件,另一方面要熟练掌握常见离子的一般检验方法。过去常常通过实验探究方法的方法来实现上述目的。先由教师进行必要的演示和讲解,然后由学生动手操作,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观察,最终要求学生学会离子反应的正确写法。然而,在面对当前的学生时,上述方法却表现出了一定的不足,仅仅符合其中一部分学生的身心特点,无法充分调动另一部分学生的兴趣,进而造成一些不好的结果,如知识掌握不牢固,不会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所以,针对这节课进行稍微的加工和处理便很有必要了。演示实验以及学生实验是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应予以保留。教师可在演示实验结束后,加设一个视频教学环节,对某些色彩变化较为明显的离子反应进行动态展示,如:播放将NaOH溶液滴加到FeCl3溶液中的实验视频。如此一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动手欲望。在教学生书写离子反应式的过程中,可借助三维动画的形式予以形象表现,给学生以最直接的视觉刺激,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形式上,或许稍显“小儿化”,但不可否认,这种方法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3]。

2.3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对于化学这门学科而言,实验是基础。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实验教学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尝试着改变实验教学方式,由过去那种演示实验,变为现在的边讲边实验。采取边讲边实验这种方式时,应尽量选择那些操作容易、装置简单、安全性高的实验课题,如“次氯酸的性质”、“盐类的水解”、“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葡萄糖的性质”、“原电池的原理”、“醛的性质”等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机会,不仅有助于他们思维的发散、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高,还有助于他们科学精神的培养以及正确价值观的树立[4]。

化学实验教学既可以在基础型课程中展开,也可在拓展型课程中展开,还可在研究型课程中展开。进行探索性实验时,通常仅仅提供课题研究的方向和要求,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实验原理的确定、实验方案的制定、实验仪器的选择以及未知结论的探究。该类实验最终未必会得出一个明确或者正确的研究结论,其强调的是“轻结论,重过程”的理念,在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而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究实验教学强调对当前科技物质环境的有机结合,以此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究环境,从而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以及质疑探究的过程中,放飞想象的翅膀,进行创造性设计或者制作。化学实验形式多样,既可以是真真切切的操作,又可以是网络虚拟训练,这一特性给师生留下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使他们能够根据课程需要选择最适宜的化学实验形式。作为化学教师,应该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并将其落到实处,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出更多的集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于一身的优秀人才[5]。

2.4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

课堂教学评价,其存在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该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最大程度发挥其激励功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化学素养。首先,要保证评价时机的准确性。过早或过迟的评价都有其不足,过早将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过迟将无法达到应有的心理激励效果。其次,要保证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不仅包括良好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还包括发现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甚至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等。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应尽量全面且仔细,找出学生优点和长处,然后给予恰当的激励。第三,要保证评价语言的艺术性。除了准确、巧妙之外,评价语言还应该富有感染力。第四,要保证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进行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应注意多种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同学互评等。教师应结合化学课堂教学的具体需要,恰当运用,从而有效发挥出它们的优势,使课堂教学评价能够对学生形成一种激励,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化学的学习中去[6]。

3.结语

总而言之,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还有很多,远远不止文中提到的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等四种方法。化学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具体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设计,对教学方法进行恰当选择,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春娟.试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1(04).

[2]褚保民.在新课改下提高高中化学课堂实效性的几点认识[J].华章.2010(36).

[3]岳育民.浅议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J].甘肃科技纵横.2011(01).

[4]陈海峰.多媒体与化学实验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4).

[5]孙凤英.关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01).

[6]汪淑.浅谈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效率的培养[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1).

上一篇:浅谈新课程教学模式下的音乐创新教学 下一篇:如何为数控切割机制定合理的切割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