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现状出现复苏兆头了吗?

时间:2022-08-10 09:22:24

日本经济现状出现复苏兆头了吗?

日本经济真的出现了复兴的兆头了吗?分析日本经济有六个论点值得注目∶

第一,景气循环与经济结构。这里需要分析近来的经济复苏与“长期危机”的关系。第二,不良债券的处理。需要分析金融动向。第三,中国需求对日本经济的影响。第四,雇佣与消费动向。第五,主要产业增加投资时的特点。第六,日本经济新局面中存在的矛盾。

景气

最近几年,日本企业的利润率开始上升。我们认为这是因为企业大量削减雇员、放弃终身雇佣制、把正式职工降为合同工、加大临时工的使用比例后,通过削减工资成本得到的。日本的劳动政策、社会雇佣结构出现了变化。

过去,企业利润与职工收入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但现在企业收入增加了,而个人所得却减少了。日本的个人收入、个人最终消费支出没有上升,景气的好转没有让所有部门同时出现复兴,同样没有出现企业利润与个人收入的同时增长。

1999年以后,日本制造业的产能开始大幅度下降,开工率开始上升,从1999年的95.8上升到2004年1月的103.0,到2004年6月保持在101.7的水平上。大量生产能力的退出,让开工率出现了增长。

出口的增加也是造成景气回复的一个重要原因。让日本从十几年的经济危机中脱身而出的是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

进入到最终阶段的金融危机

日本的金融危机已经进入到最终阶段。能回收的债权已经回收,不能回收的也已经处理。不过完全消灭不良资产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上个世纪70~80年代,日本告别了经济的持续增长,进入到了成熟期(正确的说应该是停滞期)。企业的生产设备过剩,开始减少生产内容,把从银行借来的资金还给了银行。通过兼并,企业重组,经济结构开始向新产业转换。此时银行也失去了客户,银行面临着重组的局面。

但是日本的银行并没有在上个世纪进行大的改革,它们找到了一个新的融资对象-土地投机者,把大量资金借给了他们。日本各地到处在建高尔夫球场、观光设施、旅游饭店。现在这些建筑设施的价格只相当于建筑时的几十分之一或百分之一。拍卖那些建筑物也完全不能偿还银行贷款。

2005年4月,日本就要取消对一般储户存款的保护。按现在的法律规定,个人存在银行中的存款,在银行倒闭时国家将保证个人能从银行那里拿到不超过1000万日元(约80万人民币)上限的现金。但明年日本政府将不再对储户实行这种保护。

贸易结构上的问题

在贸易方面,日本对美国市场的依存度依然很高,从2004年的贸易收支上看,对美贸易占了总出口的22.5%,比过去的30%下降了不少,但取代美国的是对亚洲的出口,现在对亚洲的出口已经高达48%。

亚洲对美出口的依存度也很高,日本对亚洲的出口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工业品,工业品在这里组装后出口到了美国。表面上看是亚洲增加了对美出口,实际上依然是日本对美国的出口,日本对美国的出口比率并没有低于30%。但是,随着美国产业经济的空洞化、美国经济中金融的投机化、美元特权、对美元的过分评价的破产,今后日美贸易有可能出现比较大的变化。

另一方面,日本对中国的贸易赤字值得注意。日本一年的对外贸易额大致为5兆日元(约4000亿人民币)。日本的GDP为50兆日元,出口依存度为10%左右。一年的贸易盈余为1~1.5兆日元。

日本对华贸易赤字为2000万亿日元,和贸易的盈余额相比,看上去不用担心。但是今后日本会在零件、模具方面不断增加对中国、东亚的投资,东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将进一步扩大日本对华贸易赤字,日本对整个亚洲的贸易最终也将会出现赤字。日本能否长期保持对外贸易的盈余,对此谁都没有信心。

我们认为,日本经济中最大的问题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空洞化,日本需要从美元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日本以金融资本、银行为中心,正在进行企业集团的重组。竞争在激化,中国等东亚国家的经济力量在增强,日本已经不能用六大企业集团的形式分割生产力。日本在新技术方面能够取得一定的发展,但在一般产业方面的发展已经临近终点。

上一篇:从爆玉米花到建酒店 下一篇:21世纪中国经济展望